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4年中考各省市_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汇编
饱和溶液、溶解度一、选择题1.(2014年江苏南京,15题)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t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答案】C【解析】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温度低于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温度高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A不正确,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甲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20g∶(100g+20g)=1∶6,所以B不正确,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即C正确,虽然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乙大,但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仅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有关,与溶液的质量有关,还与降温前是否为饱和溶液有关,题中没有说明降温前两种物质的溶液均属于饱和溶液,所以无法比较,即D不正确。2、(2014年山东德州,8题)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A【解析】A选项中20℃时,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钾,溶液会由不饱和状态转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分数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增加,待溶液饱和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B选项中等质量的铁片和鎂片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最终鎂片产生氢气多,且反应速度比铁片反应速度快,故B错误;C选项中因反应过程中固体总质量在不断减少,待反应结束后总质量不变,而此过程中锰元素质量一直不变,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时是先随着反应的发生不断增加,后不变,故C错误;D选项中因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一直有效,所以反应过程中一直有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是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不断加入而一直增加,故D错误。3.(2014年山东菏泽,6题)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规律,下列具体物质的性质符合对应规律的是()A.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和氯化钠C.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例如:汞和金D.某些非金属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碳酸盐和水,三氧化硫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硫酸盐和水,故本选项正确;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C.常温下,金属汞为液态,故本选项错误;D.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但一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本选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4.(2014年山东济宁,7题)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N分别是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50℃时,M、N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50℃时,其他条件不变,升温至60℃,M点向右平移,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C.50℃时,其他条件不变,降温至40℃,N点向右平移,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D.50℃时,向两饱和溶液添加溶质,M点不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等知识。50℃时,M、N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A错;升温时,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均不变,M点向右平移,但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B对;降温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稍微降低,析出晶体,N点顺曲线向右移动不是平移,C错;温度不变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不变,D错。17.(2014年山东潍坊,17题)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B.a2℃时,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度大小关系:甲>丙>乙【答案】D【解析】把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变成了不饱和溶液;a2℃时,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2014年山东枣庄,20题)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析出甲最多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A【解析】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则5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溶液达饱和状态,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14.(2014年四川成都,14题)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80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gC.40℃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D.60℃时,向100g水中加入0.20gCa(OH)2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答案】B【解析】从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可以看出: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A错误;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g故选项B正确;由于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40℃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Ca(OH)2的溶解度变大,Ca(OH)2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不会析出溶质,故选项C错误;6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1g,因此向100g水中加入0.20gCa(OH)2充分搅拌还有0.09gCa(OH)2不能完全溶解,故选项D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15.(2014年四川德阳,15题)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D.t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中甲溶液没说是否饱和,降温后不一定析出晶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错误;由于t2℃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所以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故错误;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曲线在甲溶解度曲线的上边,所以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11.(2014年四川广安,20题)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为30g,即在t1℃时,100g水中溶解30g甲、乙刚好达到饱和,所以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90g水中,还会有一部分固体不溶解,故C错误;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物质,所以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故D正确.8.(2014年四川广元,8题)下面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甲、乙、丙三溶解度/g0.180.160.140.110.09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所得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将原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析出溶质的质量丙>乙>甲C.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D.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多【答案】C【解析】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即A不正确,t2℃甲的溶解度最大,丙的溶解度最小,所以该温度下,等质量水中溶解甲的质量最大,丙的质量最小,即将该温度下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甲最多,丙最少,所以B不正确,三种物质中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均析出晶体,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所以该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甲的饱和溶液的大,即降温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t1℃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即降温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丙大,所以降温后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最大,丙最小,即C正确,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仅与溶质溶解度的变化幅度有关,还与饱和溶液的质量有关,所以不知降温前饱和溶液质量大小,无法比较降温过程中析出晶体的质量。28.(2014年四川乐山,28题)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均是30%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从t1℃至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30g甲、乙,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A错;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同,二者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等,B错;从t1℃至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都位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方,则在此温度范围内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正确;t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该温度下,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30g甲、乙都可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错误。5.(2014年贵州贵阳,5题)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C.75%的医用酒精中,C2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D.在25℃时,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答案】Dt1t2【解析】在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故A说法正确;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溶液温度下降,B说法正确;75%的医用酒精,说明100g这样的酒精中,含有纯酒精75g,水100g-75g=25g,75:25=3:1,故C说法正确;在25℃时,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这里的温度没有变化,说明a和b都是KNO3在25℃时溶解在5g水中的质量,a=b,故D说法错误。19.(2014年广西桂林,19题)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0~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D.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C【解析】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所以它们的溶解度
本文标题:2014年中考各省市_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8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