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2015年11月13日)
第1页,共9页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理科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范围:必修1、3和必修2第一章考试时量:100分钟考试时间2015.11.13一、选择题(4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至30题,每题1分;31至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两者生命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C.人体肝细胞中产生CO2的唯一场所是线粒体D.光下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2.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C.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D.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对人体内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B.向含有促使血糖降低的信号分子的溶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呈紫色C.信号分子合成后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外D.信号分子在完成信息传递后数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4.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①②中有体液调节,方式③属于神经调节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方式①的调节特点是速度较缓慢、范围较广泛等D.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的成分中可以有尿素和神经递质C.“空调病”是由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机体就达到稳定6.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种激素的受体Y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对患者使用寡核苷酸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Graves病属于过敏反应B.Y是促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C.UDP可能会抑制X的分泌D.患者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7.切除老鼠的甲状腺后,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甲状腺后,连续给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其物质代谢能力与切除前相比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对照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A.既不切除体内的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再移植甲状腺C.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第2页,共9页8.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仍具有活性,因为其具有高效性B.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C.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含量的相对稳定9.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影响其与神经递质的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10.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原与抗体结合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密切接触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11.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在37℃,是因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为37℃,若改变,体温将随之改变。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机体后,机体发热至39℃,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由37℃升至39℃的过程中,机体汗腺分泌减少B.体温由37℃升至39℃以后,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开始上升C.体温由39℃降至37℃的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D.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1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蛋白质类植物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C.生长素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13.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每组实验种子为100粒):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恰当的是A.光照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14.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15.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A.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B.2,4-D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乙烯用于苹果果实催熟D.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实验组处理方法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一黑暗处理20二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98三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处理97第3页,共9页16.下列各项中,描述种群这个层次生命系统的一项是A.个体在生物空间中的位置或布局B.在同一地段上呈镶嵌分布C.不同物种通过种间关系形成有机整体D.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1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A.标志重捕法凋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汁数且没有震荡试管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18.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4个营养级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③19.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作用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垂体,则①可代表下丘脑20.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被消费者再利用C.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21.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掠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掠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掠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掠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A.灰掠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22.某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23.一只羊在一年内吃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理信息来源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B.行为信息可在同种生物和异种生物传递C.性外激素只能向同种昆虫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单向性第4页,共9页25.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至少需海洋植物A.120㎏B.160㎏C.60㎏D.100㎏26.近几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究其原因,很多都是由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在下列各组选项中,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寒潮、霜冻、盐碱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27.某同学打算制作一个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缸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B.植物数量越多,生态缸就越稳定C.生态缸模拟生态系统,其物质和能量都是自给自足的D.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28.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29.下列能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A.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B.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30.下列属于孟德尔分离规律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A.F1杂合子自交产生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C.孟德尔用杂种子一代进行测交,得到64株后代,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D.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减数分裂时彼此分离到不同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B.生物膜上可发生信号转换C.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D.生物膜上可合成ATP32.下列细胞生命活动过程,能在所有细胞中发生的是A.核膜的消失与重建B.ATP的合成与分解C.光能的吸收与转化D.CO2的产生与扩散33.Akita小鼠是一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该小鼠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干扰了胰岛素二硫键的形成,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累积在内质网中,导致相关细胞的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的加工B.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C.Akita小鼠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大量凋亡D.Akita小鼠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34.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B.CO2中的O转移到H2O中C.C6H12O6中的0转移到C2H5OH中D.H2O中的0转移到CO2中第5页,共9页35.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系统性红斑狼疮D.艾滋病36.下面对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37.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概率是A.1/2B.2/3C.1/4D.1/338.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杂交,让F1中灰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之间随机交
本文标题: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2015年11月13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1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