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二十章浆细胞病Plasmacelldisorders2浆细胞病是指浆细胞或产生Ig的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血清或尿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Ig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为其特征的一组疾病。浆细胞病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具有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的恶性浆细胞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及淀粉样变性。另一类为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良性浆细胞病,其中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良性单克隆Ig血症。继发于其他疾病者称单克隆高Ig血症。概述3正常Ig由多株(克隆)浆细胞所产生,所以血清蛋白电泳显示不均一的波形。当发生浆细胞病时,异常浆细胞大量增殖,产生单克隆Ig或其单克隆轻链或重链片段。因此绝大多数浆细胞病的血清或尿液中可找到结构单一、在蛋白电泳时呈现基底较窄的单峰,称为M蛋白。有三种类型:①Ig分子,其分子结构均相同,其轻链也仅具一种抗原性,不是κ链即是λ链;②游离的κ链或λ链,即本-周蛋白(Bence-Jonesprotein);③某种重链的片段。4第一节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约为1/10万,多发生于50~70岁之间,男女之比约3︰1。概述51.骨骼损害:最常见而突出。腰背部最为多见,其次为胸骨、肋骨及四肢骨。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质破坏,可产生高钙血症,X线检查可见骨骼有溶骨性损害或广泛性骨质疏松。2.高粘滞综合征:由于浆细胞的恶性增生,分泌大量异常的单克隆Ig,或称副蛋白,使血液粘滞度增加,致微循环障碍,出现头痛、头晕、视力障碍、意识丧失等症状。3.肾脏损害:常见而重要的症状。由于异常Ig重链和轻链合成失去平衡,过多的轻链(凝溶蛋白)从肾脏滤过,造成肾小管损害,加上高钙血症等因素对肾脏的损害,因此出现腰痛、下肢浮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表现,可造成肾功能不全,常是该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造血功能障碍的表现:①贫血。常为中度。②感染。常见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的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③出血。临床表现61.血象:常呈中度正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可见有核红细胞。血沉显著增快。血片上有明显的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常可为诊断提供线索。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无特殊改变,亦可出现粒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或出现幼稚粒细胞,有时血片中可发现少数(2%~3%)异常的浆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晚期患者多呈全血细胞减少。2.骨髓象:骨髓穿刺检查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早期病人的瘤细胞可呈灶性分布,一次穿剌可得阴性结果,因此遇可疑病例需多部位或多次穿剌,必要时,可在X线检查有溶骨性损害的部位穿剌,或作骨髓活检。实验室诊断7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出现异常浆细胞,一般均>15%,多者可高达70%~95%,常成堆出现,特别在涂片的尾部。细胞特征:圆形或卵圆形,体积大小不均,直径约15~30μm;核成圆形,常偏一旁,可出现凹陷,分叶等畸形,染色质较正常的浆细胞细致,常不呈车轮状排列,而呈粗网状,可有1~2个核仁;胞质丰富,边缘常不整齐,呈深蓝、灰蓝或略带紫色,不透明,可有空泡,偶见少许嗜天青颗粒或Russell小体(为Ig的轻链形成),可无核周透明带。有时见体积很大的双核或多核浆细胞,各核大小和结构不一。或见胞质呈红色,尤以边缘为甚,称为火焰状细胞。根据细胞形态可将骨髓瘤细胞分成:①小浆细胞型;②幼浆细胞型;③原浆细胞型;④网状细胞型等。红系、粒系、巨核系可正常,但常受抑制。骨髓象特征8Russell小体是浆细胞浆内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它是浆细胞中分泌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小体。如胞浆内充满此小体,核常被挤到一傍,称为葡萄细胞(grapecell)或称mott细胞(桑椹状细胞)。Russell小体在染色中有时会溶解,以致染成淡黄色或形成空泡,成为泡沫样细胞,须与脂肪细胞区别。910113.其他检验(1)血液生化检验:①血清中出现大量异常的单克隆Ig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其量的多少与体内瘤细胞总量呈正相关,故还有判断病情轻重和疗效的价值。此蛋白在电泳中呈基底较窄而均匀的单峰,称M蛋白,通常位于γ区,部分位于β区,少数在α2区或β与γ之间。免疫电泳可确定M蛋白的Ig类型,从而将本病分为IgG型(最多见)、IgA型、轻链型等主要类型。