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4年中考化学难点突破全攻略—推断题考纲解读推断题是每年各地中考的经典题型,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与选拔功能。它的特点是题面容量大,覆盖面广。常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备等知识内容。各地所考中考推断题灵活度越来越大,题目越来越新颖,这就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清晰的思路是解题的前题;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中考题揭秘1.(2013上海)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A.氧化铜B.盐酸C.氢氧化钠D.碳酸钠2.(2013浙江宁波)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解析】根据下列图示解答,铁氧化铁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铁﹣﹣不会反应会反应不会反应不会反应氧化铁不会反应﹣﹣会反应不会反应不会反应2硫酸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氢氧化钙不会反应不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碳酸钠不会反应不会反应会反应会反应﹣﹣A、根据上表可以看出,碳酸钠会和两种物质反应,而碳酸钠和氢氧化钙都会和两种物质反应,所以甲3.(2013内蒙古呼和浩特)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g是理想的燃料B.e与f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C.b和c物质中所含元素相同D.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能是3CO+Fe2O32Fe+3CO23要点归纳1、解题思路(1)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关键点要反复读,读得它“原形毕露,真相大白”。(2)寻找突破:要求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出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3)正确推断:要求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推断。(4)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2、寻找突破(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①固体物质的颜色A白色固体: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钠NaOHB黄色固体:硫粉S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D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铁粉F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4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②生成沉淀的颜色A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B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C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③溶液的颜色A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氯化铜CuCl2等B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C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E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F紫色溶液:石蕊溶液④气体的颜色A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B黄绿色气体:氯气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一些框图式、叙述式推断题往往涉及到物质的用途等有关信息,故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此类推断题的解答。如: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条件就是指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高温”①指碳酸钙高温分解,②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MnO2作催化剂”就是指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5)以物质的典型性质为突破口5这里所指的性质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例如: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放热;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额以及它能吸水潮解;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下降;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水常温下为液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的反应等。(6)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特殊的反应现象常作推断题的突破口,例如: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白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Mg(OH)2、Al(OH)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等。(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常见的元素或物质之最如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最常用的溶剂是H2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8)以物质的俗名为突破口常用于推断题中的俗名: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NaCl);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Fe2O3);天然气、沼气、瓦斯气体(主要成分:甲烷CH4);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CO);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K2CO3);纯碱、面碱、石碱、苏打(碳酸钠: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6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生石灰(氧化钙:CaO);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酒精(乙醇:C2H5OH);醋酸(乙酸:CH3COOH);福尔马林(甲醛:CH2O)等。举一反三1.(2013山东济宁)一包白色粉末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一定没有;(2)白色粉末的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2.(2013江苏镇江)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7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一定含有,可能含有.(2)写出①中化学反应方程式.(3)写出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3.(2013四川锦州)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进行了归纳:(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CuSO4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和(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8①反应F→B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②C的化学式是.③写出反应AE化学方程式④答出G的一种用途.方法介绍解题方法(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9(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专题集训1.(2013广东)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如图的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1)白色沉淀B是(填化学式).(2)写出滤液A与CuSO4溶液反应的方程式.(3)若固体中的盐不含氢元素,则这种固体混合物可能是(填化学式)①和;②和.2.(2013广东深圳)如图所示为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A:D:E:;(2)写出过程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②,其基本反应类型是.103.(2013广西桂林)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合物,A是氧化物,它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C,D,E都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B,D是碱,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即部分生成物省略):4.(2013黑龙江哈尔滨)用五个圆表示A(氧化铁)、B(稀盐酸)、C(二氧化碳)、D(碳酸钙)、E(氢氧化钠溶液)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C、D、E三个圆画到图中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11(2)写出A与B反应的现象;(3)写出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2013黑龙江哈尔滨)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的结论:A是氯化钡溶液.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溶液,12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解释与结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6.(2013湖北宜昌)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是中和反应,乙是一种红色粉末.“→”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13【答案】(1)CaO;(2)Ca(OH)2+2HCl═CaCl2+2H2O;(3)Fe2O3+3CO2Fe+3CO2;7.(2013湖南长沙)化合物A、B、C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在图示的三个化学反应中(“→”表示转化关系):一个反应有沉淀生成,另一个反应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水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A的化学式;⑵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2013山东济南)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14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A是.(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是.(3)实验证明,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4)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填“能”“不能”之一)证明(NH4)2SO4一定混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的理由:.9.(2013四川达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一定不含有.(2)写出步骤②中
本文标题:2014年中考化学难点突破全攻略—推断题(考纲解读+要点归纳+方法介绍++举一反三+专题集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8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