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2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特色与评析
12012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特色与评析安徽省屯溪一中胡征善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2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24L的H2【答案】B【解析】本题以储氢新方法为背景,综合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化学键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及其使用条件等知识,同时考查考生对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选项错误;NaHCO3、HCOONa均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HCO3-、HCOO-中的原子间均以极性共价键结合,B选项正确;NaHCO3和HCOONa中C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和+2,储氢过程中NaHCO3被还原,C选项错误;D选项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态为标准状态(0℃,101kPa),故错误。8.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K+、Ca2+、Cl—、NO3—B.K+、Na+、Br—、SiO32—C.H+、Fe2+、SO42—、Cl2D.K+、Ag+、NH3·H2O、NO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或离子与分子)的共存问题,同时考查考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不能共存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均源于教材中的反应:B选项:因SiO32-+CO2+H2O==H2SiO3↓+CO32-,故通入CO2后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SiO32-;C选项:Fe2+与Cl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Ag+与NH3•H2O不能大量共存(银氨溶液的配制)。A选项通入CO2前后各离子均能大量共存,此外,本选项涉及的CO2能否与Ca2+反应生成CaCO3沉淀是很多考生常犯的错误。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时考查考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平衡前容器内压强逐渐变小,当恒温且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A选项错误;硫为液体,减少其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B选项错误;升温,平衡左移,SO2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只有温度的改变,才能储氢释氢催化剂2影响反应的平衡常数,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常数无影响,故D项正确。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玻璃仪器A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C用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试管、胶头滴管D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答案】C【解析】本题涉及的实验全部取材于课本,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溶液pH与c(H+)的换算,同时考查考生对基本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及其教材实验的再现能力。让真正做过实验的考生能发挥其优势。A选项:乙酸乙酯和乙醇是互溶不分层的液体,不能用分液漏斗分液。欲从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醇,通常需要蒸馏分离(由于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沸点相差很小,乙酸乙酯的沸点77.06℃,乙醇的沸点78℃,通常要加足量无水CaCl2吸收乙醇后,再蒸馏,对得到的醇和物蒸馏收集得到乙醇)。B选项:由0.1mol•L-1的盐酸配制100mL0.01mol•L-1的盐酸,需要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准确量取10.0mL0.1mol•L-1的盐酸,而提供玻璃仪器缺少量具。C选项:只用试管、胶头滴管就可证明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故C项正确。D选项:实验室中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大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而提供玻璃仪器缺少制备NH3的大试管。11.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H2↑+Cl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题电解饱和食盐水既是课本实验,又是2010年安徽高考化学试题第8题C选项的重现。当断开K2,闭合K1时,装置为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H2↑+2OH-+Cl2↑,石墨为阳极,铜为阴极,因此石墨电极的管内收集到Cl2,铜电极的管内收集到H2,溶液呈碱性OH-,溶液变红,故A、B两项均错误。当断开K1、闭合K2时,形成氢氯燃料原电池,铜电极为负极,反应为:H2-2e-+2OH-==2H2O,石墨电极为正极,反应为:Cl2+2e-==2Cl-,故C项错误,D项正确。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时:①HF(aq)+OH—(aq)==F—(aq)+H2O(l)△H=-67.7kJ•mol-1通电3②H+(aq)+OH—(aq)==H2O(l)△H=-57.3kJ•mol-1在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F—(aq)+H+(aq)△H=+10.4kJ·mol-1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C.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mol·L-1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旨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生所学知识的整合及应用能力。。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经整理可得:HF(aq)H+(aq)+F-(aq)ΔH=-10.4kJ•mol-1由反应①放热比反应②多,亦可判断氢氟酸的电离为放热,本题要求突破“弱电解质电离都是吸热”的思维定势。故A选项错误。当V=20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OH-)=c(HF)+c(H+)质子守恒式有两种方法推得:(1)直接推得:因F-水解结合H2O电离出的H+生成HF并提供与HF等量的OH—,且H2O本身电离出H+和OH—;(2)由NaF溶液的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求得:NaF溶液的电荷守恒式:c(Na+)+c(H+)=c(F-)+c(OH-)NaF溶液的物料守恒式:c(Na+)=c(HF)+c(F-)消去2个式子中的c(Na+)可得出其质子守恒式。因F-水解,故溶液中存在:c(F-)<c(Na+)=0.05mol•L-1,故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D选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取决于V的大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F-)>c(H+)>c(Na+)>c(OH-)或c(F-)>c(Na+)>c(H+)>c(OH-)或c(Na+)=c(F-)>c(OH-)=c(H+)或c(Na+)>c(F-)>c(OH-)>c(H+),故D选项错误。为了更清晰明确D选项的问题,不妨进行如下分析:影响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因素有2个:(1)离子的物质的量;(2)溶液的体积。根据这2个因素的影响,可绘制出下图:4根据上图,并结合离子的变化,可以得到下表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V溶液性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式0氢氟酸c(H+)>c(F—)>c(OH—)c(H+)=c(F—)+c(OH—)0~apH<7(酸性)c(H+)>c(F—)>c(OH—)>c(Na+)c(Na+)=0c(H+)+c(Na+)=c(F—)+c(OH—)c(F—)=0ac(H+)=c(F—)>c(OH—)=c(Na+)a~bc(F—)>c(H+)>c(Na+)>c(OH—)bc(F—)>c(H+)=c(Na+)>c(OH—)b~cc(F—)>c(Na+)>c(H+)>c(OH—)c(稍小于20)pH=7c(F—)=c(Na+)>c(H+)=c(OH—)c~dpH>7(碱性)c(Na+)>c(F—)>c(OH—)>c(H+)d(稍小于40)c(Na+)>c(F—)=c(OH—)>c(H+)d~ec(Na+)>c(OH—)>c(F—)>c(H+)ec(Na+)=c(OH—)>c(F—)=c(H+)远远过量c(OH—)>c(Na+)>c(H+)>c(F—)NaOH溶液pH>7c(OH—)>c(Na+)>c(H+)c(Na+)+c(H+)=c(OH—)13.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Ksp[Al(OH)3]=1.3×10—33远大于Ksp[Fe(OH)3]=2.6×10—39,因此向Fe3+和A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生成Fe(OH)3沉淀,只有当Fe3+沉淀完全后,再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Al(OH)3溶解,则Al(OH)3+OH-==AlO2-+2H2O。因为纵坐标是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而不是生成沉淀的总物质的量,故B选项的图像符合实际情况。25.(16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Y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Z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W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第_____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__个电子。5(2)X的电负性比Y的_____(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3)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4)在X的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_______。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评析】本题属模块综合题,内容涉及到《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五个模块: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电负性等——《物质结构与性质》基态原子L层和K层的电子数、核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化学2》核磁共振氢谱、C、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化学1》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与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酸性比较:有机化合物呈酸性且酸性必须比碳酸强)——《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特色】X、Y、Z、W四种元素的推断“门槛”低;“白色氢氧化
本文标题:2012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特色与评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7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