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荆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2分)l.(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苋.菜xiàn谰.语lán颓.唐tuí气冲斗.牛dǒuB.凫.水fóu滑稽.jī蟾蜍.chú水波粼粼..línC.撺.掇cuàn藻.井zǎo踌躇.chú周道如砥.dǐD.褶.皱zhé告罄.qìnɡ黄晕.yùn义愤填膺.yīnɡ2.(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川流不息择善而从温故知新花枝召展B.历历在目抨然心动聚族而居语无伦次C.塞翁失马望文问切喏喏连声云云众生D.引颈受戮乐此不疲有例可援顶礼膜拜3.(2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缪钺先生在《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雄,而贵蕴藉;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诗主言情和诗含哲理,两者,相得益彰。A.空灵透辟无穷情趣盎然B.空灵透辟隽永相辅相成C.轻灵厚实无穷相辅相成D.轻灵厚实隽永情趣盎然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B.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健康保护。C.只有在你能够坦率地面对自己的时候,你就会尊重你自己。D.那些缺乏生命力的新词语,终究难免被淘汰的命运。5.(3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凡尔纳的小说是幻想与科学的完美结晶,他也因此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B.《威尼斯商人》塑造了残忍吝啬的夏洛克,还塑造了老实的巴萨尼奥、重感情的安东尼奥和美丽智慧的鲍西娅等形象。C.《简·爱》几乎具备了优秀小说的一切元素,如真挚的内心独白、绚烂的景物描写、巧妙的悬念设计以及主人公巨大的人格魅力。D.《变脸》中的水上漂是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又有情有义的老人。二、古诗文阅读(24分)【甲】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乙】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丙】优孟传(节选)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①,发甲卒为穿圹②,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注:①[题凑]棺材的两头。②[穿圹]挖墓穴。选自《史记·滑稽列传》6.(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喻)B.明日,徐公来(明日:第二天)C.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D.暮寝而思之(之:代指妻、妾、客)7.(2分)指出下面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朝服衣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8.(2分)下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峰峦如聚”,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群山攒立之状,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B.第二句写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为后文表达参破功名富贵、世事终归虚无的思想作铺垫。D.《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9.(2分)下面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邹忌与妻妾客人的对话写出了三个不同身份的人不同的语气和相应的心理状态,但不管出于何种心思,他们都是为了逢迎邹忌说了谎话。B.本文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第一部分的叙事是前提,为下面的说理做铺垫。C.文章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由谑而庄,以小见大,由浅入深,道理深刻而警策。D.邹忌以自己为故事主人公,对君王进行现身说法,使人更觉真实、亲切、有感染力和说服力。10.(2分)下面对《优孟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楚庄王爱马并与群臣商议厚葬名马的故事。B.故事写优孟讽谏楚庄王不要“贱人而贵马”。C.优孟采用异于常理的方法劝谏,使楚庄王得以幡然醒悟。D.优孟建议把马交给厨师,让人们饱餐一顿。11.(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3.(8分)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时间是什么?自古多有言说。在桃花源,时间是停滞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①。在黄鹤楼,时间是虚无的:黄鹤一去不复返,②;陈子昂说时间是孤独的存在:前不见古人,③。李白说时间是烦恼之源:乱我心者,④;晏殊说时间是青春如花:⑤,元是今朝斗草赢。苏轼说时间是青春不老:谁道人生无再少,⑥;抬望眼,时间是代际延续:江山代有人才出,⑦。放眼量,时间是胜意达观:自古逢秋悲寂寥,⑧。三、现代文阅读(24分)民谚,那一缕怅然的怀念和作别①在中国古老农业的泥土上,摇摇曳曳开着民间谚语的小花,清芬雅致,细碎灿然。这些根植在广大乡村的俚俗谚语,是老百姓在漫长与勤苦岁月的日月轮回中,劳动生产、社会生活、自然万象的实践、体察、感受和经验总结,反映自然规律,预告时节气象,传授生活知识,启示生存经验,含有处世哲学,通俗易懂,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因此常常以俗语、格言、哲理、警句、打油诗、顺口溜的形式,体现并传承着民间的智慧、学问、道理和预言,多半都很实用,也很灵验,甚至屡试不爽。