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3.5复习备考讲稿
12013中考复习备考建议一、考试标准及能力要求2012年初中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总体要求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目标及学科特点,按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以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主,适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说明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和感受。根据《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思想品德)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要求:即再现和再认思想品德有关知识、事实、概念、原理、观点(C级);理解思想品德课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B级);综合运用思想品德课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和理解有关社会现象,判断和评析有关观点,探究有关问题(A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考生应了解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及其意义和必要性;树立对自我、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对祖国的正确价值观;理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的有关知识概念或观点与品德、行为规范的要求;能够运用思想品德课中的有关知识,联系社会生活以及自己的思想、行为、校园生活等实际分析说明问题;具有运用心理健康、道德常识、法律常识、基本国情有关知识,条理清楚地表达、叙述和分析说明问题和探究问题等。二、考试方式和内容采用闭卷考的方式,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试卷中主、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各占50%,更多地考查思想品德课所要求的核心和主干知识。试题按难易程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比例为7:2:1。2012年昆明市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主要考核了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45个考点,覆盖了初中三个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主干内容。考查学生应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整合、探究、运用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现象和纠正“对闭卷考试就是背书考试”的错误认识。三、试题特点1.立足原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体现鲜明的教育主题,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凸显思想品德课程明理导行的课程功能。试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生活德育理念在试题设计的渗透。因此,试题在素材的选择和设计上,注重选择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和应关心的社会生活,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广泛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导行。2.突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积极反映时代主题,凸显浓郁的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试题选材新颖,问题设计采用小角度切入,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透视、解决现实问题,即找准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同时,贴近学生生活,不超越其知识和经验的范围,突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使学生学以致用,有话能说。因此,试题设计以时政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为基点,积极反映现阶段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试题在立意上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国家科学发展并重的现代意识,以公民责任意识为价值追求,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23.注重继承与创新,设问角度新颖,注重考查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积极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在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突出了“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论证探讨解决问题”等初步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了避免闭卷考试死记硬背的弊端,体现高中招生考试的选拔性功能,今年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背景取材体现了时代性,设问体现开放性。个别试题仍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试题材料进行分析,突出了对学生理解、迁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例如:26、28、29(1)等题的设问方式较之以往都有一定的突破。四、学生答题情况1、单项选择题。考查内容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了时政内容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由过去的再现记忆考查转变为理解记忆考查,学生答题情况较为理想。主要是第6、5、15、12、23、14、2、8题错误率较高,这反映出考生对学科知识理解不够准确,基本概念混淆。例如:2012年第6题以国家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四大保护”的理解,考生对“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基本内涵认识模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由于基本知识概念不清而导致错选。2012年第5题以一个具体案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特征及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考生不能准确判断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就容易错选丢分。2、非选择题。由于部分考生审题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获取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尤其不审设问,不能准确理解试题的答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反映出考生不能有效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只会盲目再现书本内容和准备好的现成答案,不能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与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与此同时,部分考生对所学习的七八九年级内容不熟悉,导致所答内容是答非所问。有的考生根本不看试题的要求,有的则随写一段文字,暴露出部分考生答题的随意性。由于考生没能把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做到有机融合,归纳分析能力还较薄弱。再加上,考试用时分配不合理,也会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提高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例如:2012年第26题.(5分)【概念辨析】上述三组图示表明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交叉或包含)。请判断各组图示的正误,并对错误的一组进行简要分析。(5分)本题以图示呈现三组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所学重点知识“公有经济与国有经济”、“权利与义务”、“违法与犯罪”等基本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掌握。