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年度初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卷及答案
1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号对应的空格内。若使用答题卡,则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改革均涉及土地政策,其中承认土地私有的是①.商鞅变法②.大化改新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到秦朝实行郡县制度的变化,最主要原因是A.疆域拓展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奖励有功之臣的需要3、我国老百姓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格局,但从魏晋以来至唐宋时期,南方老百姓餐桌上除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连年征战B.南方种植水稻面积减少C.面食营养价值更高D.民族融合、人口南迁的影响4、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没有,其独特性表现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科举制5、下列四组人物中,毕昇归入哪组最合适A.张仲景、华佗B.李白、苏轼C.贾思勰、郦道元D.蔡伦、爱迪生6、学生往往喜欢将老师“对号入座”,在学完诸子百家后,某班同学如是说。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甲:体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乙:政治老师说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利比亚,是霸权主义行为,他反对。这是兵家观点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塞翁失马的典故,叫我们正确看待成绩好坏。深谙道家老子之道丁:班主任老师期初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是法家弟子A.甲B.乙C.丙D.丁7、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事实:这次战争获利最多的不是英国和法国,而是俄国。”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是有内在的继承性的,这主要表现在A.革命的任务上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C.革命的结局上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9、日本教科书不断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进行“修改”。其中,有4种教科书竟然把杀害中国平民的人数仅写为“大量”,有两种还把南京大屠杀改称“南京事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有一种教科书甚至说成是战争状态下的不可避免的正常伤亡。更有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放言南京大屠杀根本不存在,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日本不能正视历史②日本试图淡化和抹杀南京大屠杀暴行③日本此举可以减轻中国人仇恨心理④日本国内确实严重存在军国主义毒瘤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下图显示的重大意义说法正确的是2A.井冈山B.遵义会议会址C.延安D.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中共找到了正确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C.中共七大召开地,绘制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蓝图D.南京解放,国民政府垮台11、民国初期,流传一首民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有关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点发展重工业B.形成了宝钢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基地C.一五计划的完成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才开始实施13、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30年超英国,50年超美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对该口号理解不正确...的是A.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B.脱离了当时的中国国情C.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浮夸的情绪D.中国人民有巨大创造力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权力机关,规定每5年召开一届,新中国从1954年召开第一届算起,至今已经召开十一届了,大会可以审议法律、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然而这期间有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召开,而被推迟了5年,导致这种特殊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15、“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求同存异”的同时以平等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1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返乡运动最直接的结果是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17、修惜底德在伯利克里葬礼上说:“我们为拥有他而自豪,他把我们的雅典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把民主发展为大多数人的权利。”这里说的“大多数”指A.全体公民B.包括外商人C.全体成年男性公民D.包括奴隶18、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的作用的共同影响是3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D.推动了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19、《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点归纳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意识C.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D.都具有反封建君主专制的性质20、工业革命使“先进文明以民族生存相威胁,迫使其他民族不得不学习它”。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事件是A.南北战争B.明治维新C.俄国1861年改革D.三角贸易21、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灾难的道路”指A.拿破仑对外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法西斯势力扩张D.第二次世界大战22、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顺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顺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正确举措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大力发展重工业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23、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与美苏“冷战”对抗B.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及影响C.欧盟成立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D.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24、2012年3月6日美国参众两院均通过关税法修订案,这一修订案明确赋予美国贸易执法部门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关税的权力。从而扫清了美国对中国和越南等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法律障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B.体现了贸易自由C.体现了贸易公平D.体现了市场正常开放25、2012年春节前铁道部开通了网上订票系统,缓解春运一票难求的问题。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A.说到铁路,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侯德榜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B.铁路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火车最早源于英国,发明人是莱特兄弟D.网上订票系统的开通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地方26、材料一: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2分)港澳回归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4材料二: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让当时的中国意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于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2、近代中国海军创建于什么时期?(1分)列举一位在中日水师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1分)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日本是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1分)台湾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1分)材料三:2011年11月17日奥巴马在演讲中声称美国重新致力于亚太事务的广阔愿景:“我们在该地区永久的利益要求我们在该地区永久存在。”“美国是太平洋国家,我们要在这里呆下去。”紧接着美国高调出席东盟峰会,与中国周边国家频繁军演,插手中国南海事务,妄图使南海问题复杂化。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如出一辙。3、纵观历史,为实现其称霸的野心,一战以后,美国精心导演了一次会议对亚太地区作出了“安排”,请问这次会议叫什么?(1分)会议上美国是怎样攫取在中国的特权的?(1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军事上对中国沿海采取什么行动?(1分)4、综合三个材料和现实,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2分)5、请给这次探究内容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1分)27、材料一:1921年,苏俄面临严重的灾荒,当问题表现在要一碗粥、还是要理想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选择那碗粥。列宁考虑到原路走不通了,必须要走出一条新路,要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1、列宁走出的一条新路是什么?(1分)新路“新”在哪里?(不得抄材料原文)(2分)材料二:在送给罗斯福《通向繁荣的手段》一书中,凯恩斯以摧枯拉朽之势激昂陈辞:政府“必须做些事情”来拯救工业、提高就业,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美国经济才能复苏”。新政依此而行了。2、依据材料二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材料)?(1分)新政中为“拯救工业、提高就业”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分)材料三: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的奇迹是欧美国家不能比的,也是前苏联模式不能比的,正如一位参加中非论坛的非洲某领导人说:我对中国感兴趣的不仅是中国每年对于我们无私的援助,更重要的是创造奇迹的中国模式。3、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得益于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决策?(1分)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国模式”是什么?(1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被认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次飞跃,这个决定是什么?(1分)4、上述三则材料中对于经济改革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共同点?(3分)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CDDD6—10BBACC11—15CADCB16—20ACCDB21—25BDBAD二.材料题26题:1、葡萄牙、英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洋务运动时期;邓世昌;《马关条约》;抗日战争胜利后。3、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或者提出每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对中国沿海进行封锁4、加强海防意识和海军建设;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加强民族团结;积极协商、政治解决;坚持南海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等等(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5、民族危机(或者海防危机、海洋时代的中国等等)(其他符合题意的标题也可,但不得超出10字)27题1、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拯救工业:加强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提高就业:大力兴建公共工程。(或者以工代赈)3、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都不改变原有制度前提下的内部改革和调整;都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优点和长处;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巩固了政权,改善了民生;都为别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回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若考生回答出良好借鉴、大胆创新、依据国情、尊重经济规律等其中三个关键词也可满分。)
本文标题:2012年度初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98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