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十章综合练习
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十章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___________的过程。2.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形,人际关系可划分为外露性、____________和伪装型。3.在交往中,人们往往从一个人的某种品质去推断他的其他一些品质。如,知道某人是上海人,人们就会推断他精明、细致、能干但狡猾、小气。这就是___________效应的作用。4.___________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征,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征。5.___________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换。6.信息转化有两种基本操作:编码和___________。7.___________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8.___________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9.人际认知包括___________和对他人的认知。10.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越高,彼此之间相爱也越深,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1.()是信息的载体或媒介,即信息通过什么方式、用什么工具从信息源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A.信息源B.信息C.信息渠道D.接受者2.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人际关系可分为血缘型、地缘型和()。A.进取型B.内涵型C.分离型D.业缘型3.在人际认知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是()。A.正性偏差B.近因效应C.第一印象D.定势效应4.我们一般认为女生细心、胆小、娇气;男生则心粗、胆大、傲气。这是人际认知的()。A.投射效应B.光环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5.“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6.()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D.投射效应7.最近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正性偏差D.刻板效应8.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正性偏差D.刻板效应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指出在交往时要注意运用()。A.称呼得体B.说话注意礼貌C.讲话要注意场合D.言语艺术10.据报道,安西有一伙青少年号称“山猪帮”,到处偷骗,那个自称为老大的存在着()心理。A.逆反B.支配C.自私D.随意三、多项选择题1.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有()。A.信息源B.信息C.信息渠道D.接受者E.反馈2.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人际关系可分为()。A.包容的需求B.外露型C.内涵型D.伪装者E.情感的需求3.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A.认知B.动机C.情感D.态度E.行为4.人际交往除了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A.对他人仪表的认知B.对他人人格的认知C.对他人表情的认知D.对人际关系的认知E.对社会角色的认知5.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有()。A.一致倾向性B.评价的中心性C.核心特性作用D.片面性倾向E.全面性倾向6.光环效应又称()。A.晕轮效应B.定势效应C.成见效应D.以点概面效应E.刻板效应7.根据不同归因过程和归因的作用,说明归因的各种原理主要有()。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冯特的归因理论B.海德的归因理论C.韦纳的归因理论D.弗洛伊德的归因理论E.凯利的归因理论8.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有()。A.强化原则B.联想原则C.社会交换原则D.连接原则E.社会交往原则9.人际吸引的条件有()。A.熟悉B.个人特征C.相同D.相似与互补E.爱情10.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态度有()。A.尊重B.宽容C.真诚D.理解E.给予爱四、简答题1.简述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及意义。2.简述良好的人际交往态度有哪些。3.简述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作用。4.简述人际吸引及其条件。五、论述题。1.论述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2.论述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不良心理,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应如何配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分析案例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做总结。1.基本情况:王某,男,初一学生,父母离异。归父亲抚养,但因其父经济条件差、生活在贫困山区等原因,现寄养在伯父家。该生的伯父将他收留。但其伯母、堂姐反对。他与父母极少联系,极度缺乏父爱母爱,与父母感情淡漠。从小学到现在,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小学老师基本上把他当成“编外生”,对他已不存在提高成绩的希望。同班同学认为他脏、行为怪异,称他为“白痴”、“垃圾虫”。同学极少与他交往,而且普遍讨厌他,仅有个别其他班的朋友。有一次,他学习上遇到难题向老师请教,有些同学甚至当着他的面说:“老师,你不用白费心机了,怎么教也是白教的,他是‘白痴’。”在班里遇到困难或受到其他同学欺负时经常哭。2.基本情况:潘某,女,12岁,初中一年级学生,独生子女。身高大约1.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为下岗职工,母亲为黑车司机,贷款买车,早出晚归,经济情况拮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据,父母均初中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潘某在家里不被宠爱,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得顺从父母的话;家长总是认为别的孩子好,自己的孩子不好,对孩子不接纳、不认可、不鼓励。从小爷爷疼爱她,爷爷在她6岁时去世,对她打击很大,每当受到父母的责备,她就想起爷爷。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脾气不好,同学关系比较紧张,没有固定玩伴和要好的朋友。潘某称,“在运动会上跑1500米,不知道能不能跑下来?”;“班里有两派学生,不知道应该跟谁玩?”;“我想买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爸爸妈妈就是不给买”。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原因2.内涵型3.定势4.投射效应5.人际交往6.译码7.人际认知8.人际吸引9.自我的认知10.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二、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B8.A9.D10.B三、多项选择题1.ABCD2.BCD3.ABCDE4.ABCDE5.ABC6.ACD7.BCE8.ACD9.ABDE10.ABCDE四、简答题1.