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汽车三维布线、二维线束图正向设计一、汽车三维布线设计1、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1)、三维线束中每一块线束的分块要合理,走线合理。三维布线应满足“三维布线执行标准”中的相关要求。(2)、线束过孔时要加护套保护。线束如跨越较长距离,要在线束每隔一段距离加上一个卡子固定,避免线束下垂。要避免锐角过线,免得电线折断。(3)、三维布线要与整车电气设计方案和整车电气原理图相吻合。(4)、三维布线的分块和走向分支要合理,要符合整车线束流水线装配的工艺要求。(5)、线束在钣金过孔处需设计胶套保护,并保证该处的密封良好。(6)、在布线位置处若钣金有尖锐棱角,需钣金作翻边处理,避免钣金切割线束。(7)、线束的固定方式要选用恰当,线束卡口或扎带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0mm,在特殊环境、结构的地方,应考虑采用线束压板或线束护板进行固定和保护。(8)、三维布线时需要设定线束所处环境下的包扎方式,设定考虑温度、湿度、穿线空间、振动摩擦等环境因素。2、三维线束设计要点(1)、设计时要经常与车身、底盘、总布置等部门联系,随时掌握车身钣金、内饰等的修改状况,保持与车身的联系,减少改动量。便于及时调整三维线束,保证三维线束数据与车身、底盘的各个总成数据一致。(2)、设计过程中,需要设定线束扎带、固定卡扣和线束固定压板的安装孔位形式,提交相关部门,要求作开孔等方面的结构设计;若卡扣或压板的开孔位置或开孔类型变动,应及时协调通知相关部门作相应的修改调整。(3)、线束在车上布置应以最小距离为原则,并且,不得在车身内外露。(4)、线束外径的模拟要以整车原理(导线外径、导线数量)、包扎方式为依据。所有线束与钣金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空隙,避免实际生产出的线束外径粗于模拟线束,出现无法穿线的现象。(5)、布置线束时,尽量按钣金件的形状去顺流走线。在直径较粗处线束的模拟打弯半径要与线束实际装车时的半径基本保持一致,避免线束模拟长度过长或过短现象发生。(6)、布置线束时,线束要尽量被车身内饰件和附件遮掩,避免线束影响整车美观性、又利于保护线束。(7)、线束分块要明确,线束间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二次转接现象,否则会增加导线长度和插接件数量,从而增加了线束的生产成本。(8)、线束的穿线空间和接插件的固定空间要足够,必须满足在实际情况下穿线和接插操作的方便性。3、三维布线执行标准QC/T414《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T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417.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C/T417.4《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417.5《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QCn29009《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n29010《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T29106《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TJI/CZ.004.A1《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TJI/YJY·03·135-2005《汽车电器三维布线设计规范》4、整车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在国内车型中一般分为乘用类车型和商务类车型。目前公司所设计的乘用类车型以轿车和大型客车为主,而商务类车型以重型卡车为主,故在整车的线束分块定义和设计介绍中以轿车、客车、卡车为依据,重点对轿车的线束进行分快定义和设计进行介绍。(1)、客车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以大型高一级以上的客车线束为主,通常情况下客车的整车线束可分块为:仪表板线束(连接仪表板电器件、配电盒、底盘线束等)、底盘线束或车身底架线束(连接前围灯具、电喇叭、配电盒、发动机电器件、侧围及行李舱灯具、后围灯具、底盘电器件、前围线束等)、顶棚线束(连接新风扇、扬声器、DVD多媒体系统、内顶灯具、外示廓灯具等)、ABS线束(连接ABS控制器、轮速传感器、气压电磁阀等)、空调线束(非独立式或独立式)、蓄电池电源线束、启动机线束、蓄电池搭铁线束等。