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第1页(共28页)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1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1~2题.1.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A.甲和丁B.乙和甲C.乙和丙D.丙和丁2.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如图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②所示的实际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4.形成江苏夏季伏旱天气的因素是()A.①B.②C.③D.④读图,完成5~6题.5.21日的最低气温比20日高,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B.地面辐射强C.大气逆辐射强D.暖空气来袭6.此时间段经过该地的天气系统是()第2页(共28页)A.B.C.D.江西三清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它展示了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景观.图1为“三清山地貌景现”,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的字母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7﹣8题.7.塑造三清山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是()A.风化与搬运B.风化与侵蚀C.侵蚀与堆积D.搬运与堆积8.图中箭头表示形成三清山岩石的地质作用是()A.aB.bC.cD.d图为“非洲自然带和赤道附近乞力马扎岁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9.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A.①、丙B.②、丁C.③、甲D.④、乙10.非洲南部,与③相同的自然带向南北延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洋流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11.图中沿①一②一③一④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第3页(共28页)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城(如图).读图回答12一14题.12.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A.开放性B.差异性C.整体性D.联系性13.正确表示江苏三区域间人口主要流向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14.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一16题.1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16.该城市的下列规划及其理由,正确的是()A.①处建钢铁厂﹣﹣保护城市环境B.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C.③处建绿化带﹣﹣减轻污染危害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交通便利兰新高铁东起兰州,途径西宁、张掖等城市,最终到达乌鲁木齐,全长1776公里.读兰新高铁线路图,完成17~18题.第4页(共28页)17.影响兰新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资源C.文化D.经济18.影响兰新高铁安全运行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滑坡B.风灾C.泥石流D.地震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20.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我国曾经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为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完成21~22题.21.北大荒、西大荒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A.市场交通B.土壤光照C.热量水源D.热量地形22.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第5页(共28页)A.市场需求的变化B.农业技术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改善D.农业政策的支持图为几种产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示意图,完成23~24题.23.图中与炼铝工业和软件产业相符的是()A.①③B.②③C.④②D.④③24.随着世界产业的转移,近几年由发达国家移人我国大陆的产业类型居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为“长江与黄河干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25.长江与黄河两河段共同开发利用的方向是()A.合理开发水能资源B.利用水源大规模种植水稻C.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D.扩大内河航运能力26.长江、黄河两流域下游地区共同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A.沙尘暴B.石漠化C.次生盐碱化D.水体污染如图为“四川普光至上海的输气管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27.与新疆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①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第6页(共28页)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28.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C.配合“西气东输”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需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如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据此完成29~30题.29.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湿地减少B.②一水土流水C.③一土地荒漠化D.④一森林破坏30.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正确的是()A.①一封沙育草,涵养水派,保护野生动物B.②一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C.③一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④一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A,错误的填B.31.由于地球的公转,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对南岸的冲刷作用明显.(判断对错)32.背斜成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判断对错)33.7月份,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方向一致.(判断对错)34.我国东南沿海既有地震等地质灾害,也有台风等气象灾害,体现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判断对错)35.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了解我国北方遭受暴雪天气的分布范围.(判断对错)36.产业转移促进了移入地区城市化进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判断对错)第7页(共28页)37.有条件的“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判断对错)38.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华北地区有百利而无一害.(判断对错)39.城市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判断对错)40.商品谷物农业具有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等特点.(判断对错)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41.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的作用.(2)碳循环环节④的量增大,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是.为减少环节④的排放,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角度献计献策..(3)图中N→M→P→L过程属于水循环.该循环的地理意义有.42.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区城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1)图示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有、.(2)从交通、市场两方面分析图示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3)从内蒙古全区看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第8页(共28页)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珠三角”地区示意图.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中三角”地区,它是以武汉为中心,以南昌、合肥、长沙为副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图3为“长三角”地区示意图.材料二2014年12月10日,首趟上海至广州的高铁正式运行,此铁路线贯穿了上述三大地区,如图所示.(1)“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两个城市群,推进两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是.(2)简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自然条件,其中有利条件有,不利条件是.(3)上海至广州高铁线路的开通.对“中三角”地区的积极影响有.44.汽车制造业是典型的集聚性行业,我国目前已形成八大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图为“我国2009年汽车制造企业数量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第9页(共28页)(1)图中显示,我国八大区域中,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最为集中的两大区域是.(2)如图显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集聚程度最高,试分析其区位原因..(3)我国是否应该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一直是具有争议的问题.请说明你的观点,并简述你的理由.第10页(共28页)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1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1~2题.1.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A.甲和丁B.乙和甲C.乙和丙D.丙和丁【考点】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解答】解:图示乙位于170°E,在四地中位于最东边,距日界线最近,所以是进入3月29日最早的地区,熄灯最早;甲位于60°W,是进入3月29日最晚的地区,所以熄灯最晚.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根据图中的经度即可看出最靠东的地点.2.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楼间距的推算.【解答】解:根据图示太阳高度,②应为两分日的正午太阳光线,从四地②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由大到小应为乙、甲、丙、丁,甲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位于赤道,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位于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楼间距越小,所以,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乙,选B.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的判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读如图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3~4题.第11页(共28页)3.图中②所示的实际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解答】解: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北半球盛行西风,风向为西南风.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4.形成江苏夏季伏旱天气的因素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气压系统与天气.【分析】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本文标题:2016届江苏省无锡市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8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