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我国水产品安全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8
我国水产品安全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水产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并具有低脂肪、高蛋白、营养平衡性好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并促进了渔业经济及其出口创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水产品生产为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饮食营养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水产品易受海、淡水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和药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大量使用,因此水产品安全性倍受国内外的关注。此次主要介绍我国水产品安全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键字:水产品、安全性、现状、发展趋势AbstractChinaisabigcountryofaquaticproductproduction,formanyyearsrankedfirstintheworld.Theaquaticfoodwithrichnutrition,delicioustaste,andhasthecharacteristicoflowfat,highprotein,nutrientbalancegood,lovedbythepeople.Therefore,therapiddevelopmentofaquaculture,promote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fisheryeconomyandexportrelatedindustries.TheproductionofaquaticproductsinordertoimprovetheconsumptionstructureofChineseresidents,andmakeapositivecontributiontoimprovethenutritionlevel.Duetotheextensiveuseofwaterareeasilyaffectedbythesea,freshwaterenvironmentpollutionanddruginaquaculture,thereforethesafetyofaquaticproductshasattractedattentionbothathomeandabroad.Itmainlyintroducesthe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thesecurityofChina'saquaticproducts.Keywords:aquaticproducts,safety,currentsituation,developmenttrend水产品营养丰富,是低脂高蛋白的食品,现状水产品已成为风靡全球的健康食品,水产品的安全性倍受国内外的关注。我国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以及水产品出口大国。水产品和水产品加工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比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人类们迫求眼前利益没有很好地保护江、河、湖、海等水域,环境污染一方面直接威胁人体健康,一方面污染物又通过食物链由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转移,直到位于食物链最高级的人类机体,这样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一、我国水产品安全性的现状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指水产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及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由于主客观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水产品安全性已成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瓶颈”。虽然我国水产品产量和加工量在不断上升,但是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不断出现,仅广东省近年来发生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就有毒咸鱼、甲醛浸泡水产品、鳗鱼恩诺沙星残留等,己影响国内市场销售和出口贸易,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更影响广东省水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影响水产品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污染加重,影响水产品的安全性环境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水产品重金属超标[1]、农药超标、微生物超标、有机污染物石油烃超标等,如贝类中常查出铅、氟超标、海藻中砷超标、金枪鱼中汞超标、贝类中微生物超标、多氯联苯超标等[2]。控制水产品中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措施包括:1.实现“从鱼塘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2.改善环境质量;3.限制使用含砷、含铅等重金属的原材料,水产品加工用具、容器、包装材料、添加剂;4.加强水产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控制。(二)渔药残留的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养殖户为了追求水产品的产量,防止鱼病发生,采用高密度养殖并大量使用各种渔药、饲料添加剂、激素等,特别是大部分养殖户为非规模化小型养殖户,质量安全意见薄弱,不按国家省级标准要求和规定使用渔药,不遵守渔药休药期规定,甚至是使用禁用药物,从而造成水产品药残超标问题,影响水产品的食用安全[3]。(三)微生物(致病菌)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水产品比肉类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等是引发人体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因食用带有致病菌的水产品而发生疾病的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世界上发生的大多数的食物中毒事件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以非致病菌为主、霉菌和酵母菌次之。在美国这个比例高达90%以上。(四)生物毒素的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水产品生物毒素主要有贝类毒素、鳍鱼毒素(组胺)、河豚毒素、海藻毒素等。据统计,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生率远远高于化学中毒,随着人类对海洋生物利用程度的增长,海洋三大生物公害:赤潮、雪卡中毒和麻痹神经性中毒的发生率有日趋增加的趋势。所以,“赤潮”时不要使用赤潮水域内的贝类;不吃内脏;.彻底加热;儿童、病人、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中毒现象,因此要尽量少吃。