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及答案共12套
试卷来源于考试大,详情请点击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中,首次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的人是()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奇C.杜威D.维果茨基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比纳一西孟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3.“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于()A.联结学习理论B.认知一结构理论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A.马斯洛B.班杜拉C.维纳D.斯金纳6.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A.行为规范的迁移B.知识迁移C.技能迁移D.学习经验的迁移7.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8.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A.活动技能B.学习技能C.一般技能D.认知技能9.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10.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现象称为()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表征方式D.酝酿效应11.品德形成的标志是()A.道德信念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C.价值内化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12.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A.开发潜能B.寻求发展C.个案辅导D.学会调适13.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A.班主任B.目标和规范C.学生人数D.班干部14.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5.校本培训的形式有()A.理论报告、科研讲座B.课题研究C.教研组活动、说课评课D.前几项都是16.观察法可分为_________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两种形式。17.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听、说、读、写的能力属于_________智力。18._________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19.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_________过程。2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的最高需要是_________。2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_________最可能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22.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品德与能力转化的关键条件是_________。23.教师在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_________。24.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_________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25.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_________的作用尤为明显。26.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_________。27.学习策略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从无意识地运用策略阶段到有指导地运用策略阶段再到_________阶段。28.问题解决中,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检验和_________。29.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面临的任务是建立_________。30._____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31.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_________和影响性会谈。3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发现学习、情境学习和_________。3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_____。34.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宜采用_________的评价手段。35.常有“学生喜欢我吗?同事怎么看我?”这些忧虑,说明该教师处于_________阶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分析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37.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38.简述成就动机理论。39.简述学习的心理实质。40.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4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43.阐述迁移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B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2.【精析】B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3.【精析】D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中的学生观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此题旨在考查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4.【精析】D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5.【精析】B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6.【精析】A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儿童在家庭中养成的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在学校中表现出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迁移。7.【精析】B符号学习就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就属于符号学习。8.【精析】D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9.【精析】B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问、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当然,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笔记和写提要等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10.【精析】A原型启发就是在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11.【精析】D品德具有稳定性,只有经常表现出一贯的行为规范.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12.【精析】D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巾.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13.【精析】B集体同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立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14.【精析】B从教学评价的时机来看,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题干为形成性评价的定义。15.【精析】D校本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如理论报告、科研讲座、课题研究、名师示范、教研组活动、说课评课、经验总结交流等。二、填空题16.自然17.言语18.心理发展19.刺激反应联结20.自我实现21.力求成功者22.迁移23.差异律24.直观25.结果反馈26.前提条件27.独立地运用策略28.间接检验29.自我同一性30.道德行为31.评估性会谈32.合作学习33.高原现象31.非测验性35.关注生存36.(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3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其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38.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对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就应当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39.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40.(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大量研究也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3)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主要标志,通过知识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41.要使学生通过有意的练习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应当注意:(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联系的意向。(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自律行动的条件。(3)依靠集体舆论或其他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4)克服不良习惯。四、论述题42.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维持秩序所需要的。但惩罚应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为前提。(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做出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做出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表扬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对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促使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对方在同学中的孤立。(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43.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从来不存在相互问不产生影响的学习。而且,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可以说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迁移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关。解决问题就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面临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过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就是通过对当前问题的合理表征,将生成的问题表征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问题间的类化,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具体运用到当前的问题情境中,这种问题的类化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过程。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与已有技能和知识的积极迁移密切相关。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会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2)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而且,充分认识迁移发生的规律,也有
本文标题:2012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及答案共12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4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