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2016届高三四校联考试题历史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联合命题师大附中雅礼中学炎德文化审校、制作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38年“郑子产作丘赋”。对此,现代学者解释说:“丘赋是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据此分析,子产推行军赋改革的进步性在于A.开创了赋役制度改革之先例B.为争霸战争准备了条件C.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税收入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2.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A.批判精神B.自由观念C.政治主张D.公民意识3.战国时期,今天的湖南省区域属于楚国,所以湖南也称“楚地”。观察下面汉代某时期政区示意图,汉朝时对“长沙国”的称呼可能是A.西楚B.南楚C.东楚D.楚国4.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当时的谚语说:“百里不贩樵(柴火),千里不贩籴(买入粮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司马迁瞧不起商贩B.交通不便制约商业发展C.百姓普遍视商为末D.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5.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C.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D.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6.清代学者赵翼指出汉初“布衣将相”现象是“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现象说明了A.西汉的统治基础是下层民众B.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C.市民阶层掌控了国家政权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7.成书于明朝中叶的《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等思想文化,成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孙悟空以及有很多毛病、缺点但又憨厚的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书中或神或人或怪的故事反映了A.明朝时佛、道、儒开始融合B.崇儒抑佛思想得到普遍认同C.市民阶层的价值观D.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8.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C.单一税种,没有差等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9.右图为高中历史课本插图《浙海关商照》,其中可辨认文字有“通船人名册”“实”“乾隆”“廿五”“巡抚浙江部院”“行”。据此推理,它A.是乾隆帝颁给民间商人的海船营运证B.是清朝时外商递送给浙江巡抚的照会C.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D.能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10.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北京与上海的近代化各具特色,也各有困境。整体而言,与上海比较,北京A.失业与贫穷问题较为突出B.缺乏统一市政设计与管理C.受海派文化冲击文化没落D.成为“冒险家的乐园”11.1878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公使,出行前与法国沟通,提出公使女眷只能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法方表示接受,眷属往来,敬礼有加,而绝不干预跳舞宴会。这主要反映出A.中国外交官对西方礼节缺乏了解B.政治斗争决定中外礼仪C.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D.纲常名教扼杀女性独立12.“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于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政府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孙中山所倡导的走向民主宪政的三步曲A.依次称为训政、军政、宪政B.明确以三权分立为建设目标C.以人民实施地方自治为基础D.均以理想化的军政府为前提13.1913年,宋教仁在国民党宴会上说:“就吾党与民国政治之关系而言,不过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杀身亡。这折射出当时的国民党A.从革命斗争向政治建设转型艰辛B.倾向改组为四大阶级的革命联盟C.仍属于进行“破坏”的革命政党D.尝试用政治手段逼袁世凯退总统位14.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A.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B.土地兼并现象明显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15.1938年,苏联军官巴季茨基曾来华担任第二战区阎锡山将军的军事顾问;1949年5月,已是中将的巴季茨基来华协助建立防空部队,为保卫上海免遭空袭作出贡献。巴季茨基两次来华,都是为了A.协助国民政府的军事建设B.壮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C.帮助中国抵抗外来的侵略D.服务于中苏两国的国家安全16.1962年3月,湖南省委总结浏阳一些社队自发推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经验,并派出工作组到黔阳秀建大队搞产量责任制试点,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如此探索是因为A.人民公社制度遭到否定B.责任制起到解放生产力的作用C.“共产风、浮夸风”盛行D.生产合作化运动遭遇阻力17.粉碎“四人帮”时,胡耀邦提出自己的治国建议:“我以为当前有三大事特别重要: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冤狱一理,人心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针对当时国情该主张侧重于A.拥护邓小平的领导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拨乱反正,顺应民心D.改革开放,发展经济18.现代法学概念中的“国际私法”主要负责调整涉外法律关系中的民事和商事,有的国家称其为冲突法。在全球化的时代,它在更大范围内保护人民的权利,具有重要的司法实践意义。其源头可以追溯至古代罗马的A.习惯法B.公民法C.自然法D.万民法19.右图5分面值的欧元硬币上的图案是一位女性,名叫玛丽安娜(Marianne),她是法国的国家象征。学者莫里斯·阿居隆认为,其寓意形象恰恰象征着对于男性主导的“旧制度”的破坏。