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活与哲学》教学反思《生活与哲学》既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又是学生感觉比较难学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哲学课不好学不好听,过后做题时就是一片茫然。哲学课自我感觉学得不错,但在做题时就是不知道该用什么哲学原理来解题。在做哲学题的选择题时,觉得至少有两个或三个选项好像都有点类似,不知道倒底该选哪一个,结果选了一个自认为很对的却不对。在解答主观题时读了题之后大脑中是一片茫茫然,不知道该用什么哲理来解答,不知道怎么来把相应的原理找出来。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多,学科内容本身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差是两个主要原因。为了克服这两方面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第一:细化教学内容,增强条理性。(1)要求学生必须弄清楚《生活与哲学》这个模块的结构,弄清四个单元之间的关系;(2)要求学生把它分为四个板块: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弄清每个板块包含的基本原理以及每个原理的方法论要求;然后熟记原理和方法论要求。(3)在以上的基础上按照:原理+方法论意义+对应材料的思路;(4)力求让学生明白哲学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基本-----基本结论------基本运用。就是从基本事实引出基本结论即从大量事实中筛选基本事实而且是学行熟悉的,再对基本结论分析即分析基本概念,最后从基本结论到基本运用。也就是先举大量的事实来引出理论,以便于学生理解,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其正确性,让学生懂得,理解了再来得出与之相应的结论以及怎样运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编写思路后,再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教材中可读性很强的辅助材料,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具体有两种做法:(1)加强方法指导。大部份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看书时只是把书浏览一遍了事,或者是浏览几遍,在看的过程中并不去多做思考。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要求学生看书的时候,一边提出适当的要求,一边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如:在要求学生看书前先把该课时的主体内容讲一遍,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相应的知识点,讲课时再详细阐述该知识点,并辅以适当的生动的学生易懂的事例,再结合书上相应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书上的知识点与材料的关系。最后就是涉及到实际运用的问题了,要把该知识点扩散开来,让学生知道与材料类似的事例都属于该知识点,让学生能做到触类旁通。(2)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每个班总会有几个这样的学生:看书时会走神,或者在打瞌睡,或者是在神游,学生的感觉是时间花了不少,就是没效果。学生是缺乏自觉性的,自制能力是很弱的,对这样的学生我主要是加强监控,其实这类学生并不完全是不想学习,只是没有好的习惯,他们很需要老师的督导。第三,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讲一千,道一万,不如让学生练一遍,哲学的教学更是如此。有人说:“一个平庸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而一个好教师则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在解题时,我将之改成是“庸师告诉学生答案,良师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找出答案”。我们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仅仅将现成的结果告诉学生,而不教会或不会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找结果,则是不负责或无能的体现。我们教学过程中在讲解题时,要尽力教会学生自己如何做题,要达到能够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听讲解一个题之后,能在今后遇到类似题时能自己想法去解,而不会感到为难。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以上几个环节对于提高哲学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如果能长期坚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可以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
本文标题:高二政治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7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