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经济
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经济生活)分类及解析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政治卷解析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A.①B.②C.③D.④12.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中寻找关键信息,产量增大,低价销售,收入下降。“丰产不丰收”是因为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即使农民低价销售,需求量也不会实质性的增加多少。这涉及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的知识点。因为是低价销售,所以变化之后的价格下降,①和③显示的是变化后的价格上升,排除①和③。④不合题意,材料讲得不是需求量的变化,答案选B。【考点定位】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等知识点。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A.下降0.835%B.下降0.76%C.上升0.83%D.上升0.76%13.A【解析】首先要明确利润率的计算=利润÷成本,其次要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计算过程如下:24×(6.27-6.32)÷144=24×-0.55÷144=2×-0.05/12=-0.05÷6≈-0.0083,换成百分比是下降0.83%。所以A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汇率的知识。14.2012年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国政府于9曰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时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14.A【解析】本题比较简单。A项正确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最有效手段”不切实际;C说法错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不是仅仅有对外直接投资;D跨国并购不等于企业的强强联合。答案选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外贸易,中国企业走出去等相关知识点。15.2011年我们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②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的增长而增长③我国居民高效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④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城乡居民高额储蓄说明了什么。①说法错误,是因为我们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才不敢花钱,所以要不断的储蓄;②不合题意,材料中说的是储蓄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储蓄率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③说法正确反映了我国目前的现实,确实投资理财渠道比较单一;④因为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储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支出减少,所以我们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答案选D。【考点定位】储蓄率,投资与理财,恩格尔系数。材料二H剧团是一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H剧团结合自身发展于2007年改制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6年的努力,该演艺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改制前后的对比如下表:项目改制前改制后资金来源财政拨款自负盈亏组织结构团长负责制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分配制度按职称、工龄分配按贡献大小分配相关职能部门演出部、后勤保障部创作部、演出部、营销部、后勤保障部演出机制政府采购,服务于政府等机关团体;年均5~7场次市场化营销、面向社会提供菜单式服务;年均100多场次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剧团发展缓慢、演职员收入低;以传统节目为主,节目数量少、获奖少公司快速发展、演职员收入大幅增长;传统节目得以保留,反映社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不断推出,多个节目获奖(2)改制后,公司以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考点定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12.A【解析】本题以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为背景,以适度的财政赤字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理解,财政赤字即国家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国家扩大财政支出在市场形成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生产。故A正确。考点定位:考查经济生活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财政的作用及其宏观调控等知识。13.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13.D【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公司经营的相关知识,“网络公司制造手机的原因”,一是有利可图,二是本身有一定的竞争力。生产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说法过于绝对,A错误。B是网络公司制造手机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排除。故选D。考点定位:考查有关公司经营的相关知识。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特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回答14-15题。14.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①场加农业生产者收入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14.B【解析】农业补贴从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转变,说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促进农的目的,说明了生产在社会再生产环节中的决定作用,题中补贴模式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收入,①正确。材料强调了生产供给,而不是需求,排除②。③说明我国农产品供需不平衡,供不应求出现缺口是错误的。增加农业环节补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市场供给,④正确。故选B。考查定位: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及供求关系相关知识。15.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4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A.P0,Q0B.P1,Q2C.P1,Q4D.P2,Q115.C【解析】本题以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为背景,考查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有关知识,本题的设问是支持价格与供给数量分别是什么,排除AD。P0是均衡价格,而支持价格一定会比均衡价格更高,否则就不能称为保护支持价格,B项中Q2是需求数量,不是供给数量,排除B。故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考点。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镇化,指农村人口、畜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问上泉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材料一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因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足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答案】(1)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4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分)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4分)(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考点定位:第(1)问考查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产发展的有关考点。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17.山东省自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承担80%,农户承担20%。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产品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根据受害程度给予农民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17.D【解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也不能优化资源的配置,故AB与题意不符。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资金属于国家再分配的内容,而不是初次分配,C表述错误。故选D。18.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18.B【解析】控物价要实施紧缩的互补政策,故A项错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对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稳增长,B正确。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而不是财政政策的内容,C表述不一致,排除。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排除D。故选B。30.(22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3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表3项目年份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R&D经费支出(亿元)461658027063868710240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314045340903401513473104519322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1.471.701.761.841.97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30.(22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8分)30.【答案】(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幸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咱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
本文标题:2013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0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