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5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解析1
2015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2015•安徽)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选项抗体肽链合成场所抗体加工场所A游离的核糖体细胞质基质、内质网B游离的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溶酶体、内质网D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A.A、B.B、C.C、D.D、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氨基酸首先在附着型核糖体上被利用合成蛋白质,然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达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解答:解: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加工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各细胞器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6分)(2015•安徽)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通过[H]和ATP.暗反应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解答:解: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的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H2O)中的化学能,A错误;B、C3可直接被[H]和ATP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错误;C、据图分析,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C正确;D、光照减弱时,ATP和[H]合成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C5生成减少,短时间内C5去路不变,最终导致C5含量降低,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同时提高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的能力.3.(6分)(2015•安徽)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所有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答:解: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A错误;B、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甲和乙细胞中DNA含量相同,甲的染色体数目是乙的一半,C错误;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相对长短,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根部细胞模式图,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首先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根部各区细胞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部位;其次要求考生明确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能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4.(6分)(2015•安徽)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的示意图.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且可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即+RNA),复制时直接以RNA为模板进行复制:先以+RNA为模板合成﹣RNA,此时正负链之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即双链RNA形式),再以双链中的﹣RNA为模板合成新的+RNA.解答:解:AB、由题意知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且可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即+RNA),不含逆转录酶,复制时直接以RNA为模板进行复制:先以+RNA为模板合成﹣RNA,此时正负链之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即双链RNA形式),再以双链中的﹣RNA为模板合成新的+RNA,A错误,B正确;C、由图可知,一条模板可翻译多条肽链,C错误;D、由题意知,QβRNA可直接翻译出蛋白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Qβ噬菌体”为素材,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题中和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6分)(2015•安徽)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形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B.50%C.42%D.21%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解答该题的基本思路是先计算出两个种群合并成一个种群后的基因频率,然后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自由交配后代特定的基因型频率.解答:解:由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相同,因此两个种群合成一个种群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是A=(80%+60%)÷2=70%,a=(20%+40%)÷2=30%,由题意知,该种群非常大、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影响,因此遵循遗传平衡定律,所以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2×A×a=2×70%×30%=42%.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遗传平衡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对于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6.(6分)(2015•安徽)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侵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2、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3、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解答:解:A、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因此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A错误;B、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可见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B正确;C、生长素能防止落花落果,因此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C正确;D、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侵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明确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识记顶端优势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4分)7.(9分)(2015•安徽)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长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的细胞呼吸减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CO2或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器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为了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b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蓝莓果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因此细胞呼吸也受温度影响.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与25℃相比,0.5℃条件下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减少,导致细胞呼吸减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CO2或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生物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可重复原则,所以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并且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故答案为:(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减弱CO2或O2(2)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应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解决生产实践之中的问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8.(9分)(2015•安徽)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性别比例.(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廋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捕食.(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等.(4)如果不对果树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的演替;种间关系;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2、种间关系:①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③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
本文标题:2015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解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6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