本题具有较强知识的综合性和教学意义,重点考查《考试说明》中第16个考点即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法不可违”中“违法与犯罪”的相关知识。考生知识概念不清,就不能准确地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考生对违法与犯罪的知识含混,就不能准确表达“违法与犯罪”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本题由于大部分考生没有表达图示三犯罪违法行为图示一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权利图示二义务3出违法行为和犯罪的知识内涵,而导致丢分。本题考生得分不理想,主要由于审题不清,知识概念掌握不好,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不会对其进行归纳,回答角度有遗漏(大多考生遗漏的是对犯罪概念的解释)而导致丢分。总的来看,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有:1.部分考生对闭卷考试认识偏面,认为随便默诵一段文字内容就可以得分,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找不准答题的方向,这暴露出学生答题的随意性,对所学的教材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动的试题情境中去解决具体问题,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急待提高。2.考生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找不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考生答题不全面,答非所问的现象突出。3.学生没有很好把握答题技巧。考生答题思路不清晰,答题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面对具有一定综合、开放和灵活性的试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缺乏对知识迁移、归纳、整合与分析的能力。有的考生把试题背景材料与答题要求割裂开来,忽视了试题中关键词在答题中的提示作用,暴露出部分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薄弱。考生所暴露出的学习问题值得教师们深入研究,科学备考。五、复习备考建议(一)科学备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师生要科学备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不要陷入漫无边际的书山题海之中,要用好教材,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提高复习课的学习效益,要有适量的复习内容,清晰的线索和思路,多样的复习方法,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体现学科特色。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社会观察能力,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等)。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初三政治备课组根据近些年的教学经验和中考的形势,讨论制定了中考四轮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2月底——4月中旬)内容安排:七、八、九年级的基础知识复习。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按“课——节——框——目”的逻辑层次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又使知识系统化、全面化,还有利于把握知识之间、节与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夯实了基础知识,就为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法建议:对照考试说明,排查课本,确定重点;构建知识体系,通过适当的练习,总结出常见的命题角度,形成主体性专题。这一轮复习要必须做到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使其系统化,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清易于混淆的概念,防止实际运用时张冠李戴。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底)内容安排:围绕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对相关问题进行复习。方法建议:精心整合时政热点专题,分四部分内容:背景材料部分;与教材的链接点;中考命题角度预测;题型示例。特别是在知识链接题型示例部分,要紧抓住考点内容,捕捉有效信息,抓住主要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专题分为两部分,知识专题和时政热点专题。知识专题:按课标分块复习,打破教材顺序,把三个年级相关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形成知识体系,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帮助学生理顺教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进一步强化常用的解题思想和方法。讲解要抓点带线,理清知识系统,寓于启迪刺激,在基础知识上讲求灵活。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基础性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要严格,规范统一。4时政热点专题:①老师要指导学生按考纲要求,考核时间范围内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到热点与教材考点的结合点,形成专题。②在找到了今年中考对应的相关热点材料后,要用教材知识去多角度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分析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③最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时政热点考核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大处着眼,小处命题”,所以,老师在选择专题复习参考资料时,应选择一些时效性、前瞻性强,能把时政热点化为一个个小的具体问题的专题复习题,量上要做到少而精,借助这些专题训练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分析时政热点的能力;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即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第三轮复习(5月底——6月底)内容安排:综合训练,模拟考试挑选各类型题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这个阶段重点是通过模拟考试做好试卷的分析与评讲,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加强解题技巧训练。通过复习,学生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但是如果不能把它准确地展示在试卷上,就等于无效劳动。因此,指导学生解题技巧十分重要,如多选题的指导:第一步,审题。①审要求:注意关键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属于”、“不属于”、“说明了”、“是因为”等等。②审材料:认真阅读材料,找出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第二步,分析必选答案:①领会备选答案的内涵。②分析被选题、肢之间的关系。③准确运用排除法:排除错误及与材料无关的选项。第四轮复习(中考前一周)内容安排:回归课本政治课书本是“本”,各种复习资料只是“辅助”,中考最终是以“本”为主,在中考前用课本来加深对考点的记忆和理解是最有利的方法,最后一定要引导学生走出题海,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回归主干,返朴归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通过综合模拟训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的进行考前训练。最后我们要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在头脑中整理分类,以备中考信手拈来。备课组要细研复习课课堂教学,避免进入复习课误区。误区一: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复习课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重在“点、线、面的结合”。这里所说的“面”就是全面、总体上把握教材的框架,“线”就是把单元、课、框的相关知识点串联
本文标题:2013.5复习备考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1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