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4年苏州24中初三二模试卷
12014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调研卷化学2014.5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a-23同学们请注意答题前先深呼吸几次,调整好你的状态,发挥你的实力,你能行!加油!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苏州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作出的贡献。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叙述错误的是A.纺织厂用有机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的面料,使苏城人穿着舒适挺括,更加自信B.食品添加剂可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因此在食物中添加越多越好C.工厂的废气经过综合处理后再排放,使苏城的天变得更蓝D.用化学方法研制的新型材料坚固耐用,使苏州的地铁工程成为方便出行的百年大计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A.HCl气体水溶液盐酸NaClB.氢氧化钠纯碱NaOHC.氧化钙熟石灰CaOD.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4.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淀粉的是A.红烧肉B.凉拌黄瓜C.炒青菜D.大米饭5.人体内钙元素缺乏易导致A.侏儒症B.骨质疏松症C.甲状腺疾病D.贫血症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高锰酸钾B.干冰C.金刚石D.金属铜7.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12Mg镁24.31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稀硫酸溶液能导电B.二氧化碳做灭火剂C.用活性炭来净水D.浓硫酸做干燥剂9.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B.生理盐水C.泥水D.牛奶10.下列是几种稀溶液,碱性最强的是A.硫酸铜溶液B.氯化钠溶液C.纯碱溶液D.硝酸11.下列与固体溶解度有关的因素是A.溶质质量的多少B.溶剂质量的多少C.溶液的多少D.温度1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C.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D.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13.下列含锰元素的物质中,锰元素显+4价的是A.MnO2B.KMnO4C.K2MnO4D.Mn14.很多有食物经过灼烧都会有炭黑产生其原因是A.食物中都含氧化物B.食物中含有炭黑C.食物中都含有二氧化碳D.食物都含有碳元素15.下列关于NaCl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和工业上用的盐通常都为NaClB.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杂质,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食盐C.我们获得NaCl的主要来源是用烧碱和盐酸反应制得D.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可以用稀盐酸溶液16.现有Zn、Cu、Ag三种金属样品,其中样品一能与稀盐酸反应;样品二能置换出硝酸汞溶液中的汞元素;样品三与硝酸汞溶液不反应,则三种样品依次为A.Zn、Cu、AgB.Zn、Ag、CuC.Cu、Zn、AgD.Ag、Zn、Cu17.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霉变的大米酿酒B.用硫磺漂白一次性筷子C.用大豆酿造酱油D.用洗衣粉制作油条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无色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点燃319.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2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B.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C.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D.用50mL量筒量取8.2mL水21.向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镁B.氧化铜C.硝酸银D.蒸馏水22.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A.浓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澄清石灰水23.向100g10%的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12.5%B.20%C.22.5%D.25%24.下列离子能在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OH—、NO3-、SO42-、NH4+B.Na+、Ba2+、NO3-、H+、Cl-C.H+、Ca2+、Cl-、CO32-、Na+D.K+、OH—、Cl-、SO42-、Cu2+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O4、NaCl、NaOH三者溶液的pH逐渐变小B.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C.同温等质量的KNO3、NaCl、CaO固体三者放入100g水中后,所得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D.K2MnO4、KMnO4、MnO2三者中M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26.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C.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一定是铁D.有了澄清石灰水,无需进行尾气处理装置427.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错误的是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白藜芦醇中含有1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D.白藜芦醇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28.右图反映了某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29.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O2水蒸气通过浓H2SO4洗气BMnO2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KCl溶液BaCl2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D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30.如图是某校学生设计的“硫燃烧现象及酸雨危害模拟实验”装置图。操作步骤为:①连接仪器,装好药品;②将玻璃棒下端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伸入广口瓶中点燃硫粉;。③向锥形瓶中注入双氧水;④硫粉完全燃烧后,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喷水。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酸雨”使绿叶变黄,锌粒、镁片表面产生气泡B.实验结束时,应用注射器向装置中注入NaOH溶液以吸收剩余的SO2气体C.A装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分液漏斗D.可以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白烟5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31.(5分)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相邻两列。32.(7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的反应:_______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做_______。(2)镁条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它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中和反应(试举一例):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4)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______________。33.(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最后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①②③④⑤⑥粗盐粗盐6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5%的氯化钠溶液。(1)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2)通过计算确定需要精盐的质量和需要水的体积为mL.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简量取所需要的水.(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哪些不当操作会引起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溶解食盐的烧杯中残留少量水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34.(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1)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并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小头向下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_____(填现象)______,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请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__________,不能用铁网代替铜网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①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7②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35.(5分)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5分)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粗略..测量一瓶稀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向9.8g克10%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入未知浓度稀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如右图。(1)请结合右图,计算①该稀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下同)②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2)在往稀硫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在a点的溶液中的离子有。(用化学符号表示)ABCDEF
本文标题:2014年苏州24中初三二模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32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