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汽车总装输送线工艺描述
一.基本要求1.装配工艺平面安装图装配工艺平面安装图是工程实施的基础,是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2.厂房结构图厂房结构图是由工程实施的基础,是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3.产品要求3.1本工程所有的输送设备及其附属装备都应有较大的柔性以适应工厂现有车型及将来发展车型的要求。3.2装配整车外形极限尺寸及装备自重。最大最小外形长(mm)47004200宽(mm)1700—高(mm)1600—轴距(mm)26702500装备自重(Kg)1500—以上产品参数是本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所有输送设备及其装备(吊具、托盘等)都应适应以上需求。4.工艺要求:3.1生产节拍:3.4min.3.2工艺生产线速度:1-2m/min。输送线速度:应根据生产节拍及其他参数设定。3.3工位中心间距为6.2m。各设备的实际工位间距可根据设备自身的情况略作调整,但必须保证生产节拍。3.4输送设备的范围要求空中悬挂输送线共三条,分别为车身储存线、底盘装配线和车门分装储存线,包括钢结构、悬挂输送机、吊具、工具吊架以及所有电气设施等。地面输送线共7条,分别为最终装配线、动力总成分装线、动力总成合装线、前梁分装线、后桥分装线、仪表板分装线及发动机总装线,包括线体、托盘、所有电气元器件等。3.5本工程有6处转接点:1)涂装车间油漆车身从精修台车转接到本工程的垂直升降机上2)车身从车身储存线吊具转接到内饰线的平板上3)车身从内饰线的平板转接到底盘线的吊具上4)车身从底盘线的吊具上转接到地面线的最终装配线上5)车门从内饰线上转接到车门储存线上6)车门从车门储存线上转接到地面线的最终装配线上对以上6个转接点工艺要求:定位正确平稳转接符合节拍要求机械部件,电控可靠性好以上转接点应保证相互之间的互锁保护,及联动作业。具体要求详见各条设备的详细说明。3.8本工程在联线调试时3.4分钟节拍进行联调,要求:*运行平稳,无抖动,爬行现象*正常连续运行48小时,无停线*自动化控制能按要求实现,并根据甲方要求,在联调时可能进行局部修改,调整.3.9设备外观要求*所有覆盖件必须平整,,接口处焊缝整齐,美观*钢结构表面如有不平或结疤,应打磨后上漆,两道底漆,两道面漆。二.设备分类要求1.车身储存线车身储存线主要负责涂装好的车身的分类储存和转运,线体采用4〃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在涂装车间设有升降机用于转挂涂装的车身至车身储存线。总装车间内饰线的起始点设升降机将生产所需要的车身转挂到内饰线上。在涂装车间升降机处每一个进入总装车间的车身被赋于一定的信息。车身进入总装线后,积放链的控制系统控制不同的道岔将车身自动的分配至不同的储存区域。车身存储线共有2道分类储存线。整条输送线采用3个驱动单元,链条速度为12m/min,推杆间距为14t,出库频率为3.4min。线体在通过操作工人活动的区域均设置安全网,确保安全。1.1技术参数:序号项目单位参数1用途车身的储存和转运2车身尺寸mm4700x1700x15003输送机型号4”积放式悬挂输送机4生产纲领单班3万5生产节拍3.4min/辆6吊具数量约70个7车组形式48积放长度mm51059链条型号X-45810链条节距mm102.411驱动单元数量个312驱动电机功率kw5.513调速方式恒定速度14运行速度m/min1215推杆间距mm1433.616链条总长度m约82517张紧形式气动张紧18张紧行程R450S=7501.2工艺过程:在涂装车间升降机处人工输入每一个进入总装车间的车身的特定信息(颜色、车型),携带车身的吊具进入总装车间,积放链系统通过控制线路上的道岔使车身按照产品的品种自动分类储存到不同的储存线路内.总装车间的生产控制人员根据库区内储存车身的具体情况安排总装车间的生产次序。