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2015年南通中学高二期末考试(生物)
2015年南通中学高二期末考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糖类B.水C.脂质D.蛋白质2.胰岛素分子由两条肽链构成,共含有51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数至少为A.1B.49C.2D.513.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核糖B.核糖核苷酸C.脱氧核糖D.脱氧核糖核苷酸4.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例的是A.局部电流B.激素传递C.精卵识别D.胞间连丝5.在抗体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下列哪种生物膜没有与其他生物膜发生转换A.细胞膜B.内质网膜C.高尔基体膜D.核膜6.高等植物细胞一定含有A.叶绿体B.液泡C.中心体D.细胞壁7.下列细胞中可能存在染色体的是A.大肠杆菌B.蓝藻C.酵母菌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8.下图为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学生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B.C步骤中的操作需要重复几次,保证植物细胞充分浸入蔗糖溶液中C.D步骤观察中,可以看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紫色变浅D.E步骤中滴加的是清水,目的是让细胞吸水从而质壁分离复原9.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胞吐D.自由扩散10.下列关于AT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A代表腺苷B.T代表数量C.P代表磷脂D.可储存活跃的化学能11.叶绿素主要吸收哪种光A.绿光B.绿光和蓝紫光C.红光D.红光和蓝紫光12.下列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来A.合理密植B.多用化肥C.适时松土D.定期排水13.与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是A.需要酶的催化B.产生了[H][来C.最终产生了CO2D.产生了ATP14.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P点为图中两曲线的交点。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外界氧浓度小于P点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无氧呼吸B.外界氧浓度大于P点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外界氧浓度大约为0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最少D.外界氧浓度大约为5%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最少1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发生在A.间期和前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末期16.右图为某生物细胞某一时期的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B.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D.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2个中心体1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分裂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及DNA分子数(c)如右图所示,则此细胞所处的时期不可能是A.间期B.前期C.中期D.末期18.下列不属于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的是A.细胞癌变B.细胞增殖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1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B.分化后的细胞中核DNA都相同C.分化后的细胞中蛋白质都不同D.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全能性越受到限制20.在生物实验中经常涉及酒精,下列相关实验中关于酒精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浮色B.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75%的酒精溶液对解离后的根尖进行漂洗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溶解色素D.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的生成21.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主要方面不包括A.骨密度B.温度C.渗透压D.pH22.下列关于右图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①中液体不属于内环境B.②中的某些糖类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更多地进入①C.③是大多数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D.④中蛋白质含量比②、③中高2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各中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温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将导致运动性失语症D.若大脑皮层受损,则患者排尿反射丧失24.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25.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A.迅速、准确B.通过体液运输C.微量、高效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6.如果给一正常家兔注射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则该家兔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D.新陈代谢减弱27.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血糖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B.血糖升高会影响内环境的水平衡调节C.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血糖[来D.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28.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促性腺激素促进动物产卵B.使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虫C.使用蜕皮激素提高蚕丝产量D.阉割动物提高产量29.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特征的是A.B细胞B.浆细胞C.T细胞D.效应T细胞30.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HIV病毒攻击人体T淋巴细胞B.HIV病毒感染人体后有一定潜伏期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拥抱不会传染艾滋病D.艾滋病患者的孩子不会从母体传染艾滋病31.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乙烯B.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32.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3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物种丰富度B.年龄组成C.种群密度D.性别比例34.右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说明这一阶段没有死亡个体B.cd段曲线波动的原因可能是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变化C.过度捕捞会使鱼类种群数量降到b点以下,使该物种资源面临崩溃D.当监测到三北防护林中松毛虫的种群数量有超过a点接近b点的趋势时,必须要提出警报并加大治虫力度35.下列关于一个人工池塘群落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池塘中的所有鱼类构成一个群落B.人工投放甲、乙两种鱼苗后,甲数量上升,乙数量下降,说明两者间存在捕食关系C.光照既决定了池塘群落的垂直结构,又影响其水平结构D.人类活动只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不能改变其演替的方向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6分)图1为含碳化合物在某植物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化过程,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物质甲为其中的中间产物;图2为该植物在最适温度下,CO2吸收速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由②过程形成的物质甲的名称为▲;④过程发生的场所为▲。(2)在图2中A点的条件下,图1中能完成的过程为▲;在图2中C点的条件下,图1中能合成ATP的过程为▲。(本小题填序号)(3)将A点条件中的温度提高5℃,则A点在Y轴上的移动方向是▲。(4)在实验室中控制一昼夜24小时的环境条件,其中A点条件下10小时,B点条件下2小时,剩余时间满足C点条件,则该植物一昼夜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用CO2吸收速率表示)为▲。37.(6分)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某部位的影响,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若右图表示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则甲、乙在50μmol/L时对该插条的影响分别为▲、▲。(填“促进”或“抑制”)(2)若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同一枝条的顶芽和侧芽生长的影响,则甲和乙中表示侧芽的为▲;当生长素浓度加大到1000μmol/L时,甲的的生长长度为0,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甲的作用具有▲。(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在农业生产中破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操作是▲。38.(6分)下图表示突触的结构以及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结构①的名称是▲,该结构聚集在突触小体中的意义是▲。(2)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方向的,原因之一是神经递质只能由▲释放。(3)神经递质的释放需借助于生物膜的▲性。(4)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相关神经递质的受体当作抗原,产生相应抗体。抗体与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正常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正常结合,从而导致▲信号转换过程受阻。39.(6分)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实验设计: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②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量,并记录。③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A液体。④向l号试管内加入l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B液体,向3号试管内加入C液体,并振荡试管。(1)A液体为▲,加入B液体的量为▲。(2)对实验设计中的步骤重新排序,使之更为合理:▲。(填序号)(3)预期的实验结果为▲。(本空2分)(4)除了题中所给条件,还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因素有▲。40.(6分)下图是一个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为A、a。请回答相关问题:(1)该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的▲性基因控制的。(2)若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3的基因型为▲,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几率为▲。(3)若Ⅱ3携带致病基因,则Ⅲ9的基因型为▲;Ⅲ9与人群中一同时患该遗传病和抗维生素D佝偻(伴X显性遗传)的患者婚配,则他们所生儿子表现正常的几率为▲。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卷(必修)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答案BCBADDC题号891011121314答案CACDBCD题号15161718192021答案DCDACBA题号22232425262728答案DDAABBC题号29303132333435答案BDAACAC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6分,共计30分。36.(1)丙酮酸叶绿体基质(2)②③②③(3)向上(4)190mg(不写单位不给分)37.(1)促进抑制(2)乙两重性(3)吲哚乙酸去除顶芽38.(1)线粒体(为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提供能量(2)单突触前膜(3)流动(性)(4)化学信号→电(信号)
本文标题:2015年南通中学高二期末考试(生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4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