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走进苏东坡苏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官至礼部尚书,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文——诗——词——书、画——苏轼四门生:“苏黄”“苏辛”“宋四家”湖州竹派才华横溢的苏轼“唐宋八大家”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善画墨竹,绘画主张画外有情,重视神似,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神宗时,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降为黄州团练副使,种田帮补余生,此时自号东坡哲宗即位,重新启用司马光,他又因不能见谅于旧党,自求外调到杭州当太守。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颍州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结发之妻:王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弗的堂妹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原为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王安石:“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造字,定非无义。”苏轼问:“鸠字九鸟,可知有故?”王安石哑口苏轼答:“《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爷带娘,共是九个。”与佛印兄妹趣对哥哥曰:“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妹妹对:“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哥哥曰:“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妹妹对:“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对联退敌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东坡肉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关于东坡肉元丰三年,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宋哲宗元祐四年,苏轼回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关于东坡肉PS:传说说法: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云游四海来到永修境内一个叫艾城的地方。三伏天,苏东坡救了一个中暑的小孩。作为农夫的父母,买了两斤猪肉,用一束稻草捆着提了回来,想问苏先生的口味。恰巧,苏东坡正在赋诗填词,口中朗朗念着:“禾------草-------珍---------珠-------透心香......”。农夫听了一楞,仔细琢磨,认为是让他把肉和着稻草整煮,并要煮透心。吃饭时,菜端上桌来,苏东坡见一块整肉,没斫没切,还用稻草捆着,不知什么原因,又不好意思开口。农夫挺奇怪,就对苏东坡说:“早上我去问你,你不是说‘和草整煮透心香’吗?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给弄的,关于东坡肉先生怎么不吃呢?”苏东坡恍然大悟,也只好顺坡下驴。没想到猪肉掺杂着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饭,农夫夫妇出门去了。东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扰几天了,十分过意不去。几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天还是走了吧。主意一定,从包袱里取出五两纹银,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张字条,上写着:“主人盛情难却,东坡不辞而别。”农夫夫妇回来,看见条子大吃一惊,原来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苏东坡先生。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学着用稻草扎肉煮着吃,果然香酥可口。乡亲们便把这种肉称作“东坡肉”。因其味道鲜美,做法别致,所以一直流传。关于东坡肉Ai东坡帽他们眼中的苏东坡词句好,是文学品味高;书法好,是艺术品味高;饮食讲究,是生活品味高。这样三味俱高的男人,请问世间有几?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笔,就让和尚成为名僧。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问的凤毛麟角,不可数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林语堂《苏东坡传》推荐书目方方《喜欢苏东坡》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关于本PPT制作:第二小组主编:蒋春燕副主编:游川力代凤瑶刘文慧管霜杨文李冰李文文感谢欣赏
本文标题:走近苏东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