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4湖州高中生物公开课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长兴中学许冰吉1教材分析•1.1教学地位细胞增殖的延续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键•1.2重难点分析(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1)概念多:•同源染色体、配对、四分体•(2)连续的两次分裂:复杂抽象•(3)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离、自由组合、交叉互换2教学方法•2.1设计思路什么样的染色体行为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有这种染色体行为•2.2引导—探究式教学法•(用纸剪成的染色体和子母扣制作,取材方便,且保存更长时间)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精子的形成过程来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并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正确使用专业术语•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科学素养;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4教学过程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裂细胞类型增多细胞分化一、知识回顾染色体:2n=46核DNA:2a=462n=462a=46问1:受精卵如何形成呢?问2:何为有性生殖?何为无性生殖?染色体:2n=46核DNA:2a=46探究思考1:形成受精卵的精子和卵细胞(即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分别是多少?精子卵细胞受精魏斯曼预言与孟德尔同时代的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从理论上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1887年,魏斯曼总结了前人及自己研究结果,发现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现象,并将染色体数减半的这一次分裂称为减数分裂,这就是减数分裂概念的最初来源。后来的观察发现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包含了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1905年Farmer等取希腊文meiōsis(意为“减少”),将这两次连续的分裂统称为meiosis这一英文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学习目标:(1)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2)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重难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精原/卵原细胞——》精子/卵细胞)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对象:时期:特点: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二、减数分裂概念(P27第一段第一句和第二句)问4:请问减数分裂有无细胞周期?问3: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几个精细胞?总结减数分裂的特点:121/2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前间期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前期中期中期后期后期末期末期分裂期减数分裂的过程第一次分裂(MⅠ)和第二次分裂(MⅡ)探究2:间期完成了一次染色体复制,接下来的两次分裂时如何进行才能使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半?请合理推测A:第一次分裂完成成对的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完成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B:第一次完成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第二次分裂完成成对的染色体分离学生活动B1A2A1B2前期Ⅰ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第一次分裂(MⅠ)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条染色单体=个DNA44特点: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特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两侧第一次分裂(MⅠ)中期Ⅰ前期Ⅰ初级精母细胞中期Ⅰ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MⅠ)后期Ⅰ中期Ⅰ初级精母细胞后期Ⅰ初级精母细胞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那么,非同源染色体会怎样?非同源染色体组合一自由组合ABabAbaB组合二第一次分裂(MⅠ)末期Ⅰ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特点: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探究3:次级精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MⅠ第二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特点: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一分为二。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2014湖州高中生物公开课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3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