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高中地理1.3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第1课时学案鲁教版选修6
用心爱心专心-1-1.3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第1课时全球性环境问题学案(鲁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1)原因:人类活动,使大气中①____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②____________增强。(2)危害:引起冰雪消融,导致全球③________升高,使一些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威胁。2.臭氧层遭到破坏(1)分布:④________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有扩大的趋势,北极地区和我国的⑤____________上空也存在臭氧浓度相对周围地区较低的区域。(2)原因: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3)危害: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会引发⑦________、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还会扰乱食物链,造成某些生物⑧__________,并使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等。3.酸雨蔓延(1)成因:由于人类燃烧⑨________________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⑩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形成酸雨。(2)危害:使草木枯萎、湖泊酸化、良田变成荒漠、○11______________,被称为“空中死神”。4.森林锐减(1)生态效益:森林在○12__________、调节气候、○13________________以及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方面有重要价值,被誉为“○14________________”。(2)原因:人为的○15______________、森林火灾、○16____________等,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5.水体污染(1)原因:人类生产与生活排放的大量污水不仅污染○17__________,而且也污染了海洋。(2)危害:陆地水体的污染不仅导致人类的疾病,也造成全球大面积的缺水。海洋污染使鱼虾和其他海洋生物减少,“○18________”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6.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1)概念:土地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19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造成的○20____________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2)危害:土地丧失生产能力。7.生物多样性遭破坏(1)原因:森林被毁、○21____________、环境受到污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22____________。用心爱心专心-2-(2)危害:致使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者濒临灭绝。8.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1)危害:垃圾等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23________,污染大气,传播疾病,而且污染农田和○24__________。(2)转移:工业垃圾及有毒废弃物从发达国家向○25______________国家转移,已成为新的全球环境安全问题。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全球气候变暖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双选)()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B.滩涂面积减少C.淹没部分耕地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双选)()A.臭氧层破坏B.森林被大量砍伐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考查点2酸雨蔓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和雾降落地面形成酸雨。据此回答3~4题。3.下列情况可能造成酸雨的是()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4.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A.使用无铅汽油B.工厂把烟囱造高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生活燃料考查点3土地荒漠化内蒙古草原地区滥挖发菜、甘草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为此曾专门发出通告禁止挖发菜、甘草。据此回答5~6题。5.国务院做出上述决策的原因是()A.食用发菜会造成大面积流行病B.上述植物属珍稀物种,应加以保护C.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及沙尘暴用心爱心专心-3-D.滥挖发菜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6.20世纪50年代以来,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B.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考查点4生物多样性遭破坏7.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方法技巧练主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_______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________DU时称臭氧层空洞。南极臭氧层空洞在南极________季最大。(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____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________,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耗臭氧的物质主要是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南北半球而言,这类物质主要来自________半球,经________输送到南极上空。(4)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________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界的影响有用心爱心专心-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技巧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全球性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臭氧层破坏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酸雨问题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禁止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海洋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防止石油泄漏等,加强海洋环境管理问题教材P17(1)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2)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人类从环境索取资源和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速度空前加大,环境问题由轻到重,由地域性走向全球化,已经到了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程度。活动教材P22分析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可以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方面入手,不仅要分析给家乡带来的危害,还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答案解析】知识清单①二氧化碳、甲烷②温室效应③海平面④南极⑤青藏高原⑥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氯氟烃⑦皮肤癌⑧灭绝⑨煤、石油、天然气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11建筑物遭到腐蚀○12净化空气○13涵养水源○14大自然的调度室○15滥砍乱伐○16酸雨污染○17陆地水体○18赤潮○19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20干旱、半干旱○21草原遭破坏○22大量捕杀○23土地○24地下水○25发展中基础达标练1.AB2.BC用心爱心专心-5-3.C4.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硫氧化物,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这些都是形成酸雨的酸性气体。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在燃烧时发生固硫反应,使含硫化合物不直接进入大气。]5.C6.C[滥挖发菜、甘草等会破坏草原植被,从而加剧内蒙古草原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邻近西北风的源地,草原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加大。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7.(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濒危物种)的分布、成因,意在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归纳、推理能力。第(1)题,对图示国家的位置进行分类,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总结其分布特点;第(2)题,结合印度尼西亚的位置、地质、气候等特征,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濒危物种多的原因。方法技巧练(1)140200春(2)平流增加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升温(3)氯氟烃化合物北大气环流(4)紫外线导致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农作物减产,森林受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5)减少氯氟烃的排放,积极寻找替代品。解析由题干知,本题旨在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中的臭氧层空洞问题,熟记臭氧层空洞的特点,理解领会其形成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南极臭氧层空洞一般在春季(南半球)最为明显,由图也可以看出。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由于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平流层的气温自下而上,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臭氧层出现空洞是臭氧减少的结果,而臭氧量的减少则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烃等气体造成的。由于臭氧量的减少,吸收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使白内障、皮肤癌患者增多,破坏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免役系统,对农作物、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根据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即人为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过多,可通过减少氯氟烃的排放,积极寻找替代品来解决。
本文标题:2012高中地理1.3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第1课时学案鲁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7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