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年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必修三文化生活1、2012-2014年,3年10考,选择题14考,非选择题3考,2015年8考,主观题2考。2、从内容上看,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都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每年都有所涉及。3、从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同时出现,涉及的背景材料也非常广泛,尤其要关注与当前与文化相关的现象和文化活动。4、强化训练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习题。考情考向分析【热点连线】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应联系的社会热点:1.节俭养德全民节约活动。如北京11所高校试点餐厨垃圾零排放,宁夏启动的“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各地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实践活动等。2.各种文化活动。如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启动仪式暨2014文化创意产业(北京)研讨会、2014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第二十四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等。【知识网络】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及作用1.正确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内涵本质上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范围上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1)正确把握文化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②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③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知识拓展】(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3)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4)“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广义中义狭义2.文化的作用【特别提醒】(1)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其本身不是物质力量,而是一种精神力量。(2)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需要把这种精神力量内化为人的行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作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因而这种转化、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3)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总是具有双重性。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样具有双重性。1、(2014年江苏卷,19)“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真题演练】A2、[2012·安徽高考]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3[2012·北京高考]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考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及综合国力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有时文化会超前于经济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提醒]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而文化又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交融的趋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②交融的表现:从科学技术作用看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劳动者看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从文化生产力看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①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并对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政治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政治的发展。(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特别提醒](1)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的比较①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构成文化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主体的文化劳动者或生产者;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文化生产力的提出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生产力构成中人是第一要素的思想,突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②文化霸权主义就是指否认别国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本国的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妄图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2)区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2)“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图示】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交融的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特别提醒](1)虽然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或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力和科技力。(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3)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认为“只要增强文化力量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是错误的。[知识拓展]1、正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1)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没有文化作为支撑,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完善,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对于企业来说,文化要素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已经渐渐成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政治和经济的发展。(3)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文化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与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相联系的,不能夸大文化的力量。(4)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趋势日益增强。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同时,政治也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体现。政治融入文化中,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达其内容,从而让政治的影响范围更广,渗透力更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2.从各种具体文化角度看文化的作用(1)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都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对社会、民族和个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3)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材料一镇江市为了深化“节俭养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中小学开展了“节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征文演讲、微电影制作、“节俭节约”随手拍、论坛讲座、诗歌朗诵等活动,让中小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培养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引导全体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节约的表率,真正将勤俭节约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材料二新华社2014年5月27日报道,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看,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为什么要树立节约意识、培养节约文化、营造节约氛围?提示:(1)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4)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1.(2015年江苏政治18)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真题演练】2.(2015年天津政治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
本文标题:2014年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0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