客车线束的分块较为灵活,可根据整车的电器配置和电气系统的布置位置具体分块;其线束的布置空间充足、固定容易实现,故对车身骨架和底盘的配合程度不高。由于客车线束很大一部分所处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其线束的包扎保护方式要求较为严格,需要作防尘、防水、防高温、防磨等方面的包扎保护,由于布线空间不受限制,故采用波纹管密封式的包扎较为普遍。(下图为客车整车布线例图)客车整车布线例图(2)、卡车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卡车线束的分块以重型卡车为例,一般来说,重型卡车的线束可分为下列几大块:前围线束(连接前灯具、空调机组、喇叭、雨刮电机、洗涤电机等)、仪表板线束(连接仪表板电器件、配电盒、前围线束、车门线束等)、驾驶室顶棚线束(连接内顶灯、外示廓灯、扬声器、仪表板线束)、车门线束(连接车门电器件)底盘车架线束(连接后尾灯、底盘电器件、发动机电器件、ABS系统等)、蓄电池电源线、蓄电池负极线等。卡车线束的具体划分可根据该卡车的专用功能来划分定义。卡车线束的工作环境比客车客车线束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因此其包扎工艺方面的处理更要严格一些。但目前在国内的卡车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故存在着卡车的线束生产工艺要求低于轿车和客车的现象。目前公司所承接的卡车项目中,主要以驾驶室部分为主,底盘车架部分的线束是随底盘整体供货,因此在卡车的线束设计上只需设计驾驶室的线束。(下图为卡车驾驶室布线例图)卡车驾驶室布线例图卡车驾驶室布线例图卡车驾驶室布线例图(3)、轿车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目前公司所设计的轿车有两厢和三厢轿车,其中三厢轿车以B级和C级车型居多,两厢车主要以MPV、SUV为主。轿车的线束包括发动机舱线束、驾驶舱线束、行李舱线束以及三舱之外的线束。轿车线束的具体分块原则一般是按轿车白车身的设计划分(如前围、侧围、后围、地板、顶棚、车门等)来分块定义的,每个分块都还可以根据电器功能配置、车身结构等因素再作细分,各分块线束所连接的电器件可根据整车电气系统配置和电器件的布置位置来定。(下图为轿车整车线束布线分块例图)轿车整车线束布线(4)、前灯具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前灯具线束隶属于发动机舱线束,该线束的布置走向一般是沿水箱横梁(上横梁或下横梁)或前防撞梁从左至右连接前围线束(或翼子板线束)、机舱配电盒、左前组合灯具、左前雾灯、发动机冷却风扇、空调冷凝器风扇、电喇叭、左前组合灯具、右前雾灯、洗涤电机、前防撞探头、空调压力开关等。(下图为前灯具线束布线例图)在设计前灯具线束时,需要注意,由于前灯具线束连接的大功率的电器件数量较多,因此在该线束需要设计一个以上的搭铁点,来满足电气功率需求;由于该线束所处环境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同时跨过的钣金棱角多,因此该线束一般采用波纹管或工艺塑料布包扎。前灯具线束布线例图(5)、发动机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发动机线束属于发动机舱线束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线束大部分布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上。其主要连接前围线束(或翼子板线束)、机舱配电盒、蓄电池、电喷控制器、发动机各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相位传感器、前后氧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机油压力开关等)、发动机各执行器(喷油器、炭罐电磁阀、点火线圈、节气门阀体等)、发电机、压缩机、起动机以及手动或自动变速箱上的各传感器、开关及控制器(例如车速传感器、倒档开关、空挡安全开关、PRNDL开关、自动变速控制器、换档电磁阀等)等。发动机上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种类和数量一般随配置的发动机(如三菱、宝马、大众等)和电喷控制系统(如博士、联电、德尔福、马瑞丽、西门子等)而有所不同(下图为发动机线束布线例图)。发动机线束布线在发动机线束的布线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线束的包扎方式。