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历史试题第1页七年级(上)历史复习试卷班级姓名座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题3分,共75分)1、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看看,它是()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余姚河姆渡2、晚上他们睡在河姆渡干栏式的建筑中。睡觉的时候,比较浪漫的李刚联想翩翩,他心想:如果能到半坡,肯定可以见到()A.B.C.D.3、张蒙同学提出:“我们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如果能去拜谒(yè)黄帝陵那该多好啊!”,大家一致同意。来到西安黄帝陵,他们看到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4、某校七(10)班的学生搜集到“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仓颉造字”“人文始祖”等资料,由此判断,他们探究学习的主题是()A.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B.原始的农耕生活C.神话传说与史实D.灿烂的青铜文明5、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B.青铜器代替石器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奴隶获得了自由6、“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A.长江B.黄河C.都江堰D.大运河7、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性格各异:小刚得到老师夸奖后做事更努力;小强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勇独立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请问老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A.“有教无类”B.“当仁不让”C.以“德”教化人D.“因材施教”8、文娱委员李敏看到右图的乐器时,立即脱口而出它七年级上历史试题第2页是A.萧B.编磬C.鼓D.编钟9、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们最后来到了位于岷江流域的都江堰。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在对都江堰进行仔细观察和讲解员的帮助之下,晓明终于明白了:用来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的水源都要经过引入支流。A.分水鱼嘴B.飞沙堰C.宝瓶口D.外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统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也是当时世界文明最为辉煌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1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的诗反映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B.楚汉战争C.长平之战D.秦完成统一11、《汉武大帝》于2005年1月2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汉武大帝》中主父偃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的建议是()A.“推恩令”B.加强监察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分封制12、2009年8月新疆库车县发现了中原风格的砖式墓群,考古专家推测,这些墓群的建造时间大约在距今16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新疆出土尚属首次,对了解中原与西域的交流意义重大。请你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通13、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欧洲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14、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医女长今通过针灸技术给孕妇麻醉并施行开腹手术后,你马上会联想到“神医”()A.张仲景B.蔡伦C.郦道元D.华佗15、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史记》的作者是()A.孔子B.司马迁C.司马光D.贾思勰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这是战乱迭起、国家分立、民族汇聚趋势不断加强的时期,但它又为南方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文化艺术展现提供了条件,也为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据此回答以下16-20题:16、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后,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你认为属于法家观点是()A.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B.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C.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D.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17、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频繁,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汉武帝派张骞前去大月氏B.丝绸之路的开通C.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D.昭君出塞七年级上历史试题第3页18、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趋于平静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19、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20、北京时间2009年6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日报道,乌克兰神经外科医生安德烈·斯柳萨楚克博士凭借其令人惊叹的记忆能力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将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3000万位。圆周率是一个无穷小数,到目前为止,电脑已能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人是()A.董仲舒B.祖冲之C.贾思勰D.郦道元21、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A.七擒孟获B.孝文帝改革C.蒙恬出击匈奴D.窦固出击北匈奴22、沐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小俊一家成为种粮专业户。他的爸爸想要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为选择符合本村所在的北方地区自然规律的项目,他想查阅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技术和方法的我国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正在就读七年级的小俊到书店为爸爸购买了这部著作。小俊为父亲购买的农学著作的作者是()A.祖冲之B.贾思勰C.扁鹊D.司马迁23、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依次是()①河西走廊②长安③西亚④欧洲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③④24、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A.秦始皇B.汉武帝C.汉光武帝D.汉文帝25、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A.《本草纲目》B.《千金方》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二、材料解析题26、(10分)新闻中的历史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回答问题:新闻一: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七年级上历史试题第4页育家……孔子2560年诞辰日。上午,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己丑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内隆重举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获奖者代表,国际友人代表,社会各界以及济宁市、曲阜市代表敬献花篮。右图为山东省长姜大明恭读祭文。全场嘉宾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随后又举行了《天下大同》乐舞告祭。乐舞气势恢宏,典雅隆重,生动再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历史盛况。—《齐鲁晚报》新闻二:美国加州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曾经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建议将孔子诞辰作为中国的教师节》新闻三:“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009年的祭孔大典以“和衷共济,讲信修睦”为主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2)秦朝和汉朝的统治者分别是怎样对待儒家思想的?(4分)(3)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2分)(4)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4分,写出2点以上)27、(15分)歌谣中的历史和图片中的历史(一)歌谣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下载的历史歌谣:。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在吟咏品味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2分)(2)战国后期秦最强”的原因是什么?(2分)(3)在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遭到旧贵族反对的是哪一条()(2分)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二):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北魏孝文帝”这幅图回答问题:(1)请你判断这是孝文帝改革前的画像还是改革后的画像?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3)请你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七年级上历史试题第5页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ACCCDDCDACADBCCCDB题号2122232425答案BBDBD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26、(12分)(1)“仁”和“礼”(2分)(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3)《论语》(2分)(4)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学习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来不得半点虚伪等。(写出两点4分)27、(13分)(一):(1);歌谣是战国时期。(2分)(2)施行了改革(或变法)(2分)(3)C(2分)(二):(1)改革后。依据:孝文帝穿汉服。(也可只答这一句话)改革前穿窄小的胡服,改革后才穿汉服。(只要答出这个意思即可)(2分)(2)改革内容:(3分)1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2改穿汉服学习汉语用汉姓3与汉族人通婚4用汉族的法律(3)影响:(2分)①加快了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②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③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学生可以按教材答,也可以按老师讲解的答,能表明一个意思即可)注意:所有非选择题的答案,只要能够符合题意即可得分,不必拘泥于所给答案。
本文标题: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5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