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年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方向doc
附件1:2015年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方向一、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化1、集成电路芯片产品。重点支持处理器、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FPGA芯片、数字电视芯片、多媒体芯片、信息安全和视频芯片、智能卡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工业控制芯片、智能电网芯片、MEMS传感器芯片、毫米波及太赫兹波芯片、激光显示芯片、功率控制电路及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光电混合芯片等量大面广集成电路芯片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平台(EDA工具)、IP库、测试分析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2、高端工艺线。重点支持40纳米及以下大规模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产线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建设12英寸先进工艺制造线和8英寸/6英寸特色工艺制造线,国产化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集成电路关键装备、材料应用示范工艺线。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亿元/年。3、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重点支持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优化、节能提升、绿色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污染减排治理。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00万元。二、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1、智能终端产业化。重点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显示、移动支付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系列产品研发产业化、应用开发平台及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2、高端网络设备及应用。基于4G及5G移动通讯网的接入网、核心网和安全设备等,高端路由器,光通讯设备,TD-LTE宽带集群,一站式云计算服务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3、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产品关键核心供应链。重点支持面向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产品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领域应用的高性能处理器、存储器、通信芯片、显示/传感/控制/执行/电源管理等关键核心芯片、元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三、新能源汽车及公共平台开发应用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平台建设及产业化。重点支持:新能源整车全新平台的开发与产业化,LNG、CNG等产品领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现有企业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进行专用车改装的搬迁、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引进研发新产品。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建设,包括:下一代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汽车电子等相关核心领域。2、借鉴“互联网+模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融合创新。重点支持:车联网、整车物流和企业信息化提升等生产性服务业类项目。3、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改造实现节能提升、绿色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污染治理。4、服务于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及全新电动汽车平台开发、汽车制造与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等核心领域的研发、检测机构和公共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积极研发新产品和进行共性技术联合开发,提升产品研发及检测能力。四、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及新模式应用1、推动智能装备研发与产业化。推动MEMS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等高端传感器以及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精密减速器、智能执行元器件和系统,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等智能装备及其核心部件研发与产业化;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工程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智能制造产品、装备和系统集成共性平台建设。智能制造装备应做到安全可控,具备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决策功能,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项目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固定资产投资应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2、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在智能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装备领域推广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方向的智能制造模式应用,建立车间/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检验检测、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实现企业的智能管理与决策;探索以个性化定制、协同开发、云制造、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搭建模块化设计、个性化定制、协作化生产的网络平台,形成完善的跨界、跨区域的企业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项目达产后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4%以上。项目鼓励用户与系统集成商联合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0万,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1亿元/年。五、重大疾病药物产业化1、重点发展抗肿瘤、循环系统、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加快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的原创药品产业化。创新药物:化学药1、2类新药,生物药中的国内首家上市品种,化学结构清楚,作用机理明确,纯度达到99%。仿制药物:化学药3类新药,对有多家企业生产的,支持有独特工艺、疗效较同类产品显著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达产后新增产值超过1亿元/年,新增税收超过2000万元/年。