发动机上的大部分线束都处于高温环境(80℃以上),而且油气和湿度都较重,故需要线束的包扎有耐高温、防油、防水特性。2)、线束的固定方式。发动机振动频率高,因此线束固定必须牢靠,不适宜采用常规的线束扎带或线束卡子,应该采用波纹管夹和线束定位夹固定,利用发动机现有的螺栓固定波纹管夹支架和线束定位夹,从而有效地固定发动机线束。3)、线束要远离高温件。如发动机排气管、转向油泵等,特别是连接氧传感器的分支线束,需要对线束的接插件作安装固定,以免线束随插接自然下垂而靠近排气管。4)、线束搭铁点的设定。需要分别设定控制器、传感器搭铁点和执行器搭铁点。5)、未固定在发动机上的电器件,尽量不要从发动机线束分支连接;发动机线束过渡到车身上的电器件时,应在过渡位置(非发动机上)设一固定点,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出现拉扯线束,使线束与电器件的连接松脱的现象发生。(6)、前围线束(或翼子板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前围线束是发动机舱线束和驾驶舱线束的过渡连接线束。根据线束干线在车身钣金件上的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定义为前围线束(主干线由驾驶舱前围板穿入发动机舱,并沿前围板边缘走线)和翼子板线束(主干线由驾驶舱通过翼子板过渡到发动机舱,沿翼子板走线连接电器件和线束)。前围线束作为两舱的过渡连接线束,其主要连接驾驶舱内的车身主线束、仪表板线束以及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线束、前灯具线束、ABS前轮轮速传感器线束;然后根据电器件的布置位置,连接相应的部件,例如侧转向灯、前雨刮电机、ABS控制器、发动机舱配电盒、蓄电池、制动液位开关等。(下图为前围线束布线例图)在设计前围线束过程中,需要注意下列三事项:首先,主干线从驾驶舱过渡到发动机舱处的两舱密封处理事项,此处的密封胶套密封一定要良好,避免噪声、灰尘、废气通过过孔进入驾驶舱,影响驾驶舱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其次,搭铁点的设定事项,需要将电机地(如雨刮电机)和控制器地(如ABS控制器)分开设定,一般情况是将ABS控制器的接地单独设定;再次,就是设定线束的包扎保护方式,该线束作为两舱过渡连接线束,导线数量多、外径大,因此在线束主干线处其外径粗,故在主干线处包扎时不适宜采用波纹管,可采用PVC绝缘胶带花缠或密缠,在分支线束处选择相应的包扎方式。前围线束布线(7)、仪表板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仪表板线束是沿仪表板管梁布置走线,连接仪表板电器件、车身主线束、顶棚线束、前围线束、空调机组线束、左右前车门线束等。该线束的分块定义按仪表板总成在整车的装配工序来分割较为合理,在不与整车装配工序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可把前围线束划入仪表板线束,这样就不再对前围线束进行单独分块了。该线束连接的仪表板电器件主要有仪表板扬声器、驾驶舱配电盒、组合开关、点火锁、各面板控制开关、组合仪表、发动机防盗控制器、点烟器、空调控制器、杂物箱灯、电动转向电机、制动灯开关、电子油门踏板、收放机、等,具体连接的电器件一般因整车的电气配置和电器件的布置位置而有所不同。(下图为仪表板线束布线例图)仪表板线束布线在仪表板线束的走线布置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线束主干线应沿管梁走线,在线束外径较粗处,线束沿管梁弯曲处不易成型,可设计线束压板固定,以确保线束的走向和固定(如下图中所示)。2)、线束在管梁上搭铁点的设定。收放机、仪表接地需要单独设定;搭铁点在管梁上分布要均匀合理,避免出现接地线左引右用(或右引左用)增加主干线外径的现象;仪表板上的电器件绝大部分是通过管梁搭铁接地的,由于管梁与车身钣金件之间是螺栓连接,在连接处可能会出现锈蚀现象,从而引起电器件搭铁不良,故最好在车身防潮较好的位置单独设计一条管梁与车身钣金连接的管梁搭铁线束。3)、在设定线束长度时,需要对部分电器件的对接线束长度作拆装维修预留,例如组合仪表、收放机、空调控制器等。4)、仪表板线束的包扎方式,仪表板部分是布置空间较为拥挤的地方,故穿线空间有限,为了有效地减小线束的外径,在管梁上布置的主干线提倡采用PVC绝缘胶带花缠的包扎方式;对于局部分支线束作了拆装维修预留长度的支线可以采用泡沫粘带的包扎方式,从而减小线束随车体运动而产生的噪音。(8)、安全气囊线束的分块
本文标题:汽车布线基本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0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