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审计》简答题51考点第四章审计抽样
第四章审计抽样简答题易考点:样本设计阶段(一)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结合教材P66+P75)【解读】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需要解决的是“抽取什么样的样本?”的问题,需要从以下5个要素展开:1.控制测试目标(教材P66+P75)2.定义总体(教材P66+P75)3.定义抽样单元(教材P67+P75)4.定义偏差(教材P68+P76)5.定义测试期间(教材P76)1.控制测试目标(1)控制测试是为了获取关于某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教材P66倒数第2段)。(2)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教材P75)Y=K/X2.定义总体(适当性、完整性)(1)评价总体的适当(教材P67)注册会计师应确定总体适合于控制测试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控制测试的方向。例如: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应将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2)评价总体的完整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例如:如果注册会计师从档案中选取付款证明,除非确信所有的付款证明都已归档,否则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该期间的所有付款证明得出结论(总体项目内容完整)。又如: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得出结论,总体应包括来自整个报告期间的所有相关项目(总体的涉及时间完整)。3.定义抽样单元(1)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教材P67倒数第3段)。(2)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教材P75倒数第1段)。4.定义偏差(1)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注册会计师要仔细定义所要测试的控制及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教材P68第3段)。(2)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偏差率的表现形式(教材P76第3段)。5.定义测试期间(教材P76)控制测试需要得出“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的结论,因此控制测试的期间与财务报表期间一致。(1)期中实施的控制测试(初始测试)。(2)剩余期间的补充测试。(二)细节测试的样本设计(结合教材P66+P85)【解读】细节测试的样本设计需要解决的是“抽取什么样的样本?”的问题,需要从以下5个要素展开:1.细节测试目标(教材P66+P84)2.定义总体(教材P66+P84)3.定义抽样单元(教材P67+P85)4.定义误差(教材P68+P85)5.分层(教材P67)1.细节测试目标(1)细节测试的目的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金额是否正确,获取与存在的错报有关的证据(教材P66倒数第2段)。(2)在细节测试中,抽样通常用来为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提供特定水平的合理保证(教材P84倒数第2段)。2.定义总体(1)评价总体的适当性注册会计师应确定总体适合于细节测试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细节测试的方向。例如:测试应付账款的高估时,将应付账款明细表定义为总体。例如:测试应付账款的低估时,将被审计单位的供货商对账单作为总体比将应付账款明细表作为总体更加适当;也可以用后来支付的证明、未付款的发票、未付款的验收报告等也可以作为总体,它们都能提供低估应付账款的证据。(教材P67)教材P84倒数第1段(4.4):注册会计师如果对已记录的项目进行抽样,就无法发现由于某些项目被隐瞒而导致的金额低估。为发现这类低估错报,注册会计师应从包含被隐瞒项目的来源选取样本。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对随后的现金支付进行抽样,以测试由隐瞒采购所导致的应付账款账面金额低估(内部控制设计问题,“逆流而上”)。教材P84倒数第1段(4.4):又例如:对装运单据进行抽样,以发现由已装运但未确认为销售的交易所导致的低估销售收入问题(内部控制设计问题,“顺流而下”)。(2)评价总体的完整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3)从代表总体的实物中选取样本项目注册会计师通常从代表总体的实物中选取样本项目。例如,如果将总体定义为特定日期的所有应收账款余额,代表总体的实物就是该日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又如,如果总体是某一测试期间的销售收入,代表总体的实物就可能是记录在销售明细账中的销售交易,也可能是销售发票。注册会计师必须详细了解代表总体的实物,确定代表总体的实物是否包括整个总体。注册会计师通常通过加总或计算来完成这一工作。例如,注册会计师可将发票金额总数与已记入总账的销售收入金额总数进行核对。3.定义抽样单元(1)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教材P67倒数第3段)。(2)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为每个货币单元(PPS抽样)(教材P85第4段)。4.分层(教材P67)(1)分层是指将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货币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2)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分层;(3)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例如,函证应收账款时,可以按应收账款账户金额大小分为三层:第1层:对于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应收账款账户,应进行全部函证;第2层:对于金额在5000-10000元的应收账款账户,作为一个子总体选取样本进行函证;第3层:对于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应收账款账户,作为一个子总体选取样本进行函证。5.定义误差(1)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注册会计师要仔细定义所要测试的控制及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教材P68第3段)。(2)在细节测试中,误差是指错报,实际审计工作中常常采用错报金额(元)的表现形式(教材85)。简答题易考点:选取样本阶段(一)控制测试时的选取样本(结合教材P68+P77)【解读】控制测试的选取样本需要解决的是“抽多少?怎么抽?样本审查结果是什么?”的问题,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1.确定样本规模(教材P68+P77)2.选取样本的方法(教材P70+P79)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教材P71+P79)1.