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3《中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
2013《中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考试的核心环节是()A.选择题型B.命题C.确定评分方法D.阅卷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较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3.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人是()A.舒尔茨B.恩格斯C.列宁D.马克思4.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它是对品德发展的()手段。A.说服教育法促进B.榜样示范法推动C.陶冶教育法强化D.品德评价法强化5.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程6.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考试用书D.教科书7.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9.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A.认识基础B.关键C.核心D.行动指南10.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12.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1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14.教学原则是依据()制定的。A.教学内容B.国家统一文件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D.教学目的15.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A.操作性和指导性B.指导性和灵活性C.工具性和基础性D.操作性和灵活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______。17.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他的作品是______。1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______。19.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都是______教育思潮的代表。2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______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21.“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2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______的再生产。23.因材施教的思想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的规律。24.人的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和______等。2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卢梭的《______》一书中。2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开篇这样写道。28.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______。29.课程评价的模式主要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和CIPP评价模式。30.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德育、智育、体育、______、劳动技术教育。31.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______、批评处分和操行评定等方式。32.现代教育要充分发挥两个基本功能,即满足______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33.在19世纪初期,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______。3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______,三是角色规范。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36.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37.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38.教科书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39.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40.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41.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42.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43.一堂好课应符合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结合实际谈谈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2013《中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B考试的核心环节在于命题。考试分为三阶段,核心是命题。2.【精析】A信度主要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3.【精析】A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说。4.【精析】D品德评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5.【精析】C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它在课程类型上属于隐性课程。6.【精析】B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学大纲。7.【精析】A埃拉斯莫斯正式提出“班级”一词。8.【精析】D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的力量实现的。9.【精析】A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10.【精析】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11.【精析】B由班级授课的特点可知,它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的培养学生。12.【糟析】A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13.【精析】B“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14.【精析】C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15.【精析】A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二、填空题16.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17.凯洛夫;《教育学》18.癸卯学制19.非制度化20.主体21.陶冶法22.有计划高效率23.个别差异性24.遗传素质25.教育26.爱弥儿27.《中庸》28.社会关系29.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0.美育31.表扬奖励32.社会发展33.导生制34.班级平行管理35.规章制度三、简答题36.(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积极向上。(3)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4)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整,相互配合,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37.(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按照严格的标准,通过多种途径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教育通过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互派留学生、国际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信息高速公路等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播。(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进而创造文化高等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38.教科书不等于教材,教材除了包括教科书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南手册、教学挂图和视听教材等。39.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延续到17世纪。(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40.(1)传统教育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其主要教育主张有:第一,教师中心,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和权威;第二,教材中心,即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第三,课堂中心,即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2)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主要教育主张有:第一,学生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第二,从做中学,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第三,活动课程中心,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41.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的人才又红又专。(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为人师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3)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是作为教师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广度和兴趣专长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为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成功,教师还应具备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修养。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6)优良的身心素质。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往往有助予师生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推进教学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四、论述题42.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矛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人的理解。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43.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1)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2)
本文标题:2013《中学教育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1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