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文】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B【解析】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A错误;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C、除了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余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D、绝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D错误.故选:B.【试源】【结束】【题文】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答案】C【解析】A、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故A选项错误;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和水,故B选项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以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双螺旋结构,故C选项正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D选项错误.故选:C.【试源】【结束】【题文】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酶B.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将酶的用量减少一半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明显影响C.0℃升温至100℃与100℃降温至0℃对酶活性影响基本相同D.酶在活细胞中产生,也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酶不能水解RNA,A错误;B、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将酶的用量减少一半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明显影响,B正确;C、将温度从0升温至100℃,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将温度从100℃降温至0℃,酶的活性不变,始终接近于没有活性,C错误;D、酶既可以在细胞内,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B.【试源】【结束】【题文】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A.细胞分化将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细胞不能正常分化将可能会产生癌细胞C.细胞总体的衰老可能导致机体的衰老D.细胞分裂次数受遗传物质的控制【答案】A【解析】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A错误;B、正常细胞的畸形分化导致细胞癌变,B正确;C、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总体的衰老可能导致机体的衰老,C正确;D、细胞分裂次数受遗传物质的控制,D正确.故选:A.【试源】【结束】【题文】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内的DNA合计约有7×109个核苷酸对,因此每条染色体平均有基因的个数是()A.3.5×106B.3.5×105C.7.0×105D.1.4×106【答案】C【解析】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减半,为10条,共有7×109个脱氧核苷酸,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则平均每条染色体含有7×109÷10÷103=7.0×105个脱氧核苷酸.故选:C.【试源】【结束】【题文】阿米巴原虫(俗称变形虫,长期生活中清澈溪流中)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它能将水中的较大的食物颗粒摄入细胞,与此相关的结构基础是()A.细胞膜的半透性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粘附性【答案】C.【解析】变形虫摄食利用胞吞的形式,而胞吞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一定的流动性.故选:C.【试源】【结束】【题文】下列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①④⑤⑦B.②④⑤⑦C.②③④⑥D.①②⑥⑦【答案】A【解析】①由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因此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①正确;②细胞新陈代谢在不断进行,酶和其他物质一样在细胞内能进行更新,②错误;③酶由最适宜温度,超过最适宜温度后.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甚至会失去活性,③错误;④低温时酶活性降低,升高温度后酶的活性可以恢复,因此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④正确;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酶催化作用的机理,⑤正确;⑥酶既可以在细胞内、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⑥错误;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⑦正确.故选:A.【试源】【结束】【题文】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MB.M()C.(2n﹣1)•D.(2n﹣1)【答案】C【解析】根据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可推测出该DNA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M)÷2=;由于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n﹣1)×=.故选:C.【试源】【结束】【题文】预防疾病,追求健康是人们的愿望,下列疾病的检测方法错误的是()待检样品检测目的检测方法A糖尿病人的尿液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观察B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混合后,加入样品检测C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的DNA基因诊断D尿毒症患者的血液肌酐血液生化常规检测A.AB.BC.CD.D【答案】B【解析】A、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以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A正确;B、双缩脲试剂应该先加A液后加B液,B错误;C、乙肝患者可以使用基因诊断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的DNA,C正确;D、通过血常规检测检测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肌酐,D正确.故选:B.【试源】【结束】【题文】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①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②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③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④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答案】C【解析】①原始生殖细胞可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且原始生殖细胞先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再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①正确;②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③正确;④根据甲细胞的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④错误.故选:C.【试源】【结束】【题文】水和无机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它们的生理功能的说明不确切的是()A.人体以排汗的形式蒸发水分,可以散发较多的热量,有利于维持体温B.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大多能溶于水,有利于物质的运输C.许多物质可在水中溶解或以离子形式存在,促进了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D.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能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答案】D【解析】A、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汗液的形式蒸发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因此汗液蒸发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A正确;B、水是良好的溶剂,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C、水的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许多化学反应都必须在以水为基质的环境中进行,C正确;D、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D.【试源】【结束】【题文】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之前,经过①,凋亡诱导因子与将要凋亡的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的过程,由于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过程具有特异性,因此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凋亡基因控制合成新蛋白质,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决定的,是细胞的主动死亡,C错误;D、凋亡基因是机体固有的,控制着细胞凋亡的过程,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试源】【结束】【题文】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增多,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下降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答案】D【解析】A、人进入高原后,由于氧气气压下降,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乳酸增加,但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值会下降,不会显著下降,A正确;B、由于氧气浓度降低,无氧呼吸增强,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B正确;C、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由于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因此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能量增加,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C正确;D、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氧气减少直接影响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错误.故选:D.【试源】【结束】【题文】下列关于细胞分子组成的阐述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循环物质是指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中心法则涉及的DNA、RNA、蛋白质分子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特异性C.多糖一定是非还原糖,单糖、二糖不一定是还原糖D.叶绿体中的化合物组成比核糖体、染色体复杂得多【答案】A【解析】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元素,而不是化合物,A错误;B、中心法则涉及的DNA、RNA、蛋白质分子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特异性,由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决定,B正确;C、多糖一定是非还原糖,单糖、二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如蔗糖,C正确;D、叶绿体中的化合物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有DNA和RNA等,所以其组成比核糖体、染色体复杂得多,D正确.故选:A.【试源】【结束】【题文】在锥形瓶中加入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液,再接种酵母菌.实验分甲、乙、丙、丁四组,每组又分I号瓶和Ⅱ号瓶两瓶(如图).在某氧气浓度下,I号瓶有色液滴左移12mm,II号瓶有色液滴右移12mm,瓶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值是()A.1:2B.1:3C.1:4D.1:6【答案】B【解析】分析实验装置可得:I号瓶有色液滴左移12mm,此量为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II号瓶有色液滴右移12mm,此量为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量: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量=1: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得,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1:6,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1:2,因此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值为1:3.故选:B.【试源】【结束】【题文】某双链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复制一次时,需要m﹣A个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不论复制多少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数目【答案】D【解析】A、DNA复制一次,可产生2个DNA;由于每个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A个,所以复制一次时,需要m﹣A个,A正确;
本文标题: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4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