(五)加工、流通过程不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水产品加工产品多为粗加工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也大多数为中小型加工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作坊式加工企业,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超量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是使用禁用药物作为添加剂[4],乱用清毒剂杀虫剂等,造成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食品添加剂残留量超标等现象造成加工过程水产品安全隐患的原因还有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设施和环境条件差,生产设备落后,质量标准不健全,缺少有针对性的产品加工技术规范引导加工企业按规范生产,认证企业少等[5]。二、水产品的发展趋势水产品是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产品行业存在着很多不足,所以,在未来的水产品行业发展中,我国的水产品将会有一个很好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水产品风险分析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FAO/WHO推荐了一种保障食品安全最新模式“食品危险性分析”,它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风险分析就是要确定食品中的危害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制定和实施预防、控制或减少风险的措施,并且在上述过程中进行信息和意见的相互交流[6]。目前,风险分析已被认为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发达国家在水产品风险分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和人员进行研究。风险分析在WTO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争端的依据。另外,风险分析体系的建立,也为各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建立合理的贸易壁垒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模式[7]。(二)HACCP原理在水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应用与趋势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最佳控制模式是“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在良好生产操作规范和良好卫生规范等实施的基础上,推行“危害分析和控制关键点(HACCP)”。HACCP被国际公认是生产安全食品的最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也成为全球水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共同标准[8]。(三)危害因子安全性的研究趋势由于新的养殖技术与养殖方式、新的加工技术和环境污染加剧了水产品的不安全性,危害因子安全性基础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对养殖过程中渔业投入品和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消毒剂、预处理用接触物质的毒性研究,危害物质残留量、渔药代谢规律、残留规律、安全限量、微生物的限量标准、PTWI值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崛起,主要包括抗生素、激素等渔用药物的毒性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产品中的富集规律和毒性的研究;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残留规律、毒性和安全限量的研究;水产品微生物预测技术的研究;水产品生物毒素的研究等[9]。(四)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发展趋势转基因水生生物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一特定目的基因导入水生生物体内,而使其遗传组成和遗传背景发生改变的水生生物,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有预见的改变水生生物遗传组成的结果。用转基因生物制造、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统称为转基因食。水生生物转基因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转基因水产品具有的显著优点:1.繁殖潜力大;2.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外源基因导入简单、便利;3.孵化及幼体培养时间段,可较早的进行外源基因检测;4.水生生物能够对多种高等动物的生长激素作出反应。基因转移技术和手段可以培育高产、优质及抗逆的鱼类新品种,快速育种,改良生殖性能,加快水生生物受体的生长速度,提高水生生物受体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受体抗逆性,生产医药生物制品,以及保护濒危物种等。所以,转基因水生生物以及食品将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趋势。总之,通过对水产品安全性的学习,我认为在水产品行业中提高水产品质量,完善安全监控体系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性认识;继续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政府管理与引导效能;对农、兽药残留实施严格监控;HACCP实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等等,来加强我国水产品的安全性,保证人体的身体健康。参考文献[1]刘发义,吴玉霖.铜在中国对虾体内的积累和致毒作用[J].海洋与湖沼,1988,19(2):133-139.[2]唐以杰等.海陵岛沿岸经济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及食用安全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科技,2004,4(3):8一10[3]郑宗林,向磊.我国水产药物使用现状分析[J].水产养殖,2002(4):36一39[4]李祥民.饲料用药、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J].饲料广角,2001(5):5.[5]陈守义.鱼类麻醉剂在活鱼运输中的应用[J].水产科学,1992,11(10):21.[6]周德庆,李晓川.高度重视水产品安全性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J〕.中国水产,2000(10):74一76[7]杨雨虹,王春明,于剑.关于绿色水产品及其标准的探讨[J].黑龙江水产,2001(1):26-28.[8]刘晓华.我国水产品安全质量与以HACCP【J〕.制冷,1999,18(3):32一33[9]何定芬.加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的探讨〔J].现代渔业信息,2003,18(4):15一17
本文标题:我国水产品安全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1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