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2年广东初中毕业语文模拟试卷
1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千里马常有,口口口口口口。(韩愈《马说》(1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分)(3)口口口口口口口,全仗你抬身价。(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分)(4)欣赏事物需要把握一定的距离,正如韩愈说“草色遥看近却无”,近了就看不到了。欣赏事物也需要把握一定的时机,正如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说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如果这时候去赏花踏青,就正是时候。(2分)(5)默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4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人们一半是xìxuè(),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2)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gdǎofùzhé()。(3)这卖茶汤的小子更是jīmǐn()过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错把芝麻当做脏土。(4)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kǔxīngūyì()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把“专业化队伍”改为“专业化人才”)B.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服务态度不好,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删掉“并非”或“不”)C.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把“图2片和宣传画”改为“宣传画及其它图片”)D.西方国家正试图通过进一步加大对伊朗的外交和经济,迫使伊朗尽快回到谈判桌上。(把“加大”改为“扩大”)4.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人生感悟的话。(80字之内)(4分)A组:理想旖旎寻找草长莺飞锲而不舍踌躇满志B组:不但……而且……无论……还是……5.请你揣摩材料提供的情境,在横线上写上合适的句子。(4分)打假斗士方舟子通过对韩寒及其父亲多年来发表的文章及其访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很多文章中存在“不合常理”或“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而如果把文章的作者换成韩爸,却又变得顺理成章了,于是他得出了“韩寒的文章是代笔”的结论。对此,韩寒、韩爸及其经纪人路金波当然是不承认的,他们不仅发表了好几篇解释性的文章,而且找出了当年的手稿、家书等资料,从而证明那些作品确为韩寒的原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你来我往,笔墨口水齐飞。在经过几天隔空“骂战”之后,韩寒委托律师,就方舟子通过互联网“质疑韩寒代笔”其间造谣、对韩寒名誉造成损害事宜,在上海提起法律诉讼。而方舟子则表示“欢迎起诉”。这场诉讼对韩寒和方舟子两人来说,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对韩寒来说,;而对方舟子来说,。二、(4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一)(12分)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廿二日天稍和./越明年,政通人和.3B.于时冰皮始解./解.带为城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把须鬓掠.了重掠D.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老大徒伤悲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8.作者善用比喻,如写水的清澈晶亮用“”,写山的娇艳明媚则用“”。〔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B.作者写景,主要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其中写柳条麦田部分是重点。C.“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里用了拟人的写法,也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D.“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既是自嘲,也是自傲,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10分)由北大“卖肉才子”再出江湖而慨潮白①曾经轰动一时的北大“卖肉才子”陆步轩又有了新的消息:本月下旬,他将带着自己花了4个月时间编写的《猪肉营销学》讲义,走进广州的“屠夫学校”——虽号称“中国第一所”,却未得其名——当老师。报道说,教材11万字,内容涉及市场营销学、营养学、礼仪学、烹饪学等学科,另外还要求学员必须到饲养场去了解生猪的科学饲养,希望学校“培养出来的都将是通晓整个产业流程的高素质屠夫”。看起来,陆步轩先前卖肉或出于心血来潮,成名之后干脆将计就计了。不错,大学是培养素质的地方,专业是什么将来就干什么,是一种传统的就业观;但如陆步轩的这种“转行”,从其成为新闻时起,我还是觉得不是滋味。②我不是说,屠夫职业的地位如何,虽然在从前——至少古代——比较低贱是不争的事实,民间不是蔑称之“屠儿”吗?东汉时的文化人祢衡一度怀揣着刺(名片)到处想找事做,因为“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导致“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有人劝他,何不去找找陈群、司马朗呢。祢衡就说了:“吾焉能从屠沽儿耶?”其实陈群、司马朗俱一时名士,查《三国志·魏书》两人传记,并未哪怕临时干过屠夫,他硬要那样说,正是为了以示轻蔑。在我们这个劳动一概平等的时代,具体工作实际上还是有高下之分的,所以“北大才子”开了“眼镜肉店”才能够成为新闻,能够成为吸引世人眼球的新闻。当然了,从前的太子、皇帝也有喜欢当屠夫的,但非现实所迫,怪癖而已。《太平御览》转引王隐编撰的《晋书》载:4“愍怀太子令人屠肉,已自分齐,手揣轻重,斤两不差,云其母本屠家之女也。”