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3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学案
1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学案一、根据课文,完成下列填空:(一)、中国的地形1、地势特征:()高()低,呈()状分布。一、二阶梯分界线:()山、祁连山、()山。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山、巫山、()山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阶梯: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2、主要山脉: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山、阴山,中列:昆仑山、()岭,南列:()岭。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东列:()山脉,中列:长白山、()山,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4)弧形山脉:()山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3、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对气候影响:我国地势()高()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海上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对河流影响:使许多河流自()向()流。对水能影响: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丰富,有利于建立水电站。对交通影响: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连接了()的交通。4、地形特征:类型复杂多样,()面积广大。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山区的有利条件:旅游、采矿、水能、动植物等资源丰富。山区的不利条件:交通不便、多自然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等。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5、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世界最()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一望无际,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陕西和山西境内,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士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盆地西部的()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是我国最()的内陆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纬度最()、位置最()的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国面积最()的平原。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乡”和“鱼米之乡”之称。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丘陵等。2二、我国的气候l.气温和温度带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火州),夏季气温最低的是()高原(地势高)。温度带:自北向南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带,还有青藏高原上的高原气候区。2.降水和干湿地区(东西干湿差异)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沿海向()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夏季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降水的季节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季节。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而结束()(雨季长,河流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短,河流汛期短)。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夏季风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区、干旱区。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来自()洋和()洋),温暖湿润。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差异大;降水主要受海陆位置(季风)的影响,东西差异大;地形、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5.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水旱灾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三、河流与湖泊1.外流区和内流区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最终不流入海洋,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含沙量(),()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较(),含沙量(),()结冰期。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河是我国最大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2.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海。从3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长江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主要支流有:北面: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南面:乌江、湘江、赣江长江干流联系的湖泊:()湖、()湖长江干流联系的省级行政中心: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长江干流上的两大水电站:三峡、葛洲坝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有“()之称。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素有“()”之称。3.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海,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从河口镇到河南桃花峪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河”。每年秋末和冬初,黄河的上游和下游(低纬流向高纬段)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解放前几乎年年因凌讯决堤而泛滥成灾。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主要支流:汾河、渭河黄河干流上的重要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黄河干流联系的省级行政中心:兰州、银川、郑州、济南4.湖泊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位于青海省的()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高的湖泊。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湖。二、读图,完成练习:图1(一)、读图1:写出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123456789101112131441516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ABCDEFGHIJKLMN图2长江水系图(二)、读图2回答:发源地:a山,注入海洋:b湖泊:cd上中下游划分地点:ef重要河港:ABCD主要支流:①②③④⑤⑥⑦水力枢纽:⑧⑨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有“()之称。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素有“()”之称。图3黄河水系图5(三)、读图3回答:发源地:A山,注入海洋:B支流:⑤⑥上中下游划分地点:⑦⑧省级行政中心:ab重要的水电站:cdefg在数码①②③④所在河段中,已形成“地上河”的是,形成原因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CDEF
本文标题:2013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07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