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5年秋高二政治段考试卷
1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政治段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出题人:祝丽萍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A.文字B.史书典籍C.音乐D.绘画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②荆门市沙洋县举办油菜花节③莫言作品《蛙》首次译成阿尔巴尼亚语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2013年6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4.2014年第四届中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最期待的岁末压轴大戏,在前三届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节目的质量和未成年人的参与度。这是因为()①参与文化活动是培养人们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作用不同③文化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④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意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传递着亲情与成长的正能量。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72小时的乡村生活,父子(女)俩在不熟悉的环境下状况百出,爸爸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体验到妻子在家带孩子的辛苦,全面了解亲爱的宝贝。这说明()A.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B.物质载体离不开人们的精神活动C.参加实践活动就能提高个人文化素养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6.不同民族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7.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在()A.一定的文化决定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B.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步的C.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8.“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通过一系列公益援助行动,用真挚的情感真实记录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用爱心点燃了希望。节目让人们领略了平凡教师的伟大,给了人们精神上无比的震撼。这表明()A.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B.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C.文化作品对人的影响总是积极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9.据统计,90%以上的世界新闻由西方七国垄断,美国影片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票房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告诉我们()A.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必须反对外来文化C.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决定10.成语“耳濡目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11.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民族文化的差异性③世界文化的趋同性④不同文化的排他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12.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差异性B民族性C地域性D包容性13.2012年伦敦奥运会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作用,把奥运赛事和奥运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受到了国人和世人的好评。这说明()A.旧的传媒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B.文化传播要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C.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出现为标志的D.大众传媒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4.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对东北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贸活动B.人口迁徙C.教育D.口语传播15.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是龙的传人。在农历“龙”年,普天下炎黄子孙赛龙舟、舞龙阵、唱“龙的传人”,沉醉在“龙”的世界之中。这主要说明()①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6.世界气象组织规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命名由该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我国提供了龙王、悟空、玉兔、杜鹃、海棠等10个名字。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或者寓意,其中有6个名字来自我国的神话传说。从我国提供的热带气旋名称可以看出()A.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D.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17.有关部门给莫言的祝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政治、经济决定文化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18.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美人之美”是指()A.要夸奖其他民族的文化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D.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19.“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B.全民学习、终身学习C.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20.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这段话告诉我们()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21.右边漫画表明()A.中医学不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B.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弘扬中医学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D.中医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22.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①博大精深②源远流长③包容性④先进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和谐相处、相互交流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鉴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④同化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北京有一个故宫,台北也有一个故宫。前者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遗产证书,后者被誉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60年前,约60万件国之瑰宝被运往台湾,从此两个故宫各怀着一部分曾经在一起的珍宝,隔海相望。然而,二者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关系,一直牵动着两岸几代中国人的心弦。这表明()①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③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时不有的,是健康向上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5.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26.“爱国主义是崇高的、远大的,是政治家的胸怀,普通民众无从谈起。”这一观点()A.看到了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否认了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C.认为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D.肯定了爱国主义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中27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的特点A实用性和整体性B实践性和整体性C实践性和实用性D综合性和实用性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四题,46分)28.请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并列举出二例当代社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9分)29.不同特色的文化好似各种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形成带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的文化.因此,只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请谈谈你的认识。(10)30.当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吃得精、吃得好,吃得有品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美食文化。该片不仅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引起了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勾起了无数华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乡情。该片播出后,受到了广泛赞誉。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10分)63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下的名言。如果说这部著作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那么这段名言则生动地刻画了这几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各有哪些?(8分)(2)优秀文化对人的成长有哪些作用?(9分)
本文标题:2015年秋高二政治段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1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