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2016年8月8日(星期一)【阅读104之五(总1162】----画画的诗人们档
2016年8月8日(星期一)【阅读104之五(总1162】----画画的诗人们第1页共4页2020-1-13画画的诗人们作者:王犁《光明日报》(2016年08月08日15版:文艺评论周刊·美术评论)枯木竹石图(中国画)苏轼【艺苑杂谈】王维、苏东坡“诗画合一”的境界诉诸各种文献。王维的真迹只见诸文献记录,那张挂名苏东坡的《枯木竹石图》,已经让我们惊艳,宁愿相信非坡仙他人不可为了。古代诗人即画家的多重身份,并没有因为他是诗人,降低对他绘画的基本要求,也并没有因为他是画家,降低对他诗歌写作的基本要求,这才形成我们为之骄傲的历史。当下画家会写诗的不多,不管现代诗还是旧体诗写好确实不容易。画画的诗人日益增多,大概有几类。其一,纯为墨戏,酒足饭饱之后,拿绘画材料“撒野”,以性情见长硬说是抽象表现。其二,从小喜欢画画,有一定的学习经历,时隔多年,在诗歌上功成名就,日子过得闲暇了,旧业重操,如车前子等。其三,心性使然,自说自画,将诗人对世界的认知转化为视觉形式,画画只是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原来看到芒克的绘画,大概感觉仅仅是布上宣泄而已,最近青岛展的作品,开始像模像样规整起来,慢慢找到技术把控与语言表达的平衡。对于诗人画画,我倾向于第三类,第二类要看他究竟把少年的兴趣捡拾到什么程度。我没有问过车前子年少时是否跟苏州遗老学过传统中国画,单看他的笔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就是他偶尔使性,让我看了有时觉得会过,多好的感觉就是要摔出去几笔,仿佛不使一下性就不是他老车了;行文中间我给车前子打去一个电话,老车笑着说,好像文化底蕴厚一点地方的诗人没有涉足画画,你看我原来在苏州就没想动笔,出来反而想画画了。不知道大家对米开朗基罗和毕加索的诗歌怎么看?正是他们在绘画上卓越的成就,使得我们也不会漠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留给我们了解人类最优秀灵魂的线索。诸如此类的,还有普希金、泰戈尔的绘画。伴随新诗的发展我们模糊看到这个线索,如顾城的线描,马莉的诗人肖像,还有参与“星星美展”的老将严力等,他们的绘画实践将会丰富我们视觉表达的方式。我特别喜欢马莉画的“诗人肖像”,那些说不上有多少造型基础的人物肖像,原生状态直白的表达,惟妙惟肖地超越了技术的诉求,就像朱新建说的,别人在瞄靶,我是先把箭射到墙上再画靶!当然还有更隐秘的个人记录。一次请北岛在他香港牛津版的《波动》一书上签名,他打开书,翻到扉页对我说:“这其实是我心理状态最不好的时候,手里的笔无意间点出了这张作品,你看这就是一个人最低谷时的状态。”他不说这段话,谁都会无意间翻过这个黑色的扉页,但这件作品对于诗人来说何其重要。艺术归返生活作者:《光明日报》(2016年08月08日15版)2016年8月8日(星期一)【阅读104之五(总1162】----画画的诗人们第2页共4页2020-1-13去吴哥途中·柬埔寨(中国画)吕品田“艺术作为生活方式”吕品田首次个展近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分为“闲居泼墨”与“随行漫笔”两个部分,共展出水墨、速写百余幅。《云断云遮》《行云傍山飞》等精炼纯熟的水墨的用笔彰显了作者内心的文人情怀;《去吴哥途中》《云台山小寨沟》这一幅幅看似潦草的速写则更为生动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人文风土、自然野趣的取舍与灵思。借手中纸笔,畅神于天地。在吕品田看来,艺术和生活是不存在明确界限的。工作繁忙之余,寄情于书画,既源于他优越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家学渊源,又与他从学时打下的扎实的基础有关,更来自于他对艺术的一颗赤诚之心,所以他才借笔墨写天地万物,状物抒情,追求艺术的超越与精神的自由,最后落到实处。正如他自己所言:艺术超越的目的,终究是为了归返人生,让人们以健康的心态更好地担待现实使命。艺术的自由从来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意义,也承担着高尚的道德责任。学术研究、工作实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催生了这一系列的水墨和速写作品。醉心于书画的同时,吕品田在美术理论尤其是手工艺、民间艺术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强调把艺术研究纳入文化学的宏观视野,在社会文化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关系中认识和把握艺术的本体及其复杂多样的现实形态。宽广的学术领域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朴实的艺术创作,为他赢得了艺术界的赞誉。正如钱海源所言:“吕品田就像一件优秀的巨型雕塑,是立体的!”关山月与《绿色长城》作者:陈湘波《光明日报》(2016年08月08日15版)绿色长城(纸本水墨)关山月【活化典藏13】“不动我便没有画,不受大地的刺激我便没有画。”这是关山月先生对自己艺术创作本源的一种简洁、朴素的诠释。事实上,与许多同辈的艺术家相比,关山月对外部世界与其生活时代的关注之情似乎更为强烈。而他在上世纪702016年8月8日(星期一)【阅读104之五(总1162】----画画的诗人们第3页共4页2020-1-13年代创作的《绿色长城》正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中国画创作理念。