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2秋季高一化学1-1讲义
江研-阳光辅导秋季班高一化学讲义1-1第1页专题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一)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物质的分类对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很多,比如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将物质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可以将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而我们比较常用的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按照物质组成的分类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3、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辨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一定)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如磷元素可以形成白磷、红磷、黑磷三种单质;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60三种单质,氧元素可以形成氧气和臭氧两种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4、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5、碱: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6、盐:一类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7、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得到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SO3等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得到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uO、Fe2O3等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如:Al2O3知识点2:物质的转化一)物质的性质1.酸的通性①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②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⑤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强酸制弱酸)2.碱的通性①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②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③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④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江研-阳光辅导秋季班高一化学讲义1-1第2页3.盐的通性①可与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②与酸反应(强酸制弱酸)③与碱反应(强碱制弱碱)④两种盐之间的反应(复分解反应)4.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①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与水反应生成酸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性氧化物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②与水反应生成碱③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二)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无机物之间的转化〔七类物质反应的相互关系表,便于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1.四类基本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C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A=B+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即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辨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类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四、应考锦囊本讲兼顾两个任务,一是对初中化学的小结,二是体验化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行化学研究首先是对物质进行分类,判断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其次是通过物质之间的转化,得出其可能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同学们应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熟练掌握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原理,为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五、本讲小结一)物质的分类江研-阳光辅导秋季班高一化学讲义1-1第3页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注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水生成。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条件:活泼性强的金属置换活泼性弱的金属。【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B、一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离子,但只能是带同种电荷的离子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D、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都属于同种元素2、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的选项()A、CaCO3→Ca(OH)2→CaO→CaCO3B、CaCO3→CaO→Ca(OH)2→CaCO3C、CaO→Ca(OH)2→CaO→CaCO3D、Ca(OH)2→CaCO3→CaO→CaCO33、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纯碱:Na2CO3B、烧碱:NaOHC、生石灰:CaOD、碱式碳酸铜:Cu2(OH)2CO34、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食盐B、氢氯酸,烧碱,胆矾C、碳酸,乙醇,醋酸钠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A、液态氧汽水B、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C、冰水混合物干冰D、铁矿石金刚石江研-阳光辅导秋季班高一化学讲义1-1第4页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C、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D、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8、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9、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OHSO2CO2BNaOHHClNaClNa2OCOCNaOHCH3COOHCaF2COSO2DKOHHNO3CaCO3CaOSO2二、填空题:10、现有生石灰、食盐、高锰酸钾、铜片、硝酸银和水六种物质,请选用其中部分物质为反应物,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11、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将挑出的物质(写化学式)和挑选依据(挑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三组物质分别为:(1)O2、H2、C、N2;(2)Fe、Na、Al、Si;(3)CO、CO2、SO2、Fe3O4。组别被挑出的物质挑选依据第(1)组第(2)组第(3)组12、将符合下列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填在下列分类方法后的横线中:A、Fe3O4+4CO3Fe+4CO2B、2KMnO4K2MnO4+MnO2+O2↑C、Zn+H2SO4=ZnSO4+H2↑D、CaCO3+2HCl=CaCl2+H2O+CO2↑E、C2H5OH(酒精)+3O2点燃2CO2+3H2OF、3Fe+2O2点燃Fe3O4G、CuO+H2Cu+H2O(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3)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4)属于置换反应的是;(5)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13、把下列物质按要求进行分类: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溶液、空气。(1)混合物;(2)非金属单质;(3)氧化物;(4)碱;(5)盐。江研-阳光辅导秋季班高一化学讲义1-1第5页14、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2)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两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为什么?(5)在你所认识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作干燥剂?列举一例。【试题答案】1、C2、B3、B4、B5、C6、A7、B8、A9、D10、(1)CaO+H2O=Ca(OH)2(2)2KMnO4K2MnO4+MnO2+O2↑(3)Cu+2AgNO3=2Ag+Cu(NO3)2(4)NaCl+AgNO3=AgCl↓+NaNO311、组别被挑出的物质挑选依据第(1)组CC常温下为固态,其余物质为气态第(2)组SiSi为非金属,其余为金属第(3)组Fe3O4Fe3O4为金属氧化物,其余为非金属氧化物12、(1)F(2)B(3)D(4)CG(5)ABCEFG13、(1)NaCl溶液、空气(2)S、H2(3)K2O、CuO(4)NaOH、Ba(OH)2(5)NaHCO314、(1)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固态物质等。(2)CaO+H2O=Ca(OH)2(3)与酸反应:CaO+2HCl=CaCl2+H2O;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H2O=2)OH(Ca(4)不能,因为生石灰全部变为Ca(OH)2后,就不能再起干燥作用了。(5)浓硫酸、CaCl2、P2O5、碱石灰等专题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二)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1)定义:科学上用来研究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一个物理量。符号:n.单位:摩尔(mol)。(2)基准:以0.012kg126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基准。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集合体为1mol。注意:①物质的量度量的对象是微粒集体,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等。②使用物质的量一般用符号标明微粒,如1molH2O,5molH+等。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不能用来表示宏观物体的多少,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6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通常使用近似值6.02×1023mol-1。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公式(1):n=ANN3.摩尔质量: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g/mol。注意:1molC的质量为12g,而相对原子的质量定义为:这个原子的质量与126C质量1/12的比值。所以1mol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与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为:n=m/M公式(2):n=Mm【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江研-阳光辅导秋季班高一化学讲义1-1第6页A.1mol食盐含有6.02×1023个分子B.Mg的摩尔质量为24C.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D.1molNe含有6.02×1024个电子解析:本题属于概念辨析题,涉及物质微粒及微粒的表示方法,摩尔质量的概念。NaCl为离子化合物,其结构中无分子,故A不正确;Mg的摩尔质量为24g/mol,没有单位,故B不正确;C中对1mol水的组成的描述不正确,应为:1mol水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故答案为D。答案:D例2.分析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2)1mol氢的质量为1g,它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分子。(3)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32g。(4)12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解析:本题也属于概念辨析题(1)错,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微粒,因为有些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2)错,用摩尔作单位时,应指明具体的微粒,1mol氢的描述是错误的。(3)错,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4)正确答案:见解析例3.如果我们规定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且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那么下列几种物理量会有变化吗?若有,请说明变化结果。(1)一个12C原子的质量(2)阿伏加德罗常数(NA)(3)摩尔质量(4)O2的相对分子质量(5)agC2H5OH的物质的量(6)44gCO2所含的分子个数解析:(1)在规定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时,实际上是把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从原来用12C质量的1/12,改为1/24,但是单个碳原子的质量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2)原来是以0.012kg12C所
本文标题:2012秋季高一化学1-1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6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