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新课标全国卷II试题讲析.
月考试题讲析段落句数内容一1写20世纪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二4讲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三5写艺术文本对接受者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四4写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朝文本的本义靠拢或对文本的误读、创造。五6讲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错误。见1.1,原文是“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而不是“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正确。见2.1“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正确。见2.2“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正确。见2.3,2.4“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正确。见3.2,3.3“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正确。,3.3“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错误。见4.1,4.2“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2)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原文并不存在着因果关系。)•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正确。见5.5“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层次句数内容一1—3少时身世及志向。二4—5成年后秀拔于群及初露锋芒受赏。三6—9为官善政,深受爱戴和皇帝的恩宠。四10—16直言劝诫及被俘遇害。五17--20性情操守。•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答案:D•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来。•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号。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答案:C,应该是嫡长子继承制。)•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来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洲刺史任上,他名声远闻,屡受嘉奖,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C.来护儿直言劝诫,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答案C,“以致”将两件事事牵连到一起错。)•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2)我不能清除凶恶叛逆的人,终至朝廷落到这个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简评:常规选材,衔接稍显零碎,文言词法、句法不多,考点不具有典型性。)•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翻译:•残春时节,寓居旅舍,宿雨初晴,恍然之间,内心升起了对京都长安的思念之情。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忧愁心境,然而还是以禅意来压服这萌生的诗意吧,使自己的内心归于空灵的境域。诗未写成,然而悲忧郁愤怎能压持得住,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来冲荡这重重愁阵。我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轻轻拂拭冠饰,擦亮眼神,辨识忠奸,期望将来还能为国家效力。•解析:•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答:(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3分)(2)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显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寻常自然。(2分)•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3分)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3分)•(简评:选材较好,第8小题难度不大,可以从形象、语言入手分析。而第9小题则难度较大,想要从“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两句看出坚守本色,擦亮眼神,辨识忠奸,期望将来还能为国家效力的意思来是需要一定的阅读功底的。)段落句数内容精神风貌和品质12讲戴安澜将军通过一些方式来激发官兵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有爱国的情怀,有激励的方法,有文艺才华。24讲戴安澜将军为抗战大业,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识大局、顾大体,具有广阔的胸襟。33讲戴安澜将军赴缅抗日途中,激励官兵,激情满怀,赋诗明志。富有才华,富有激情,矢志爱国。47讲戴安澜将军誓死抗日报国,同仇敌忾,顽强战斗的精神以及史迪威将军和日本人对其的高度评价。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誓死抗敌的勇气。59讲戴安澜将军的牺牲过程。民族尊严和爱国情怀。69写戴安澜将军牺牲后国共两党及民众对他的悼念和爱戴。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链11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公正待人、淡泊功名、不怕牺牲。链2引述戴安澜将军子女的话。多才多艺。•(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没说他“自幼熟读成诵”。)•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还有父母。)•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不正确,原文是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E项3分,D项2分,B项1分,A、C不给分。)•(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答: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勠力同心,共赴国难;(见2.1)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之士;(见2.3)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尊重,不能彼此防备。(见2.2与链接1)(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始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答出一
本文标题:2015新课标全国卷II试题讲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5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