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方案配套课件第14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本课件是用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31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十四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返回目录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5.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6.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7.数字地球的含义。考纲概览1.结合相关区域的地理知识,考查区域概念的内涵和特点。2.结合热点区域,如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成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考查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区位条件。3.对比类似的区域,如英国与日本、美国东北部与中国东北部、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等,分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以老工业区的改造、农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等为切入点,考查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返回目录考向定位5.掌握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点及用途,区别其应用范围。6.突出对地理信息图表的判读分析能力、提取有用信息能力的考查。返回目录考向定位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概念和主要特征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①________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划分出来的。2.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④___________,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⑤________。(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⑥_________。(3)区域既是⑦_____________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⑧________区域。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空间指标方法区位特征边界相对一致上一级区域下一级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⑨__________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地理环境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⑩__________、⑪________也存在差异。图27-2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位于43°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⑫______________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⑬___________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部降水较多;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⑭____;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⑮_______全国平均水平黑土分布广泛;多⑯______;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⑰______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⑱____有较丰富的⑲______等矿产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水田低于旱地高于贫乏石油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人类活动差异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主要作物⑳______(主要)、油菜、棉花等_______、______、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______熟至__熟一年______熟商业贸易商业贸易发达商业贸易落后工业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______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水稻玉米春小麦两三一综合性重化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返回目录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自主梳理社会经济技术2.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农业生产发展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业发展______农业社会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是耕作业的限制条件;气候条件优越,劳动力_______,精耕细作成为我国粮食(水稻)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______、棉花生产基地工商业社会人均耕地______,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棉生产在全国的地位______返回目录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自主梳理缓慢丰富桑蚕少下降►探究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分析方法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在分析时,应先把握区域的地理位置,明确区域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这样就可以把握区域的气候特征。例如,在分析日本和英国时,应抓住两地的位置: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处温带地区;日本在亚欧大陆的东面,是典型的季风气候,英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面,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温暖湿润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再结合两国的地形特点,就可以分析两国农业活动的特点:日本属于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非常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由于平原面积狭小,地块较小,适合小型农业机械耕作;英国气候比较冷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然后结合地形和气候可以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从而分析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日本山地丘陵广,降水较多,河流短小而湍急,不适合发展航运,但水能丰富,适合发展水电;英国河流流量平稳,且多运河沟通,航运价值大。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工业时,可结合区域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情况:日本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但岛国多良港,因此工业布局属于临海型,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英国煤、铁、石油等矿产丰富,属于资源型的工业布局,传统工业比重较大。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另外,在分析时还应把握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例如在分析青藏高原时,应抓住其高寒的特征,该区域人类活动都要受到高寒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主要发展高寒畜牧业;人口、城市、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时,应把握其干旱的整体性特征:由于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有在有水源的地方才可以发展,形成典型的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的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问题。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记忆分析区域特征的一般思路(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的半球、温度带,在大洲、国家中的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说明地理位置。(2)从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生物、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并着重区域的突出特征(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和区域发展优势因素、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缺乏)的分析。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例1【2012•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30-1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比较图(a)与图(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2)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3)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1)河道变窄,分叉减少。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2)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3)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题,考查读图能力和诠释问题的能力。对比图(a)和图(b)可以发现,2000年与1979年相比,河道变窄,同时分叉也减少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河流水量的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滦河上游建有水库和运河,加大了滦河的用水量;对比图(a)和图(b)可知2000年盐田和鱼塘占有很大面积,沼泽湿地减少,河流水源补给减少;同时还应考虑随着滦河流域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这些都会造成滦河水量减少。第(2)题,抓住“钢铁厂”“经济发展”等关键词进行分析。钢铁工业发展集聚效益显著,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促进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并促进就业。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3)题,华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多旱涝、风沙、寒潮、冰雹、盐碱及农作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特别是春旱突出。结合水资源短缺和多自然灾害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究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具体区域,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探究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图30-2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二、三或一、三、二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例2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1)~(3)题。图30-3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工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B.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C.交通运输方式日趋多样化D.城市的占地规模扩大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关于甲地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变为以乳畜业为主②由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变为以城郊农业为主③城市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④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④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30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工业结构及工业布局发
本文标题: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方案配套课件第14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