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单元考试卷(一)
1/9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单元考试卷(一)考试范围: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一、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A.注重以人为本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探索人与自然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2.《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经·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B.孟子民贵君轻思想C.韩非子中央集权思想D.老子无为而治思想4.《汉书·元帝记》记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关系过于亲密:“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的“自有制度”的实质是A.儒表法里B.无为而治C.严刑峻法D.仁政爱民5.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知行合一C.发明本心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6.南北朝时期,即有儒释道三教之说。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提倡经世之术。”下列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A.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B.此时正是佛教传入内地、道教形成和儒学复兴的时期2/9C.“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伽发穷源之真唱……”D.倡导以“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反观内心”为理学修养7.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C.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D.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8.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奔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谷分开,并且新谷、陈谷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A.《石氏星表》B.《齐民要术》C.《九章算术》D.《黄帝内经》9.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弟子韩非、李斯却成为著名的法家思想家。这说明A.儒家法家名为两派实为一家B.战国时期百家思想出现融合的趋势C.思想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D.法家在诸子百家中成为显学10.下列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11.到北宋时,二程从“理”作为宇宙本体而气化万物出发,在心物观方面,提出“心是理,理是心”,客观事物是“心”毕照的结果。在形神观方面,同样也是“有是心”,而后才“具是形”。这表明二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一角度是A.三教合一B.与佛道抗衡C.万物的本原D.三纲五常12.在河南南阳郡“医圣”张仲景故里,民间自发前来医圣祠祭拜。这一“瞻仰医圣”习俗自汉代延续至今。张仲景被后世纪念主要是因为他A.编订《千金方》B.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C.最早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D.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1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波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王夫之B.顾炎武C.李贽D.黄宗羲14.有人认为董仲舒不是儒家,在学习了董仲舒的思想之后,你可以用下列董仲舒的什么思想反驳他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仁政”D.大一统15.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这本著作3/9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1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应了A.自然经济缓慢发展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城市经济逐渐繁荣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7.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A.唐传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刻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18.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A.隋唐的草书B.宋代风俗画C.元代的杂剧D.明清的小说19.元曲堪称中国古代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需要为主流B.以文人抒情写志为主体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创作风格20.“一千年前,我们一度领先;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现在,我们再度起飞。”这是361°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宋代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我们一度领先的原因是国家的统一和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③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列强的侵略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21.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在一部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达尔文所说的“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是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C.《周髀算经》D.《甘石星经》22.他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A.顾恺之B.王羲之C.吴道子D.王夫之23.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招画院画师。其中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4/9此图的风格应为A.宫廷画B.文人画C.民俗画D.人物画24.史学家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里评论:“甫又善陈时事,律且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下列对其评价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评论揭示了杜甫诗歌的突出特点②“善陈时事”是对杜甫诗歌关注社会现实的肯定③“律且精深”是对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④“诗史”之称是因为杜甫诗歌反映了唐代及以前的历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篆刻艺术C.书法艺术D.戏剧表演26.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B.诗人现实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的情怀27.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代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C.中西文化的交融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28.蔡京是北宋时是四大奸臣之一,其人品不足为道,但其书法艺术造诣颇深。下列关于宋代书法艺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B.宋代书法注重法度,忽略个性C.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书法“四大家”D.呈现多样性是因为市民阶层兴起29.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A.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D.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30.中国书法中,最常用的书体是A.行书B.隶书C.草书D.楷书31.“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文学艺术领域,汉代却保持着南楚的乡土本色。”以下各项中,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隶书B.绘画C.汉赋D.《史记》32.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5/9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B.表演手段以说、学、逗、唱为主C.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本卷共3题。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第35题14分,共40分。33.(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34.(10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6/9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诚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3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单元考试卷(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