此外,尚有很少数IgD型、IgE型、IgM型、双克隆型及非分泌型(无M蛋白);②血清钙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仅轻度增高,与骨髓转移瘤的显著增高不同。(2)尿液检验:尿液中除有蛋白尿、管型尿及血尿外,还存在有较大诊断价值的Bence-Jones(本-周氏)蛋白,亦称凝溶蛋白。是由异常Ig游离的轻链(κ或λ链)通过肾小球从尿中排出形成的。加热法其阳性率约50%~80%。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血浆中无M蛋白,而尿中有本-周氏蛋白。12主要诊断依据为:①骨髓中浆细胞增多大于15%,若为典型的骨髓瘤细胞,5%~15%也可考虑此病,或骨髓活检有骨髓瘤的证据;②血清中有大量M蛋白或尿中有本-周氏蛋白;③无其它原因的溶骨性损害或广泛性骨质疏松;④40岁以上,有骨痛、贫血、血沉增快、高钙血症等表现;多发性骨髓瘤须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相鉴别。后者可出现于慢性炎症和感染、伤寒、肝病、急性血清病或其它过敏反应。这些疾病除了本身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与多发性骨髓瘤无相同之处外,浆细胞数量没有骨髓瘤那么多,一般不超过10%,且无形态异常。血和尿中无M蛋白,骨骼亦无骨髓瘤样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13浆细胞白血病(plasmocyticleukemia)是浆细胞恶性增生的白血病。外周血浆细胞≥20%,或绝对值≥2.0×109/L;骨髓中浆细胞明显增生,原始和幼稚的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本病的部分病例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种晚期表现(约见于2%骨髓瘤病例),称为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另外部分病例无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史,起病即类似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称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不同于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是:病人比较年轻,骨痛和溶骨性病变少见,肝、脾肿大较多见,白细胞总数与浆细胞百分数较高,血清中M蛋白浓度较低,病情发展较快,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时间仅4.8个月,各种治疗疗效均差。第二节浆细胞白血病14第三节巨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macroglobulinnemia)是具有分泌IgM(巨球蛋白)能力的淋巴样浆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概念15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稍多于女性。病情进展较缓慢,且很少有溶骨性病变。1.异常细胞增生和浸润所致症状:以淋巴结、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并有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2.巨球蛋白血症所致的症状:因血液粘滞性过高,高粘滞综合征的症状比多发性骨髓瘤更常见而明显;遇冷时因部分巨球蛋白沉淀可产生雷诺现象(肢端间隙性发白与紫绀);因巨球蛋白干扰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功能,引起出血倾向。临床表现161.血象:正细胞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淋巴和单核细胞可增多。可出现少量(一般小于5%)淋巴样浆细胞(不典型幼稚浆细胞),颇似淋巴细胞,核染色质紧密,含1~2个核仁,胞质少,嗜碱性,在细胞一侧稍多。血片中可见红细胞呈缗钱状形成。血沉增快,血液粘度增高。2.骨髓象:骨髓穿剌可呈干抽,主要特征为淋巴样浆细胞的增生,占10%~90%。可见数量不等的呈裸核的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还有嗜碱性粒细胞和组织嗜碱性细胞散布于异常细胞之间。实验室诊断173.异常球蛋白检查:血清蛋白异常是本病的特点:①血清蛋白测定,白蛋白偏低,γ球蛋白增加,球蛋白占总蛋白的20%~70%;②免疫电泳显示IgM峰;③血清蛋白电泳在γ区或β与γ区间出现均一的M蛋白;④血清中单克隆IgM>10g/L。约1/3患者尿凝溶蛋白(本周蛋白)呈阳性。18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征可作出诊断。发病年龄大、血清中单克隆IgM大于10g/L、骨髓中淋巴样浆细胞增生、无明显骨痛和溶骨性损害是诊断本病的必要依据。后者亦是本病与极少见的IgM型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要点。诊断与鉴别诊断191、概念:浆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2、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浆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特征。
本文标题:第二十章-浆细胞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5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