积放链系统能够按照生产调度人员指定的生产次序自动的从储存区内提取符合要求的车身并转运至内饰线.积放链系统还应能在涂装车间不能及时消耗总装返回的空吊具的情况下,自动将总装车间多余的空吊具通过短接线路返回到库区储存.并在涂装车间需要空吊具的情况下,自动将库区内的空吊具经过另外一条线路到达涂装车间。车身储存线两处升降机的转接过程如下:a.涂装车间→车身储存线转接过程采用四柱升降机将空吊具下降到位,吊具定位并夹紧后发信号给涂装精修线,精修台车携带车身进入吊具,待精修台车完全到位后发信号给升降机,升降机慢速提升,将车身抬离台车,随后高速起升,在接近设定高度后,转为慢速提升到位,而后吊具携带车身进入车身储存线。当吊具高速提升的同时,台车即可驶离转接工位,下一循环台车等待信号,方可进入转接工位。转接的节拍控制在3.4min之内。b.车身储存线→内饰线携带车身的吊具在接到转接工位允许进入的信号时进入转接工位,待完全到位后吊具定位并夹紧,随后升降段下降,下降过程采用慢速—高速—慢速的方式。待接近下位时将车身缓慢的放置到在转接工位处等待的内饰线大平板上,并继续下降一定高度,确保吊具和车身脱开。升降段下降到位后发信号给内饰线允许其启动大平板,大平板将车身拖出吊具,离开安全区域后,给升降机信号,升降机将空吊具提升到上位,提升过程为慢速—高速—慢速的方式。空吊具随后被推出转接工位完成转接。转接的节拍控制在3.4min之内。详细转接过程见附图。1.3工艺过程要求:a.各设备制造厂应根据自身设备的能力及情况核算转接节拍,并在投标文件中说明转接过程的详细内容及时间表,但最终的节拍要求应确保工艺对转接节拍的要求(小于3.4min)。b.车身储存线应该提供给与之有关的涂装精修线、内饰线在执行相关动作时电气的连锁及信号要求。c.吊具定位夹紧装置应确保定位精度(±2mm),以确保在转接过程中对位置精度的要求。吊具数量应满足车间的正常生产需要。d.吊具采用的图纸必须双方认可后方可试制,吊具采用矩形钢管。吊具上支撑点位置、宽度应可考虑多品种的要求。吊具的高度的开挡尺寸最小为。吊具应牢固、美观。吊具互换性要强。e.电控系统能对车身进行自动识别,并自动控制分类储存,并能根据生产的需求,及时准确的从库区中提取所需的品种。f.电控系统能对每条储存线的吊具进行计量,显示储存区内储存车身的信息(颜色及车型)的内容,并控制吊具的进出。g.系统的两台升降机应设置连锁和单独控制两个切换,连锁状态下升降机应能和积放链之间自动衔接。在单独控制状态下,升降机应能独立控制操作,并设置进车和出车的按扭,能独立完成相关的转接过程。h.钢结构系统应包括底盘段固定工位器具的公用吊架,吊架的宽度为6m。详见附图。1.4垂直升降机a.采用四柱式皮带传动升降机,皮带应采用可靠的进口产品,升降段的长度应保证最长车身的需要。荷载1.5吨,升降行程约8m,升降速度为低速6m/min,高速18m/min,变频调速,速度转换时应保证运行平稳,无晃动。b.立柱截面采用矩形管和方钢管,以增强刚性。b.升降机应具备保护措施(断链、过载等保护),应设置上极限和下极限限位保护。d.提升采用皮带,应保证提升过程平稳、工件无晃动。e.升降段轨道与与正常轨道在高位应能准确对接。f.升降段在起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吊具应可靠的被限制在升降段内。2.底盘装配线底盘线主要负责车身底盘段的装配工作,线体采用6〃悬挂输送机。在内饰线的端头有四柱升降机将大滑板提升到高位,在转接工位外等待的空吊具进入转接区,升降机下降将车身放到底盘线吊具上完成内饰线至底盘线的转接。底盘线吊具与积放链采用三点悬挂的形式,悬挂吊具的前点连接在积放链的均衡杆上,由积放链提供运行的动力。悬挂吊具的两个后点在另外的两条辅助轨道上运行,依靠调整辅助轨道的轨迹,以达到吊具不论是在水平段、上下坡段均能保持吊具的水平状态。吊具采用门式可以张开,完成底盘工作的车身依靠悬链的下坡将车缓慢的放到地面平板线上,在汽车轮胎着地的同时,吊具的两个主臂饶吊具上的回转轴被专用压轨的作用下慢慢张开,随后吊具开始爬坡,在坡上的顶端吊具合拢,完成底盘工作的车身被地面的板线带着进入最终装配工作。