确定样本规模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中确定的样本规模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如下表(结合教材P69表4-1):2.选取样本的方法(教材P70-71)(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2)系统选样;(3)随意选样(略,没有遵循随机原则,不用于统计抽样)。(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教材P105.5.5)选样。根据教材P70表4-2:①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建立总体中的项目与表中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由40页、每页50行组成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可采用4位数字编号,前两位由01-40的整数组成,表示该记录在明细表中的页数,后两位数字由01-50的整数组成,表示该记录的行次。这样,编号0534表示第5页第34行的记录。②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即从随机数表中选择一个随机起点和一个选号路线,随机起点和选号路线可以任意选择,但一经选定就不得改变。从随机数表中任选一行或任何一栏开始,按照一定的方向(上下左右均可)依次查找,符合总体项目编号要求的数字,即为选中的号码,与此号码相对应的总体项目即为选取的样本项目,一直到选足所需的样本量为止。例如,从前述应收账款明细表的2000个记录中选择10个样本,总体编号规则如前所述,即前两位数字不能超过40,后两位数字不能超过50。从表4-2第一行第一列(一个随机起点)开始,使用前4位随机数,逐行向右查找(一个选号路线),则选中的样本为编号3204,0741,0903,0941,3815,2216,0141,3723,0550,3748的10个记录。(2)系统选样教材P71举例: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a),确定选样起点(b),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选样间距的计算公式如下: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教材P71)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选取的每个样本项目实施适合具体目的的(比如控制测试目标)的审计程序。(1)如果审计程序不适用于选取的项目,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替代项目实施该审计程序。例如,如果在测试付款授权时选取了一张作废的支票,并确信支票已经按照适当程序作废因而不构成偏差,注册会计师需要适当选择一个替代项目进行检查。(2)对每一个所选取的样本实施控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并记录样本中存在的偏差率。(3)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所选取的样本无法测试其控制活动是否有效,则应视该样本为一个偏差。(4)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通常与审计抽样方法无关(请见教材P74图4-1)。【链接】教材P79-80(控制测试时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以下内容将在第三节展开:(1)无效单据;(2)未使用或不适用的单据;(3)对总体的估计出现错误;(4)在结束之前停止测试;(5)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査。(二)细节测试时的选取样本(结合教材P68+P85)【解读】细节测试的选取样本需要解决的是“抽多少?怎么抽?样本审查结果是什么?”的问题,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1.确定样本规模(教材P68+P85)2.选取样本的方法(教材P70+P87)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教材P71+P88)1.确定样本规模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确定的样本规模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如下表(结合教材P69表4-1):影响因素控制测试与样本规模的关系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反向变动可容忍误差可容忍错报反向变动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错报同向变动总体变异性总体变异性同向变动总体规模总体规模影响很小2.选取样本的方法(教材P70-71)(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2)系统选样;(3)随意选样(略,没有遵循随机原则,不用于统计抽样)。(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教材P105.5.5)选样。根据教材P70表4-2:①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建立总体中的项目与表中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由40页、每页50行组成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可采用4位数字编号,前两位由01-40的整数组成,表示该记录在明细表中的页数,后两位数字由01-50的整数组成,表示该记录的行次。这样,编号0534表示第5页第34行的记录。②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即从随机数表中选择一个随机起点和一个选号路线,随机起点和选号路线可以任意选择,但一经选定就不得改变。从随机数表中任选一行或任何一栏开始,按照一定的方向(上下左右均可)依次查找,符合总体项目编号要求的数字,即为选中的号码,与此号码相对应的总体项目即为选取的样本项目,一直到选足所需的样本量为止。例如,从前述应收账款明细表的2000个记录中选择10个样本,总体编号规则如前所述,即前两位数字不能超过40,后两位数字不能超过50。从表4-2第一行第一列(一个随机起点)开始,使用前4位随机数,逐行向右查找(一个选号路线),则选中的样本为编号3204,0741,0903,0941,3815,2216,0141,3723,0550,3748的10个记录。(2)系统选样教材P71举例: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a),确定选样起点(b),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选样间距的计算公式如下: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例如:如果销售发票的总体范围是652-3151,设定的样本量是125,那么选样间距(a)为20[(3152-652)÷125]。注册会计师必须从0-19中选取一个随机数作为抽样起点。如果随机选择的数码是9(b),那么第一个样本项目是发票号码为661(652+9)的那一张,其余的124个项目是681(661+20),701(681+20)……依此类推,第125个样本号码是:(652+9)+(125-1)×20=3141。【链接】教材P87-88,在非统计抽样方法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本文标题:2015年《审计》简答题51考点第四章审计抽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1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