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4
用心爱心专心-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过关检测(四)(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胞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解析: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②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原料都来自细菌(35S标记),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③15N既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又标记噬菌体的DNA,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和上清液中,④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和DNA合成的原料都来自细菌(3H标记),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在沉淀中。答案:B2.澳大利亚等国的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海绵拥有的基因竟然近70%和人类基因相同,其中包括大量的与典型疾病和癌症有关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与基因的作用有关C.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D.基因表达时存在RNA分子间的碱基互补配对解析:基因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会导致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植物激素调控代谢过程与基因的表达有关。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答案:C3.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之后LDL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释放出胆固醇。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与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其主要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用心爱心专心-2-A.①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B.体现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而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C.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D.LDL受体出现遗传缺陷可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增多解析:图中①合成的是mRNA,所以①表示转录,转录过程必须有RNA聚合酶等参与;主要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从图中分析和题干信息可知,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反馈调节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当LDL受体出现遗传缺陷时,LDL无法进A细胞,缺少反馈机制,大量的胆固醇就存在于血浆中。答案:B4.若“M→N”表示自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M表示生物的进化,N表示基因频率的改变C.M表示温度升高,N表示酶的活性增大D.M表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解析:虽然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但能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却不一定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能使酶的活性增大,但若过高,将使酶变性失活;伴X隐性遗传时,若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因此,只要生物进化,其基因频率必然改变。答案:B5.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可能发生的是()A.DNA聚合酶大量增加B.进行染色体的复制C.存在等位基因D.DNA数目和体细胞相同解析: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即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此阶段,DNA聚合酶大量增加,所以A、B错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的间期没有等位基因,C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的间期,DNA数目和体细胞的相同,都是2n,D正确。答案:D用心爱心专心-3-6.(2011·丹阳模拟)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A.DdRrB.ddRRC.ddRrD.Ddrr答案:C7.(2011·皖南模拟)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在③到⑥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A8.(2011·黄冈模拟)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A.Ⅲ1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3B.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5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D.Ⅲ1与Ⅱ2为旁系血亲答案:B9.(2011·滨海模拟)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用心爱心专心-4-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4N的DNA的单链占总链的7/8B.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可作用于甲图①部位,乙图中④为RNA聚合酶C.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NA中碱基对C—G所占的比例越大,热稳定性就越高D.甲图(A+T)/(C+G)的比例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解析:A项中,应该是子代含14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1/8。B项中,①表示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DNA聚合酶都可以形成磷酸二酯键。乙图正在转录形成RNA,④为RNA聚合酶。C项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D项中,乙图中没有核糖体,仅有RNA聚合酶,表示转录,不表示翻译。答案:B10.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这两种酶在氰(HCN)的形成过程中先后发挥作用,基因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作为亲代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3∶1B.亲代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DDhh和ddHHC.由氰化物产生的生化途径可以看出:生物的一个性状可由多个基因决定D.该实例能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A11.下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有()花粉――→a植株A――→b植株B①过程b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②通过过程a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③过程a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④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过程b是用秋水仙素使单倍体染色体加倍成为纯合体,作用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过程a是花药离体培养,A的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过程a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用心爱心专心-5-该过程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刺激愈伤组织分化为根和芽。答案:C12.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1C.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解析:白花甜豌豆(如AAbb与aaBB)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AaBb);紫花甜豌豆(如AABb)自交,后代可能出现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1;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也可能是AaBb和Aabb。答案:C13.有种名为“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葡萄球菌”的病菌,青霉素等多种常用抗菌素都无法消灭它。这种病菌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被发现,如今已发生变异,威力更加强大。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该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性增强方向变异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性弱的C.抗菌素的使用导致抗药性强的基因出现频率增大,产生了新的物种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答案:D14.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Ⅰ区段内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于Ⅱ区段内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C.位于Ⅲ区段内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内也可能有等位基因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解析:位于Ⅱ区段内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定相同。如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表现显性性状,男性全表现隐性性状;若XaXa与XaYA婚配,后代女性全表现隐性性状,男性全表现显性性状。答案:B15.如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用心爱心专心-6-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16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14分)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小麦抗锈病(B)对不抗锈病(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以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为亲本培育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过程图。试回答:(1)通过方法①→②获得的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基因型有________种。(2)步骤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步骤⑤中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3)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填步骤代号)。(4)经步骤⑥(人工诱变)处理获得的小麦品种不一定是高产抗病类型,这是因为诱发突变是________,而且突变频率________。(5)已知小麦是两年生植物(第一年秋冬季播种,第二年春夏季开花、结果),则通过“①→④→⑤”途径获得基因型为AABB小麦植株至少需要________年。解析:(1)图中过程①→②→③为杂交育种,获得的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2)步骤①→④→⑤为单倍体育种,步骤④是花药离体培养,步骤⑤中最常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3)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图中①②③④步骤都进行了减数分裂过程。(4)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且突变频率很低。(5)根据题意,第二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种子,第二年秋冬季播种,第三年春季开花,并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植株。答案:(1)两(2)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3)①②③④(4)不定向的很低(5)317.(13分)杂交实验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一个基本方法,通过杂交实验,观察、比较、用心爱心专心-7-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以找出性状遗传的规律性。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请选择交配的亲本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验证
本文标题:2012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7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