线体共采用2个驱动单元,分别负责工艺装配和车身及空吊具的高速转运。工艺段速度1-2.5m/min可调,在线体的中段有AGV小车用于与动力总成和后桥总成与车身的合装。2.1技术参数:序号项目单位参数1用途底盘的装配2车身尺寸mm4700x1700x16003输送机型号6”积放式悬挂输送机4生产纲领单班3万5生产节拍3.4min/辆6吊具数量约30个7车组形式48积放长度Mm51209链条型号X-67810链条节距mm153.211驱动单元数量个212驱动电机功率kw工艺段5.5Kw,输送段4Kw.13调速方式工艺段变频调速,输送段恒速14运行速度m/min工艺段1-2.5,输送段1415推杆间距mm工艺段6128,输送段4289.616链条总长度m约17张紧形式气动张紧18张紧行程R450S=7502.2工艺过程:底盘装配线工艺段按照生产的需要可以调整运行速度,速度变化范围为1-2.5m/min,采用变频无级调速。车身输送采用高速输送,速度采用恒定速度14m/min。内饰线与底盘线及内饰线与地面线平板线之间的转接过程如下:a.内饰线→底盘装配线转接过程如下:内饰线端部设置四柱升降机,完成内饰工作的车身随同大滑板进入转接工位,升降机将携带车身的大滑板连同滚床提升到高位,升降机在升降的过程中采用两级速度,在接近上位和下位的时候采用低速,中间过程采用高速。升降机高位停止后发信号给底盘线悬链允许空吊具进入。底盘装配线控制单元接到允许进入转接工位的信号后,在转接工位高位外等待的空吊具从驾驶室后部进入转接工位,待吊具完全到位后,吊具夹紧定位装置动作,将吊具准确而且牢固的定位并发信号给升降机允许其执行下一个动作。升降机接到吊具到位夹紧的信号后缓慢下降将驾驶室转挂至吊具上.随后高速下降。完成转挂的升降机和吊具随后同时各自执行后续的转接动作,详细的转接过程可参阅附图中的转接过程步骤表,转接节拍应控制小于3.4min。b.合装工位合装工位段,吊具以工艺速度运行。地面AGV小车根据吊具上专用信息载体,以实现吊具和AGV小车之间的同步运行,在同步运行的过程中,AGV自带的举升装置将动力总成举升完成和车身的合装。c.底盘线下至最终装配线底盘段的吊具采用的是可以张开的门式吊具,悬挂方式采用三点悬挂,使车身在底盘段的各个运行阶段都是保持水平的。在车身下线的地方也是如此,这种形式可以避免由于车身的接近角过小在下线的时候车身与地面设备发生干涉。完成底盘装配的车身随着底盘装配线悬链的下坡将车身缓缓的落到最终装配线上,待吊具上的定位装置完全脱离车身之后,吊具上的张开压轮进入特定的轨道单元,在轨道单元特定轨迹的作用下,吊具上的张开压轮就会带动吊具的主臂张开脱离车身。脱离车身的吊具保持张开状态并开始爬坡,直到坡的顶端压轮脱离特定的轨道单元,吊具合拢。此时,落到最终装配线上的车身随着板线进入最终装配工作。2.3工艺过程要求:(1)各设备制造厂应根据自身设备的能力及情况核算转接节拍,并在投标文件中说明转接过程的详细内容及时间表,但最终的节拍要求应确保工艺对转接节拍的要求(小于3.4min)。(2)底盘装配线应该提供给与之有关的内饰线、最终线及底盘合装线在执行相关动作时电气的连锁及信号要求。(3)底盘线在程序控制上应设置与内饰线及地面平板线在转接工位的连锁保护。在内饰线与底盘线的转接处,积放链在没有接到升降机高位到位的信号时不允许释放空吊具进入升降机。积放链在没有完成吊具定位夹紧的动作时,应发信号给升降机表示吊具定位没有完成。在完成转接的吊具携带车身没有完全走出转接工位的情况下,积放链系统应给升降机信号表示升降机不能携带下一循环的车身提升。在底盘装配线与最终装配线转接的时候,积放链如果接到最终装配线发来的在转接工位有车的信号时,底盘线不允许将车落到平板线上.(4)底盘线应设置联动和分动两钟情况。在联动情况下,底盘线应与地面线连锁起动。分动的情况,底盘线的动作应可以单独控制。(5)底盘线每个工位设按钮盒一个,按扭盒设急停、求援两个按扭。按扭盒沿线体交叉布置,在底盘线两段分别设置急停和求援信号指示牌,指示为双
本文标题:汽车总装输送线工艺描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