《南史》所言的南齐第六代皇帝萧宝卷(谥东昏侯)也是这样,“在宫尝夜捕鼠达旦”、“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之余,“又于苑中立店肆,模大市,日游市中,杂所货物,与宫人阉竖共为裨贩”;这且不够,还要“开渠立埭,躬自引船,埭上设店,坐而屠肉”,至于百姓歌云:“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这是说,那家伙没一点儿正事可言。③虽然贵为“北大才子”,陆步轩自然也可以、也应该放下身段,从事与他的中文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陆步轩也因此在屠夫界成了成功人士,他现在拥有两个店铺、两套100余平方米的房子,只是因为有“天天必须喝上一口”的嗜好而没有买车。但陆步轩在当屠夫方面颇有心得,不等于他的长项正在于此,或仅在于此。我们得分清这是他的志趣所在,还是无奈选择。就像前几年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招聘30个卖猪肉的职位,结果吸引了1300名研究生前来应聘。当时的“盛况”未知后事如何,有心的记者当追踪调查,给读者来个“下回分解”。陆步轩的经历无疑属于后者,苟如是,我们对这种实则“人不能尽其才”的结果就不能盲目乐观;苟非是,陆步轩的成功也仅仅当作个案来看,倘若这成为一种现象,还不如就此深刻检讨高校扩招,去发展年年嚷着有多少万人缺口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④《汉书·陈平传》载,刘邦的谋士陈平还没有发迹的时侯,“为宰”,在他居住的那个“社区”负责分猪肉。因为他分得“甚均”,引来父老赞叹:好啊,让陈孺子干这件事情。但陈平马上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意思是如果让他治理社会,同样能做到公平。陈平是把当屠夫视为暂时的谋生手段,志向仍存高远。这对今天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还是值得借鉴的吧。(选自《羊城晚报》2011年12月20日)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作者表明写作缘由,由北大才子陆步轩“再出江湖”成为“屠夫学校”的老师所感。B.第②段,作者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屠夫职业的低贱和无聊,反衬出陆步轩的窘迫和无奈。C.第③段,作者从陆步轩和研究生应聘卖猪肉职位的盛况中意在表明当前社会的进步和包容。D.第④段,作者要求高等院校毕业生以陈平把当屠夫视为暂时的谋生手段为榜样,志存高远。11.作者在第②段中论证屠夫职业的地位时,用了祢衡的事例已经能够论证屠夫职业的低贱,为什么还要用上愍怀太子和萧宝卷的事例,请你说说作者这样选择事例的理由。(3分)12.作者由北大“卖肉才子”再出江湖而慨其实是在慨叹中国当前的什么社会问题?文中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三)(15分)史铁生的微笑苗向东①史铁生去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因此变得模糊,反而更清晰。我在书刊和网络上查找史铁生的照片,发现他的表情都是微笑的。5②史铁生先生1972年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每周要靠三次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每次透析完后,他全身乏力,而且特别累;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每次都有一种在鬼门关转一圈的感觉。上苍似乎把所有的病痛都让他扛。如果把我们搁在他的位置上,长年累月坐在他的轮椅上,我们不知是否还笑得出来?不知是否能够顽强地思考、坚定地写作?③他留给人们记忆最深的是他的笑容。我第一次见着他的微笑,是在一次电视采访的镜头上。他微黑的脸上不时闪过近乎顽皮的表情,脸上绽放的微笑纯净如云,明亮似水,他从容淡定,几乎可以让人忘记他是一位重症病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温秋阳17年前曾经采访过史铁生,那时她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实习生。如今依旧留存在她脑海里的是史铁生那最温暖的、特别宽厚的笑。作家黄艳梅在一次笔会上认识了史铁生,她好奇地问史铁生:“史老师,您在小说中曾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那地方好玩吗?”史铁生马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说:“那是地坛,是一个宁静的去处,也是上帝对我的苦心安排。”那微笑,是忘忧的笑,忘我的笑,灿烂又从容的笑。④我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他作品里透出来的微笑。多年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被深深打动。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强者,永远从容着的强者。史铁生的微笑诚挚而灿烂、朴实而憨厚,呈献给大家的是阳光般的盈盈笑脸。史铁生在《病隙随笔》中说他的职业就是生病,48年来大约有一半时间用来生病。我可以感受到他通过文字传递的一种乐观的气息,我可以猜想到他的笑脸一定是很自信、很灿烂的,他的目光中没有焦躁和忧虑,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极强的生命力。⑤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困难史,但他始终微笑着。史铁生的名言就是:“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活着的我们应当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微笑着面对挫折,微笑着接受幸福。⑥他的人生,是为别人微笑而活着的。他是在用笑容温暖别人,也是在用笑容给自己取暧。史铁生在《我与地坛》写道,有一位朋友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原来他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努力读书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让母亲微笑,为使母亲开心并为自己感到骄傲。2011年1月4日,也就是他60岁生日时,他的家属举办了史铁生追思会,按其意愿要求人们不用穿黑色衣服、不用献花圈挽联。会场上悬挂的巨幅照片中的他也是开怀笑着的
本文标题:2012年广东初中毕业语文模拟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8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