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15年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计划
2015年马寺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计划为切实加强教师教师思想素质工作,维护人民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办让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为依据,以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优化制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紧紧围绕聚精会神抓教学、放开手脚抓质量、坚定不移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一中心,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二、目的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教育,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总结师德建设成功经验,形成规范长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一套师德建设监督考核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影响教师形象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成为广大教师的行为准则,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要使每一个教师都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广大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指导教师职业道德行动。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一)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夯实师德建设的思想基础加强教师的思想素质培养,教育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实践党的教育方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恪守学术道德,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思想政治学习。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制度,利用每周一例会时间学习,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教师把集体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将教师参加学习情况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领导班子要先学一步,为教职工学习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结合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素质教育的创新观念,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技能,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学科领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担负起教书育人重任。(三)健全制度,建立科学的师德管理体系学校要健全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健全完善师德考核监督机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职务聘任、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违反师德的教师学校规定的,按师德量化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当年和次年不得评定职称,并且当年年度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四)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1、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工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2、进一步强化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发动广大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重大问题决策,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帮助教师拓宽生活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3、加大对师德建设的投入,切实保障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师德教育等活动。四、加强领导,确保师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学校成立领导五人小组,有校长负总责,的部门齐抓共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真正把师德建设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切实抓紧抓好。三、主要任务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核心在于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要以创业为基础、创新为动力、创优为保障,切实解决师生群众反映强烈和影响制约我校事业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把鸡西大学建设成为鸡西、龙江乃至全国的形象大使、文明高地和幸福家园。1、创业要突出服务地方发展。要通过创业大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大力弘扬创业文化,着力健全创业机制,深入开展创业实践,把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统一到省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工作大局中来。充分发挥高校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用、基础设施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服务功能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价值,发挥大学文化引领作用,促进先进文化传播。做好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设与培育工作,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逐步完善和深化校企股份合作,成立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依托专业办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针对性地建立产学研联盟,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一批学科专业战略集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创新要突出深化教育改草。要通过创新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不断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资源共享机制。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办学观,坚持稳定办学规模、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办学特色、健全保障体系,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指导,把握创新高校组织模式的着力点,探索建立符合学校实际、以学科专业为主线的基层党组织结构,加强和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和有效性。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推进课程改草,加强专业技能教育,创新实践教学,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3、创优要突出提高办学质量。要通过创优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引导教职工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自觉行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加强研究型大学和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高质量的教育,使高校成为新兴产业的参与者、龙江发展的助推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四、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方法步骤(一)深入进行“创业、创新、创优”教育。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层层组织动员部署,深入搞好思想发动,引导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具体要求。进一步激发师生员工参与活动、干事创业,投身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学校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专题讲座、岗位实践研究、成功经验分享、举办展览、进行座谈、观看视频片等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三老四严”精神等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员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勇于创业、敢于创新、善于创优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充分发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多媒体教室等宣传渠道,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党员电化教育、党建信息网等媒体的作用,用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大力宣传学校各部门及师生员工开展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营造全社会积极创业、勇于创新、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二)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主题实践。从学校工作全局、教职员工岗位职责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要突出重点,制定活动规划和推进措施,并抓好落实。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联系岗位工作,立足发挥优势,明确活动的方向、目标和办法,并督促落实。1、积极组织创业。创服务经济发展之业。充分发挥教育、人才和技术优势,推进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培训,推广实用技术,承担农村党员干部复合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高校与行业、部门共同建立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筹建物联网、煤炭、物流、绿色有机食品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推进创业型和落地型人才培养,一面创办企业,推动产业发展;一面创造岗位,破解就业难题,为生产和建设一线培养大批实用人才。创构建校园和谐之业。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从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着手,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多种途径广开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抓好在校生管理,尤其是宿舍、食堂等后勤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安全教育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创推进文化繁荣之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推动高校科技馆、文博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以及重点实验室等设施向社会开放,努力实现与社会的资源共享,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发挥区域优势、学科优势和语言优势,积极开展对东北亚国家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和区域文化繁荣与发展。2、大力推进创新。创优化发展理念之新。引导师生员工继续解放思想,坚决据弃妨碍创业创新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创业创新的做法规定,坚决革除影响创业创新的体制弊端。树立更好更快发展的理念,自觉把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在重点抓好教学工作基础上,科研、管理、服务等部门协调发展,形成育人合力;树立持续发展理念,科学进行校园规划,更加重视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创转变发展方式之新。引导师生员工紧紧围绕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更加适应发展现代新兴产业体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为创新发展方式提供先进知识、创新技术和人才资源等强有力支撑。创健全发展体制之新。引导师生员工不断研究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理论研究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共享成果机制、教学科研扶持机制、后勤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科学发展的能力培养机制、决策运行机制、督办落实机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3、引导鼓励创优。创教职员工素质之优。引导师生员工更新思想观念,注重学习掌握新知识,开阔视野分析新形势,开放包容接纳新事物,登高望远谋划新思路。要以提高教职员工育人能力为牵动,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教职员工教学和科研能力、科学研判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道德修养水平,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职工队伍群体。创服务保障大局之优。引导师生员工围绕学校发展大局,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和促进作用。创确保工作质量之优。引导教职员工自觉提升业务素质,努力精通本职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自觉养成积极进取、争创一流、永不止步的意志品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上档次、出精品。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奉献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充分展示教职工的良好精神面貌。创环境改善之优。坚持用稳定的环境吸引人,用健康的环境教育人,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抓好校园“软”、“硬”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和谐、优美、诚信、文明、求实、创新的高校。(三)不断完善“创业、创新、创优”政策体系。积极探索,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破除不利于活动的旧机制,建立促进活动的新机制
本文标题:2015年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6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