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
2016年河南省执(从)业药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课程版权所有严禁翻录传播违者必究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郑州大学药学院潘成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以下简称“新版《药典》”),是按第十届药典委员会确定的编制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编制而成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颁布实施。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执行,是建国以来第十版药典。一、基本情况2015版药典分为四部出版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三部:生物制药四部:药典通则、药用辅料总体目标1、进一步完善《中国药典》结构,令药品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2、以中药标准主导国际发展。3、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4、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引导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1.建立符合中药特点、能够从整体上有效反映中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一稳定等特征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编制目标2.建立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逐步做到每个品种都要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数据,要有与活性直接相关的有效性控制方法和专属的能反映整体特征的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和完善中药材(包括民族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重点研究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野生与栽培药材品质的特异性和常用中药材专属性检测方法,深入研究并建立能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方法。3.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及和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4.完善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有害物质限度控制方法,增强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建立中药安全性数据库。5.探索建立以中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质量评价体系。6.加强指纹和特征图谱、DNA分子鉴定、一测多评等新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的应用。1.坚持保障药品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的原则。2.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3.坚持科学、实用、规范的原则。4.坚持质量可控性原则。5.多企业生产同一品种,其标准的制定坚持标准先进性原则。6.坚持标准发展的国际化原则。六个坚持二、八个变化1.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2.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以及中药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3.研究制定了人参、西洋参标准中增加有机氯等农药残留的检查4.对《中国药典》收载的莲子等14味,易受黄曲霉感染药材及饮片标准中增加“黄曲霉毒素”检查项目,并制定相应的限度标准八个变化5.建立了X单晶衍射的检测方法对滑石矿中可能伴生的有害成分-石棉进行检查6.完成了67个中成药薄层色谱检测中使用的展开剂中毒性溶剂的替换(67个品种苯替换成甲苯)7.取消紫河车药材饮片和含紫河车中药材品种的收载8.修订银杏叶提取物测定银杏酸的方法,质控能力提升1.品种遴选原则1、覆盖临床各科并能满足临床的需要的品种。2、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剂型与规格合理、应用广泛的品种。3、体现中医药特色和现代中药产业的现状的品种。4、以野生濒危动植物为原料的中成药以及商品匮乏和有违伦理的中药材不再收入药典。新增品种440:药材3制剂437删除7:药材1制剂6修订品种:517(一)品种变化情况2.历版收载品种数版本药材及饮片油脂和提取物制剂合计19536546111196344619764319778822701152198550620771319905092757841995522398920200053445899220055513156411462010616471502216520156184719332598删除品种:紫河车增加品种:木芙蓉叶、红花龙胆、岩白菜3.增删品种(二)测定指标更趋合理,更具专属性。中药标准现状指标成分与药效、毒性不相关,难以有效控制中药质量;指标单一、缺乏专属性、无法有效鉴别代用品和混伪品;药材、饮片、制剂质量标准脱节,忽略质量传递规律分析方法不科学、不规范,重现性差,曲高和寡牡丹皮的薄层色谱图-ChP2005徐长卿的薄层色谱图-ChP2005药材饮片检测项目概况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显微TLCHPLCGC理化通则重金属有害元素毒性成分其他HPLCTLCSUVGC其他05版收载3393475179726171771175132073010版收载71387382205185329311025871637166415版收载7969321122141896363117964116371666显微鉴别的定义:系指利用显微镜对药材(饮片)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以及含有药材粉末的制剂进行观察,并根据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相应药材鉴别的一种方法。历史:生药显微鉴别来源于植物解剖学。我国生药显微鉴别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显微鉴定技术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结合,显微鉴定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显微特征不再微小、难以掌握;现今显微鉴别已成为我国药典药材和中成药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显微鉴定作为生药标准:《中国药典》、《香港中药材标准》、《日本药局方》、《印度草药典》、《英国药典》、《美国药典》、《EuropeanPharmacopoeia》(欧洲药典)。