若果你要坚持不信,就要吃亏。譬如“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又说“饱带干粮晴带伞。”恰恰那天水缸出汗了,蛤蟆也在叫,看着却是大晴天的,你就是不信邪,出了门去了,一准不到地点,你就淋了个落汤鸡一样。于是自个自地想着,嘿,这老一辈传下来的民谚果真不是说着玩的,果真是这般灵验的,才知“不听老的言,吃亏在眼前。”②有时我也想不通。譬如就在前几天,准确说就是农历正月二十那天,天气晴朗,有人就说了:“正月二十晴,树上挂琉瓶。”问啥意思,说正月二十这天如果天晴,就要倒春寒了。所谓树上挂琉瓶,就是冰挂,像琉璃瓶子一样。还真是准,今年整个一个冬天都是暖冬,好几个月没有雨不下雪,正月二十之后,竟是接二连三,雨雪纷至,天气乍冷,及至昨天——已经是正月底了,在我们淮南,往年这个时候都是小阳春了,树木泛青,蒸蒸日上,谁知上午雨雪交加,下午就结了满树满树的冰挂,晶莹发亮,像小琉璃瓶子。人们把脱了的棉袄又穿上,缩着脖子想,这民间的谚语真是邪乎,好是灵验,反过来又想,啥根据呢。③这样的民谚,在我们当地很多,其中有一则,说“八月十五阴,误了来年灯。”所谓“来年灯”,是指次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民间的元宵节,家家是要吃元宵、挂灯笼的。民谚的意思是说,头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那天要是阴雨天,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保管也是个阴雨天。实践证明,这个民谚的预言,也总是准的,好像无一例外。按说,头一年的中秋节离二年的元宵节,还有将近半年时间呢,半年之后,那天气的阴晴就预定下了,定死了,不变。一个节日当天的天气决定着另一个节日当天的天气,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呢?怎么想,都像是神话,都像是白话,都像是瞎话。且不说这之间时间相隔的长短,就说天气自身的变化,也是取决于彼时彼地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状况,固然有规律可循,事实是千变万化,如民谚所说“天有不测风云”,哪有像这样的这么准确的天气预测和呼应,而且是中国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之间的呼应。有趣极了,也精彩极了,中秋——元宵,两个节日,竟像是两个恋人,承诺,期许,约定,兑现,你晴,或者说你快乐,我也快乐;你阴,或者说你伤心,我也伤心。看来起码这两天的天气,既能照章办事,也感情用事。④这说的是农谚,农谚引申到社会生活中,就是民间俗语、格言,箴言、警句,类属民谚的范畴,是民谚的深化和发展。譬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有“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白天不做亏心事,黑夜不怕鬼敲门”“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离地三尺有神明”“天下乌鸦一般黑”、“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等等。这就不是一般谚语的格言哲理了,而是涉及道德、伦理和人心的警醒和启示。同样是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的提取和总结,自然也不能不信,很灵验的。⑤是的,在中国古老农业的泥土上,曾经,淡淡地开着民谚的小花,如今一朵一朵枯萎凋零了,也只有像我这样的人,才有偶尔闲来的一缕矫情怀念和怅然作别。眼见着无所不能的人类,利用强大的科技手段改造着山河大地,改变着自然生态,灭绝着物种生灵,那些朴素的民间谚语在现实中既失去它的灵验,也不能以它的朴拙和善良给生活以预报和警示了。积重难返,天谴人怨,地震、泥石流、洪涝、雪灾、大旱、酷暑、极寒、病毒、肿瘤、癌,都是恶果,都是惩戒,只有人类自己吞食和承受。只是毁坏的人心和大自然,再无规律可循,也无规则可依。因此再说“八月十五阴,误了来年灯”,我怕是不会那么准确了。不过人类现在有它惊天动地的胆量和办法,就像今年的大旱,没有雨,我们可以人工降雨,不下雪,我们用炮轰它下来。但这有什么用呢,人类如果再不自律,继续着自私、欲望、权力、财富的疯狂,无尽攫取和掠夺,不惜丧尽天良和人性,终有一日,上帝会放弃人类,不管我们了。到那时,用当下一句类似民谚的网络语表达——⑥神马都是浮云。14.(2分)“怅然”是什么意思?在文题中表达了怎样的情绪?15.(2分)请你从第①段中摘抄部分词句,给“民谚”下一个定义。16.(2分)第①-③段写了三则民谚,可以看出层层递进的关系,请你填写表中空白处。第一则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写民谚一天之内很灵验第二则正月二十晴,树上挂琉瓶第三则八月十五阴,误了来年灯17.(3分)第⑤段划线句子表达的是对人类的赞许吗?说说你的理解。18.(3分)结尾“神马都是浮云”有何表达效果?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谈白菜①曾见过齐白石一幅斗方:一棵肥硕的白菜配两枚鲜红辣椒,题曰:“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识白菜为菜之王,何也?”白石大师勤奋一生,不失农家本色,深知白菜性格,才写得出这样深切的颂辞。②对于这个称赞,天下白菜确也当之无愧。白菜即菘。《本草》曰:“菘性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除不择时地,易于生长之外,比一般蔬菜,白菜还易于高产,又便于保存,“盖易具而可常享也”(苏轼《菜羹赋》)。然而齐白石的称颂,当有另一层深意。③人们大体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什么佳肴美味,不要说天天吃,就是连续多餐几次,也会腻的。如果吃得过分,不是“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见枚乘《七发》,意思是美味酒肉乃烂肠毒药)吗?白菜却百吃不厌,多吃了决不会倒胃口,更不要说“烂肠
本文标题:2014语文二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