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3年高中历史_电子题库_第四单元_单元检测评估(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1必修一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造成此种危害的是()A.竹枪B.铜灯C.鸦片D.烟火2.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把鸦片战争称为英国为维护正当贸易而进行的“通商战争”的实质是()①掩盖了战争的性质②强调战争的作用③为殖民侵略辩护④表达了对东方市场的渴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3.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的财富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不能得到有效实行的共同原因是()A.带有空想性B.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C.严峻的军事形势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5.《资政新篇》具有()A.民主主义色彩B.封建主义色彩C.资本主义色彩D.社会主义色彩6.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你认为该民谣应出自()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义和团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北伐战争期间7.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激化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8.戊戌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9.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经日本赴香港时,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过马关。”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古伤心过马关”的伤感是因为()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本文旨在倡导()A.自由的观念B.平等的观念C.博爱的观念D.互助的观念11.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④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1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使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4.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方面()①运动主力②群众基础③革命性质④反帝态度⑤领导阶级2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5.“试观此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结合”是指()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B.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C.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相结合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16.关于下列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大前提: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等西方列强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小前提:两次鸦片战争都归因于西方列强企图打开中国市场;结论: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均正确17.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18.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1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系是A.完全一致B.相辅相成C.互相矛盾D.继承发展20.与两次鸦片战争相比较,中日甲午战争最大的特点在于A.战争的性质和战争的强度B.清政府宣战的方式和战争中的策略C.战争结束的方式和缔约双方的立场D.战争反映的时代特点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1.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③④22.“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所体现出的矛盾是A.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D.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23.《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明确了人民的权利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2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26.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第一个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C.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发动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27.孙中山赞誉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因为它①是最著名的武装起义②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③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④表现了革命党人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气概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8.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青年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3C.知识界的舆论作用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29.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主要指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C.“三罢”斗争体现了各阶层团结爱国D.五四运动赢得初步胜利30.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B.《新青年》创立.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31.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其“彻底”是指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D.学生的先锋作用32.有人认为,从实力上来说,孙中山与洪秀全相差很多,而偌大的大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清帝国就瓦解了。这反映出①三民主义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的发展至关重要③其国内政府对舆论的限制缺乏得力措施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33.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深34.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35.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是因为郡县制A.始于秦朝的建立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便于扩大秦朝版图36.中国和法国是东西方两个文明圈中的大国,但相对各自圈内其他国家来说,其近代化道路异常艰难。这主要是因为A.两国都处于大陆国家的重重包围之中,根本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两国分别是两个世界封建统治的堡垒,封建力量异常顽固和强大C.两国受民主启蒙思想的动员程度都很低,没有发动民众参与革命D.两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涉37.下面是出现在某街头的一副对联:“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史实是A.西方列强侵华的暴行B.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D.清政府面对列强软弱无能38.“天京天兵威猛如虎,汉口胡儿呆如寒鸡。”这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这条标语应出自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24分,共40分)39.阅读下列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文4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请回答:(1)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2)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文明”表现在哪里?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6分)(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6分)40.伴随着欧洲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步入近代社会。为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抗争。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依据图片信息,完成下表。(18分)图号反映的大事主要领导人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图一洪秀全图二孙中山图三陈独秀(2)从上述大事的发展结果上看,你得到了什么认识?(6分)材料1“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1)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3分)材料2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2)依据材料2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主权和政体建设方面体现出了哪些主要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法颁布后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6分)材料3“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3)依据材料3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体现了那些精神(2分)材料4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
本文标题:2013年高中历史_电子题库_第四单元_单元检测评估(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89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