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1的。它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它是在学生掌握认识各种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学情分析本课教学以学生最大程度参与为基本原则,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真正的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因为周长是一个数学概念,而且在我们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所以本节教学内容结合了大量实物和图形,通过学生的感知、动手操作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③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国庆节快到了,你们开心吗?有哪些事情值得开心?哇,想起来感觉真不错。那这节课我们来做几张卡片,表达表达高兴的心情,愿意吗?①感知周长:出示做好的贺卡,这是我做的祝你们国庆快乐的贺卡。你们喜欢什么图形来做贺卡?出示各种图形:美术老师给了我一个建议,在贺卡周围围一圈彩带会很漂亮,那我需要多长的彩带得先知道什么?②巩固周长概念:你愿意举着自己喜欢的图形,大声告诉别人它的周长在哪里吗?(生演示,指出周长)③抽象周长概念:谁能说说周长到底是什么?2、出示一图形,请学生指出它的周长在哪里?二、探究求周长的策略1、请你独立想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怎么算?告诉我你的办法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欢的图形太简单,也可以选一个难的。2、告诉你的同桌你的想法。3、反馈,汇报(1)生:只要量出各边的长,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了。师:同意吗?生:同意。(这两个图形方法同上)(2)探究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生:只要量出一条边就可以了,然后加4次。生:只要乘以4就可以了,比较简单。师:有没有意见?(3)生1: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生2: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生3:用尺子量一条边,再乘10就好了。(4)师:长方形的周长呢?生1: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好了。。生2:只要量两次就可以了,量一个长再乘2,量一个宽再乘2就行。生3:行。师:什么理由?生:有两个(长+宽)。师:这几种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个方法?生1:第一种。生2:第二种。(5)生1:用尺量师:(给一根米尺)你量给大家看。生1:不行,不行。生2:拿根绳子先围一围,再量绳子的长度。师:(给一根绳子)你围给大家看。生2:(简要操作)师:这个办法行吗?生:行。生3:我用米尺也能量。师:你量量看。生3:我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师:(示范)是不是这个意思?行吗?生:行。(6)生1:在尺子上滚一滚。师:(示范)行吗?生:不行。师: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滚,那怎么办?生2:用绳子先围,再量量吧!师:(略作示范)行吗?生:行。(7)生1: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生略作示范)生2:弯的地方用绳子围,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来就可以了。(8)生1:这个图形很简单嘛,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行了。生2:我发现一个问题,只要量两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师:说说看生3生4:我们也发现了。把有的线段移动一下就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像这样......师:我发现大家都很了不起,已经学会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进行计算,这样的图形以后我们还会碰到很多,大家要继续加油!二、巩固练习:算出以下图形的周长三、小结: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本文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78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