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3秋新人教版九年第十三章《内能》
1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论得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的结论。最后通过演示实验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过程与方法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重点:分子的热运动.教学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器材:烧杯、冷水、热水、香水、酒精、多媒体课件等。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很小,我们用肉眼看不到。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学生讨论,老师点评)2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香水瓶或打开酒瓶,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为什么能闻到香水的香味或酒味?(学生回答,老师点评)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二、导学1、扩散现象下面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我们做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演示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演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如图课本13-1-4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这个实验表明3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另一种作用力——斥力。正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这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3、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学生阅读课本第5页,讨论完成第6页第5题的表格4、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三、课堂收获:四、课堂检测: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能重圆5、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粘在一起,这说明。6、分子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从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将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通过观察现象可知:温度越高,过程越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板书设计:13.1分子热运动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二、扩散现象1、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3、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这种无规则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引力2、分子间存在斥力四、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课后分析第二节内能导学案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教材分析:本节阐述了内能的概念,描述了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并讲解了什么是热量,以及热量的单位,教材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例子讲明了如何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来(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课件、铁丝、钳子、布、火柴、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图钉、砂纸导学过程:课前预习:1、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热,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2、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3、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烤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4、南极洲的冰川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5、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串的过程是利用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的,但科学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健康。新课导入:思考: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导学一、内能(阅读课本P7前两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比较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能。小结:⑴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⑵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练习1.0℃的冰块有没有内能?答: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固态的冰块是由分子按一定的稳定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晶体结构,由现象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着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0℃的冰块也不例外。由于水分子的晶体排列形成稳定结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水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势能的。所以0℃的冰也具有内能。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内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2.内能和温度的关系: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物体内能也就越。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3.内能和物体状态的关系:物体的状态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也就不同,从而会改变分子的势能大小,所以内能也不同。例如:冰熔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不变(即分子的动能不变),内能却在增加。练习2.在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①______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②_______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练习3.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B.0℃的冰内能为0C.ml20的水的内能比ml200水的内能小D.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三、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质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练习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练习6.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B.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C.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但它具有内能D.以上说法都正确四、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阅读课本P8—P9页全部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思考1:将一根粗铁丝放到火炉上烤,铁丝吸收________,温度_______,内能__________.将一杯热水放入凉水中,热水温度,内能;凉水温度,内能。分析得出: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思考2:观察课本P9两个演示实验,回答问题: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是。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时:观察到瓶口附近有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能
本文标题:2013秋新人教版九年第十三章《内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3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