作为当代中国杰出的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杰出代表,关山月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出生于1912年10月,卒于2000年7月。作为一位敏于感受社会政治风云,又能及时通过艺术的方式做出积极反应的艺术家,关山月在不同的时期都为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作品。从上世纪40代创作的《从城市撤退》《三灶岛外所见》《塞外驼铃》《鞭马图》《今日教授之生活》,到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新开发的公路》《山村跃进图》《煤都》以及70年代的《绿色长城》《俏不争春》,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第一春》《秋溪放筏》《碧浪涌南天》《国香赞》等一系列代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关山月作为一位感知敏锐的中国画家,能够自觉把握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的独特气质,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表现题材保持着一种清醒奋发的姿态。他那气势强劲及任情挥洒的艺术风格是对传统文人审美习惯的不断突破;特别在对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表现上,使中国画走出昔日狭隘的视野而为现代民众所普遍接受和喜爱。他善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把握时代精神,融入社会生活的鲜活感受,并能有效地拓展传统笔墨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说,关山月的艺术肇始于民国,成熟于新中国前30年,影响延续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关山月的家乡在粤西海滨,属风沙带,很难生长植物,小时候常受台风侵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植树造林,渔民们男的下海,女的植树,在南粤海滨种起了木麻黄林带,海疆也发生了变化,风沙地植满木麻黄树,这景色深深地打动了关山月,然而景色虽然好看,但并不好画,古人更没有画过。怎样表现木麻黄树的性格和特征?怎样表现海涛和林涛融在一起的感觉?1973年,关山月先是到粤西电白县虎头山脚下的民兵哨所住下,和民兵们一道生活,他早晚登上虎头山顶峰的绿海亭看林带和海水的变化,感受林涛和海涛声音合奏的气势,在深入生活中体验林带之美,后来他还到博贺渔港参观了“三八”林带和菠萝山林带写生,获取了许多珍贵的一手素材。在画面的构图上,他注重气势的连贯,采取“之”字形迂回走向的构图方式来表现悠长的林带,既避免了林带的单调,又很好地表现出海岸景观的宽阔浩渺。在具体画面的处理上,他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意境的需要,大量采用石绿色,并吸收西洋画法,用层层加染的方法来表现树林深沉厚重的感觉,为了强化林带的深邃和内聚的视觉趣味,第一层用颜色,第二层用水墨,力求把林带的层次表现出来,海水的画法也同样吸收西洋的画法,使它在风格上与林带统一。这种大胆地将西洋绘画和中国传统大青绿的手法相结合的画法,大面积地运用石绿,层层加盖,铺排渲染,强调色彩的力度,使画面淡而不薄、厚而不滞,在统一中求变化,于丰富中现统一,以求达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艺术效果。从整个画面来看,画面远处的海面上烟波浩渺、机帆点点,近处的木麻黄树迎风而立、摇曳多姿,远树如层波叠浪构成一道绿色的屏障,丛林中还隐现着一队巡逻的民兵,表现出具有中国画南方海岸风情和时代色彩的“绿色长城”,也暗喻了那个时代沿海人民众志成城改造自然和保卫祖国海疆的精神和力量。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套路和程式,但关山月一直想在这种套路和程式中有所突破。他既立足传统,又强调写生,更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还吸收了许多西方绘画的有益元素和方法,他希望自己创作的每张画都能用自己的笔墨表现出不同感受和独特的价值。《绿色长城》正是一个典范,《绿色长城》参加了1973年“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当时就被称为新中国山水画范本,可见其在关山月的艺术生涯及新中国美术史中的学术价值。另外他画海南岛的尖峰岭,就会力求表现尖峰岭的韵味;他画福建的武夷山,就要追求武夷山的感觉。同时,关山月还努力探索画面语言的多样性:比如这张画上全用色彩,那张画仅用笔墨,另一张画则可能更多地强调线条。他一生都在力求把握时代精神,在作品中融入社会生活的鲜活感受,有效地拓展传统笔墨的内涵,这种探索,实际上有时像给自己出难题。因为有些传统型的中国画家以强调追求笔墨趣味为理由,以至于画哪里都是一样,不断地重复自己,这些人还因此诟病关山月,认2016年8月8日(星期一)【阅读104之五(总1162】----画画的诗人们第4页共4页2020-1-13为他的画作不成熟,没有了自己的面貌。实际上,这正是关山月艺术独立自存的价值所在!
本文标题:2016年8月8日(星期一)【阅读104之五(总1162】----画画的诗人们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2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