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5-2016一轮复习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复习记忆:1.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2.联系的客观性及其方法论?3.联系的多样性及其方法论?4.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及其方法论?5.系统优化的方法训练12:(2015全国卷I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4分)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3分)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胜利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3分)二.基本结构:一.本单元的核心问题:世界是怎么样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第九课)根本要求:创新(第十课)唯物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形而上学对立孤立静止片面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考点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2)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考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3、哲理小结: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注意:联系具有普遍性,只是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须与周围的一些事物相互联系,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考试时要注意】(1)突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可以这样表述: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突出事物内部联系时可以这样表述:联系是普遍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3)一般可简记: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考点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联系的客观性的表现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为:(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3、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哲理小结:1、强调联系的客观性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强调联系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联系是客观是,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这一观点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是一致的。)考点3:联系的多样性1、联系的多样性原因: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3、哲理小结: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特别提醒](1)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①唯物论角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辩证法角度: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构成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认识论角度: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问题。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创造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条件是有条件的,不是随心所欲的。D例1[2015·全国卷I]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②说法明显错误,事物的不同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应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中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说法不科学,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不变化的的事物,故选DB例2[2015·全国卷II]“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意识的能动性。C例3[2014·课标全国卷Ⅰ]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有关知识。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①观点错误。联系具有多样性,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偶然的联系,③观点错误。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A例4[2014·重庆高考]右图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A.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B.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C.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D.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食物是人和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人来说,多吃水果有利健康,但对狮子来说多吃则不益,因为狮子具有不同于人的特殊性,它是食肉动物,A符合漫画寓意,B与之不符。漫画未涉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C、D排除。(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考点4: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2)二者的地位、作用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1、整体和部分的区别(1)在同一事物中,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哲理小结)(1)强调整体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强调部分时:部分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考点2: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2、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哲理小结:原理: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方法论:(1)强调认识事物时: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2)强调解决问题时:要求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优化的趋向。D例5[2013·海南高考]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有关知识。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①观点错误。联系具有多样性,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偶然的联系,③观点错误。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例6[2014·江苏高考]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答案: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解析: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解答本题,首先应答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然后结合材料说明公民的个人言行与国家整体形象的关系即可。(2014全国大纲卷)材料二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3年3月挂牌成立。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接铁道部的相关资产、负
本文标题:2015-2016一轮复习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