1.显微鉴别《中国药典》对显微鉴别的要求凡有下列情况的药材,应尽量规定显微鉴别:药材组织构造特殊或有明显特征,可以区别外形相似或破碎不易识别的类似品、伪品;某些常以粉末入药、而又无专属性理化鉴别方法的药材,尤其是毒性或贵重药材。成方制剂显微鉴别:原则上应对处方中所有以粉末投料的药材逐一进行研究,选择特征性强、与处方中其它药味无交叉干扰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所收载的特征应明显、易于检出。显微粉末鉴别技术国际领先2005年版收载显微鉴别620项2010年版新增显微鉴别633项2015年版新增显微鉴别683项(均含成药)[显微特征]本品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图1、2)图2示树脂道[Fig2Showingresincanals]人参Renshen10752419683图1人参(Panaxginseng根)横切面[Fig1TransversesectionofrootfromPanaxginseng]1.木栓层(Cork)2.栓内层(Phelloderm)3.韧皮射线(Phloemray)4.裂隙(Cleft)5.树脂道(Resincanals)6.韧皮部(Phloem)7.形成层(Cambium)8.木射线(Xylemray)9.草酸钙簇晶(Clustersofcalciumoxalate)10.木质部(Xylem)图3人参(Panaxginseng根)粉末[Fig4PowderofrootfromPanaxginseng]1.树脂道碎片(Fragmentsofresincanals)2.草酸钙簇晶(Clustersofcalciumoxalate)3.木栓细胞(Corkcells)4.导管(Vessels)5.淀粉粒(Starchgranules)1245123456图1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花蕾)横切面[Fig1TransversesectionofflowerbudfromEugeniacaryophyllata]1.表皮(Epidermis)2.皮层(Cortex)3.油室(Oilcavities)4.双韧维管束(Bicollateralvascularbundles)5.通气组织(Aerenchyma)6.中心轴柱维管束(Stelevascularbundles)丁香DingxiangFLOSCARYOPHYLLI1232图2双韧维管束放大[Fig2Bicollateralvascularbundlemagnified]1.纤维(Fibres)2.韧皮部(Phloem)3.木质部(Xylem)1234图4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花蕾)粉末图[Fig4PowderofflowerbudfromEugeniacaryophyllata]1.纤维(Fibres)2.花粉粒(Pollengrains)3.草酸钙簇晶(Clustersofcalciumoxalate)4.油室(Oilcavities)2.薄层色谱鉴别薄层色谱可将中药内含成分通过分离达到直观、可视化,具有承载信息大、专属性强、快速、经济、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为中药鉴别的首选方法。薄层色谱鉴别技术可傲视各国味连雅连云连3种黄连的薄层色谱图像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优点快速:不必过度依赖色谱分离效果灵敏:ng,pg级,特别适合于微量、痕量毒性成分的检测分析高选择性:SIM、MRM简便:不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应用特征指纹蜂的鉴定导向分离、制备指标成分体内分析含量测定有效性控制药品名称法定来源阿胶驴皮龟甲胶龟甲壳鹿角胶鹿角黄明胶牛皮新阿胶猪皮27有效性控制4.特征与指纹图谱特征和指纹图谱本质上是药典色谱技术在应用上的延伸;确能够反映中药内在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和质量的均一程度;使整体性控制中药质量的方法学和实际应用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确保中药质量的均一稳定。例:茵陈的特征图谱5.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是分离科学中的一个全新类别,UPLC借助于HPLC的理论及原理,涵盖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技术,增加了分析的通量、灵敏度及色谱峰容量。与传统的HPLC相比,UPLC的速度、灵敏度及分离度分别是HPLC的9倍、3倍及1.7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1)小颗粒、高性能微粒固定相的出现;(2)超高压输液泵的使用;(3)高速采样速度的灵敏检测器;(4)使用低扩散、低交叉污染自动进样器,配备了针内进样探头和压力辅助进样技术;(5)仪器整体系统优化设计:色谱工作站配备了多种软件平台,实现超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与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自动转换。6.一测多评一测多评技术(亦有称为一标多测)是指,用一个对照品对多个成分进行定量,也可作为复杂体系量效关系评价的测定方法。2015版药典中增加了一测多评技术运用。7.DNA分子鉴定技术DNA分子鉴定技术是利用一种分子生物引物,引导DNA聚合酶在引物识别位点之间两条互补链上进行DNA合成,经过模板变形、引物复性及引物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可是特定DNA片段呈指数增加,即使待测品只有微量DNA分子,都可充分扩增至数百个分子供鉴别和测定。DNA分子鉴定技术新版药典对于川贝药材鉴定采用了DNA分子鉴定技术研究采用了试剂盒使操作时间大大缩短,精度提高该方法的采用有力的遏制了困扰市场和监督多年的假冒伪品问题。8.填平补齐对标准中的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有关物质等有可能影响中药质量和安全的一般检查项目全面增补完善,标准不缺项。(三)构建中药安全性控制体系新增加4项与中药安全性相关的指导原则(部分在增补本有收载):1.《中药有害残留物限量制定指导原则》2.《色素检测指导原则》3.《中药中铝、铬、铁、钡元素测定指导原则》4.《中药中真菌毒素测定指导原则》1.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2.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3.农药残留量测定法4.黄曲霉毒素测定法5.微生物限度检查法6.无菌检查法7.热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增修订7种检测(检查)方法:在具体有害残留物的检测规定方面,在前一版药典28个品种的基础上,又对30个药材和饮片标准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10个)、重金属及有害元素(4个)、农药残留(2个)、黄曲霉毒素(14个)的检测要求。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寄生曲霉(a.paras
本文标题: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1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