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2考研《政治》考前知识点预测科教文卫
1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D)的总和。A.原则规范、心理意识、风俗习惯B.风俗习惯、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C.行为活动、风俗习惯和心理意识D.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2.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把(A)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A.仁B.义C.礼D.信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C)的。A.社会关系B.社会存在C.生产实践D.社会意识4.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明义的“八条目”中,(A)是其中的核心。A.修身B.齐家C.治国D.平天下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D)。A.慎独B.勤劳勇敢C.艰苦朴素D.为人民服务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C)。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要个人做出牺牲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应当做到(B)。A.一切向钱看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D.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8.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B)决定的。A.社会关系B.经济基础C.生产关系D.生产力9.(C)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功能。A.认识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10.下列哪一说法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所强调的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B)A.仁者爱人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1.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C)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1919年五四运动D.1911年辛亥革命12.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涵盖的关系是(A)。A.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B.个人、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D.集体,社会,国家13.(B)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先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最显著标志。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科学性D.阶级性14.(C)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A.敬业奉献B.勤俭自强C.诚实守信D.爱国守法215.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A)。A.道德修养B.道德选择C.道德判断D.道德认识16.(A)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A.《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C.《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D.《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7.道德提倡(D)。•A.必须怎样B.可以怎样•C.不准怎样D.应当怎样18.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A)。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五爱”D.提高民族素质19.(A)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A.道德B.法律C.法规D.规范20.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C)。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二、判断题1.道德规范的认知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一个不识字没文化的老农肯定是没有道德修养的,而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多,所以道德素质就一定很高。(╳)2.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3.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4.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要立足于、服务于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5.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6.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是必须的,但向广大公民提出这样的要求太高了,有些脱离实际。(╳)7.爱国主义是制约人们行为、调整个人与国家和民族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8.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9.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10.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11.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后来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12.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并不带有阶级属性。(╳)13.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只能是消极被动的。(╳)14.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15.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是孤立进行的,并不需要其他社会调节手段的配合。(╳)三、多项选择题1、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ABC)。A.心理意识B.原则规范3C.行为活动D.法律制裁的总和2、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AB)。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3、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ABC)A.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C.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D.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功利化、市场化4.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下列错误的是(AC)。A.坚持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儒家文化的失落B.吸取借鉴优良的道德文明成果C.实行历史虚无主义,即中国要全盘西化D.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ABCD)。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敬业奉献6、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思是(BD)。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B.顾全大局C.集体利益代表着全体成员的利益D.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7、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ABC)方式起作用。A.劝诫B.说服C.示范D.惩罚、国家强制力8、一个人的品德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这说明(BCD)。A.道德品质是人的一种自然本性,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一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B.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C.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D.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9.道德是(ABD)A.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B.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C.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D.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10.“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ACD)A.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B.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11.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内容的理解中,正确的有(BCD)A.集体主义会束缚个人,限制“个性”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是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4C.集体主义为个人的个性发展、价值实现提供了广阔天地D.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12.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BCD)A.是对个人行动自由的干预和限制B.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能使人们自觉地遵守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D.能使道德原则规范由外在的要求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13.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ACD)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A..内心信念B.法律条款C.社会舆论D.传统习惯14.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对个人自我修养的启示有(BC)A.要勤于实践B.要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C.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D.与人同行时不要做任何坏事15.我国古代注释家把“德”注释为“得”,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这个解释表达的意思有:(ACD)A.道德品质是道德规范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B.道德品质是个人在一次两次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C.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D.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四、案例选择题案例一:我国的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留学时,每天都要乘地铁,慢慢地他发现德国的地铁没有检票口,于是他在一次乘车时没有买票,结果没有任何人找他麻烦,他暗自庆幸。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又有几次没有买票。毕业后他以各科全A的成绩去德国各大公司求职均被拒绝,他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条件,可是仍不被聘用。在一次求职失败后,他愤怒地质问拒聘自己的人事主管自己成绩优异而不被录用的原因。在他一再的质问下,对方只好说出:非常遗憾,由于您的社会信用上记录着您曾乘地铁没有买票,因此我们不能聘用您。(单选)(1)这件事从道德观方面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D)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B.诚信是大学生取得高薪工作的前提C.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D.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单选)(2)在古人常见的道德修养方法之一是,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这就是(A)A.慎独自律B.积善成德C.学思并重D.省察克治(单选)(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D)A.爱国守法B.团结友善C.勤俭自强D.诚实守信(单选)(4).这个案例最能反映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一是(B)A.“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B.“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C.“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D.“以崇高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案例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5理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单选)以上诗句所体现的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的(A)A.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B.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C.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精神D.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2.(单选)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C)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1919年五四运动D.1911年辛亥革命3.(单选)夏明翰是以下哪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烈士?(B)A.北伐战争时期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多选)以下属于新中国建国前牺牲的革命烈士有:(BD)A.黄继光B.夏明翰C.雷锋D.刘胡兰案例三:曾几何时,三鹿奶粉作为国产奶粉品牌的“龙头”,奶粉产销量连续11年全国第一。2008年,媒体惊爆三鹿品牌奶粉掺入有害身体的三聚氰胺。“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全国,也震惊了世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109家奶制品企业的专项检查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大家熟悉的圣元、蒙牛、伊利、雅士利、光明等品牌均榜上有名。“三鹿奶粉事件”影响恶劣,后果严重。问题奶粉已导致几十万婴幼儿患病,甚至有的已死亡,无数家庭为劣质奶粉对婴幼儿身体的戕害感到忧心忡忡。问题奶粉不仅伤害了众多无辜的婴幼儿,伤害了社会,也伤害了三鹿集团公司等奶制品企业本身,伤害了整个中国奶制品行业,而最终更是伤害到中国的整个食品、农产品产业链。可以说,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不仅是整个奶制品行业,中国的整个食品
本文标题:2012考研《政治》考前知识点预测科教文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6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