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6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安徽省安庆一中等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1.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皇室权威更趋强化B.社会流动更趋频繁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2.史学大师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应称之曰‘士人政府’。士人政府之正式确立,则在汉武帝之后。”“士人政府”的正式确立主要表现在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刺史制度的建立C.颁布“推恩令”D.习儒学,行察举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4.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D.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5.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D.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6.《颜氏家训》载:南北朝时,梁朝的士大夫“出则车舆,入则扶侍……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嬴气弱,不耐寒暑”,在仓猝变乱中坐以待毙。该记载可用于说明南北朝时期A.叛乱寥寥无几B.气候反常恶劣C.人民体质赢弱D.选官存在弊端7.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列古代官职中,具备这种职能的是()A.太尉B.太守C.刺史D.司空8.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C.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9.“广陵有贾人,以柏木造床,凡什器百余事,制作甚精,其费已二十万,载之建康,卖以求利。”这一经营活动具有的特征是A.专业化生产B.交易场所固定C.产销合一D.制漆技艺高超10.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强调官员公正廉洁C.彰显权力制衡精神D.体现法律至上原则11、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完善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C.民主范围有限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12.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贡献是A.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C.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13.史学家韦尔斯指出:“这种先把市民权扩展到一些易于控制的城市,继而又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总是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情况,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这表明A.罗马法的实质是市民权B.罗马法的拓展捍卫了罗马文明的延续C.万民法是市民权的扩展D.罗马的武力征服属于法律征服14.《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的财产须按其遗嘱处理;如无遗嘱又无继承人,由其最近父系亲属继承;若无父系近亲可由同氏族成员继承。《十二铜表法》中这一规定是为了A.维护女性公民的利益B.给外邦人以适当的法律保障C.保留有习惯法的内容D.限制高利贷的行为1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④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6.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17.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18.阅读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商品份额图》。英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有()①1832年改革完善英国代议制②工业革命增强工业生产能力③自由放任政策促进外贸发展④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其市场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9.下图反映了英国1720年到1806年间棉花进口和生铁产量变化情况,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图一图二A.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相同B.英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尤为迅速C.重商主义政策被彻底打破废除D.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20.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变革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22.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A.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23.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B.使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24.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A.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25.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说明()A.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B.科学技术是走向理性的唯—条件C.自然科学推动理性发展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26.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的存废。英国人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和“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出英国政治缺乏民主传统B.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C.反映英国代议制不断完善过程D.反映了君权神授被君权民授取代27.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到:“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和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有朝一日使我们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们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其主要阐述的是A.民主和专制的矛盾B.民主和自由的矛盾C.革命和民主的冲突D.自由和专制的冲突28.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29.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材料不能够体现的史观是A.文明史观B.全球史观C.近代化史观D.社会史观30.唐朝魏征主持编纂的《隋书·经籍志》是按照经、史、子、集、道、佛六家来编纂书目,“经、史、子、集”的架构初步形成,以后的人就按照这个框架形成“经、史、子、集”四分法。到清朝修《四库全书》时,人们则完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据此推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属于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第二卷材料题31、(13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是良好的社会制度规范与政治环境的保障,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材料二:“……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古罗马《民法大全》“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十二铜表法》材料三:观察下面三幅图图一图二图三(1)古希腊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的借鉴意义。(2分)(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2分)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请指出其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根源。(4分)(3)说说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5分)32.
本文标题:2016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8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