由此看来,她代表着A.民族解放斗争的精神B.人格化的共和制度C.妇女权利运动的成果D.宽容与合作的品质20.“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A.欧洲宗教改革B.美国南北战争C.英国光荣革命D.法国启蒙运动21.英国以《1813年特许状法案》剥夺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特许贸易权,马克思指出:“英印之间的商业在短期内增加了三倍以上……迄1813年,印度大体上是一个出口贸易国,但现在已成为进口贸易国。”这一变化说明英国A.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遭受打击B.对印度转为直接掠夺策略C.工业资本发展处于上升时期D.开始采用资本输出的手段22.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从艺术风格上,他们应属于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独立主义23.右边的地图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状况,从图中深色区域的国家分布判断,这张地图的主题应是A.法西斯在欧洲的局部扩张B.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C.北约军事组织最初的成员D.欧洲共同体最初的成员国24.欧洲最高人权奖又名萨哈罗夫奖。萨哈罗夫是苏联“氢弹之父”,后来反对核扩散,促成1963年禁核条约的签署;70年代,他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反对政治迫害,于197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起伏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二战”后A.科技进步瓦解着两极格局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成效C.人类对战争和极权的反思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波折25.面对滞胀危机,80年代的里根政府削减开支、放松管制、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果经济困难仍旧。1982年,美国又通过增税法案,美联储也放松银根。与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相比,此时的美国政策A.采用了国家干预主义、新自由主义相结合的办法B.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深刻地检讨,反其道而行之C.完全以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D.缺乏解决危机的方向性,无法推动经济走出低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9分,第27题21分,第28题10分,共计50分。)26.(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党,原为周代乡下基层组织,“五族为党”。后延伸为以类相从之意。《尚书》把“无偏无党”“无党无偏”作为政治标准;孔子提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东汉后期,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大夫,引发党锢之祸,东汉衰败。唐代后期出现“牛李党争”,科举出身的庶族官僚和士族出身的世家官僚为如何选官和对待藩镇斗争不休,加剧唐朝政局混乱。北宋欧阳修作《朋党论》,指出君子因志趣一致结合,相互补益,共同为国做事,这是真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结合,彼此勾心斗角,是假朋党,因此建议君王支持真朋党安定天下。不久北宋出现以是否支持王安石变法为区分,彼此相争相互打击的的熙丰党人与元祜党人。而明末曾出现崇尚气节实学,主张开放言路、反对阉党专权的东林党人。清朝雍正皇帝亲自写《御制朋党论》批评欧阳修观点为邪说,其道是小人之道。指出朋党培植党羽以营私利,不惜损害公义,达到互相扶植、提携,有事相互关照之目的,暗地干扰皇帝决策。——摘编自杜秀芳《“圈子”与“朋党”》等材料二1913年,北洋政府推动制定正式宪法,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国民党主张进一步加强议会权,以便通过多数党组阁制,同掌行政、立法两权;而倾向总统制的进步党等与北洋集团强调,在当时情况下需增强行政权。国民党主导的国会推出一个议会权比同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更强的《天坛宪法草案》。袁世凯反对,谓“民党议员,干犯行政,欲图国会专制”。11月,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剥夺国民党籍议员资格438人。南方国民党人匆忙起兵反袁,遭全面镇压;舆论上,政权过渡刚完成,人心思定,多数人不愿支持国民党。——摘编自章永乐《近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政治吸纳、整合、缺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朋党”屡遭打击的原因,并比较欧阳修与雍正观点的异同。(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党”的变化并简要评述其“党争”。(10分)27.(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一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材料二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人民营养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提高,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1945年,“社会主义”政党工党执政,他们颁布《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实行银行、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国有化。保守党执政后也奉行相应政策,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国家“计划”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结合。但是,60年代下半叶开始,出现日益严重的“英国病”,即一方面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物价飞涨。70年代经济不断下滑,失业增加,罢工浪潮活跃。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一是私有化,将许多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二是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减少政府补贴;四是打击
本文标题: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8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