答: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动机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交往手段。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础、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动作特征、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包括低层次、中等层次和高层次。人际交往的意义: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促进个体心理发展。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2.答:(1)尊重。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尊重别人就是要在心理上承认别人的价值、人格和尊严,承认别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把别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平等。(2)宽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和爱好,且人无完人,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时既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要求他人,也不能太苛求他人,要学会宽容,求同存异。(3)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4)理解。虽然我们喜欢那些在人生态度、价值观、人格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和我们相似的人,但我们无法避免与那些和我们相差很多的人相处共事。(5)给予爱。有了爱才能使人感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因此,爱是人内在的、不可缺少的高级需求,甚至可以说是人的追求。3.答:(1)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①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②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③趋向关系型交往。④喜欢与异性交往。(2)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①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②形成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③发展社会能力。4.答: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人际吸引的条件有: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在少数时候把喜欢的情感投向自己认同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之外,更多的时候都把这种情感投向周围与自己有直接交往的对象,并在其中选择交往或合作的伙伴。个人特征:包括才能、外貌、人格品质。相似与互补。爱情。五、论述题1.答:人际魅力指导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对他人给予积极和正面的评价的倾向。(1)努力建立好良好的第一印象。(2)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3)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4)选择交往时间与空间。(5)合理处理意外冲突。(6)加强交往密切关系。2.答: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不良心理有:①自卑。②自负。③猜疑。④随意。⑤逆反。⑥自私。⑦嫉妒。⑧支配。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措施有:(1)对待同学朋友①平等互助。②悦纳他人。③真诚待人。④主动认错。⑤频繁交往。(2)对待父母老师①尊敬。②理解。③沟通。(3)对待异性朋友①健康、文明。②选择场所与时间适当。③保持一定距离。六、案例分析题1.答: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一)原因分析(1)他伯父收留他是基于道义,其实在感情上并不喜欢他。因此,他极度需要家庭温和和家庭教育。(2)由于在家缺乏学习上的监督,学习时间没保障,经常不完成作业。这是他学习成绩很差的主要原因。(3)他的个人卫生很差,往往几天不洗澡,衣服很脏。这也是导致同学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的原因。(4)由于学习成绩差,经常拖班级的后腿,教师也不喜欢他,于是他成为一个不受集体欢迎的人,造成学习、社交等困难。根据以上分析,该生的问题属于社交障碍。(二)解决方案王某的这种现状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家庭温暖。在校又受到各方面的歧视,导致他丧失自信心、自尊心、从而进一步导致他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重建他的自尊心、自信心。(1)让他明白自己的智力是较好的。(2)分析同学们不喜欢他的原因,找出他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主动和同学交往、学习成绩差是同学不喜欢他的主要原因。(3)从他的家庭入手。(三)小结社交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与周围的人和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与交流。在中学,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往具有以下作用:①能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②能促进学校文明建设。③能增进师生的心理健康。④能促使不良行为的改变。因此,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要提高对交往意识的认识,积极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身边的榜样学起,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交往的兴趣,在活动中提高自己交往的能力。2.答:(一)原因分析(1)潘某气质类型外在表现为黏液质倾向,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循规蹈矩,不善言谈,影响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偏下。(2)父母文化水平低,教养方式简单粗暴,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父母忙于生计,少有时间沟通,有的只有责备,与好孩子比,缺少家庭的支持力量,导致心理脆弱、易焦虑。锡林郭勒人事考试信息网:(3)潘某十分向往被老师和同学接纳,受家长的影响,自己又缺乏人际交往的信心和技巧。根据以上情况,潘某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偏激行为和人际交往不良。(二)解决方案首先,运用与潘某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她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并确定目标。其次,运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加深咨询关系,分析其人际关系不良的原因,帮助他树立良好的交友原则,探讨与同学玩时的成功策略。并突
本文标题: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十章综合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0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