2、推动新型制剂产业化。已经上市药品的缓释、控释、肠溶、靶向化等高端化改造,疗效明显优于同类产品;对于片剂,采用超高速包装设备连续生产(速度达到900板/分钟),通过控制压力对片重进行精确控制。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和实验设备,生产线达到新版GMP和欧盟GMP标准。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5亿元,达产后新增产值超过20亿元/年,新增税收超过2亿元/年。六、网络安全及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产业化1、云安全、大数据安全分析服务平台。支持信息安全企业研发面向公有云平台安全防护、私有云产品安全防护的产品,推动企业由提供安全软硬件产品向提供综合性安全解决方案转型发展。云安全、大数据安全防护中心平台建设,虚拟化防火墙产品及服务。突破大数据安全分析、攻防技术、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分析、内容识别、企业协同工作流和安全动态可视化等多项核心技术,异构多种形式的安全数据采集与分布存储技术,构建云安全、大数据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分析平台及运营服务。保障新一代信息系统,支持发展横跨产业价值链的纵向一体化技术和产品体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2、高端计算系统自主可信的能力建设。面向高端行业计算和云服务的自主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等产品产业化,推进企业级可信加固服务器的开发和产业化。面向中高端服务器应用环境,嫁接融合中国可信安全技术的可信安全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产品及服务。基于可信技术标准的工具软件、应用软件产品和服务平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3、加快工控系统技术研发,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支持建立联合实验室,突破高可用高可靠工业控制芯片技术,支持国产工控芯片、工控实时操作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工业互联网架构研究,构建工控系统及网络自主可控安全防护体系。开展全链条工业信息安全体系研究,建立完整工业安全认证与加密体系。推动基于自主可控芯片及操作系统的工业控制现场系统产业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七、公有云计算平台建设与大数据智能应用1、构建公有云服务产业集群,建设大规模、全球化公有云服务平台,支持面向政务、工业、电商、创意的行业云平台为应用重点领域提供具有特点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弹性计算、云存储、应用开发部署等公共云服务并开展新模式应用创新,构建云服务生态链。公有云平台服务器数超过20万台。推动云服务企业与系统集成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发展面向行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2、加大数据智能应用推广力度,面向行业开展大数据的深度创新应用。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围绕核心企业构建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依托数据智能化分析企业,推动机器学习算法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加快合作吸收多媒体识别技术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手段,将大数据、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面向教育、交通、医疗等重点行业建设TB级数据库存储系统、TB级异构数据查询系统及TB级数据管理系统等,提升大数据应用范围和智能化水平。催生数据交易等商业模式的创新,完善大数据交易平台,建立可信的数据交易机制、为政府、企业、机构、个人提供数据来源、数据交易服务及运用。促进“互联网+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推动大数据价值的开发与实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0万元,达产后新增收入超过5000万元/年。八、前沿新材料突破及关键优势材料升级1、推进前沿新材料实现突破。纳米材料:重点突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积极推进纳米材料在新能源电池、绿色印刷、电子触摸屏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生物材料:大力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医用金属及合金等医用级材料及其制品,满足人工器官、血管支架和体内植入物等产品应用需求。智能材料:加强智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开发形状记忆合金、高分子聚合物、金属磁致伸缩材料等产品。超导材料:支持高温超导线材、电缆、限流器、滤波器系统开发,推进超导滤波器在雷达监测、通信基站等领域的示范推广应用。2、推进关键优势材料创新升级。重点发展纳米级集成电路所需的光刻胶、新型电子封装材料、液晶显示面板关键材料。围绕国家重大项目以及北京重点产业配套需求,发展稀土、非晶及微晶带材、高纯金属及靶材、高温合金、新型轻合金、3D打印用材料、先进储能材料。推动以碳化硅单晶和氮化镓单晶为代表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发展推动以碳化硅单晶和氮化镓单晶为代表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推动新能源汽车车身、板簧、动车内饰及航空航天等所需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量产和规模化应用。坚持绿色节能新型建材发展理念,支持新型节能门窗及玻璃幕墙集成产业化发展,推进住宅产业化。支持为我市高精尖产业各专项配套的关键材料优化升级。支持材料生产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和两化融合技术改造。九、现代都市产业新业态新模式1、推动食品产业高端绿色健康发展。支持企业建设全程监测系统和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支持采用清洁能源和先进节能技术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支持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开展设施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以及关键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2、推动印刷包装高端生态化发展。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环境等进行改造提升,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等目的。十、航空航天应用发展1、通用航空领域:以通用航空运营体系建设为牵引,抓住关键技术与关键产品、大型城市服务保障、通用航空消费市场三大重点,聚焦研发试制、运营保障、商务金融、无人机等高端环节,重点支持通用航空器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通用航空综合电子系统技术、适航取证技术;通用航空飞行监视与管理系统、飞行服务系统、空地一体的通用航空机场指挥调度系统以及安全管控系统,注重通用航空基础体系和共性支撑技术体系建设。2、卫星应用领域:以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及微小卫星研发及服务为核心,重点支持星座通信技术、低轨卫星宽带通信技术及相关标准;卫星遥感测绘软件、相关设备及公共服务平台;北斗卫星授时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和终端;基于卫星技术的数字发行、宽带卫星通信、卫星数字音频广播、无人机卫星应急通信、移动载体卫星通信组网与共形天线、宽带教育卫星应用等系统,提升军民两用技术研发能力,大力发展航天地面设备和航天应用。
本文标题:2015年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方向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6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