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页12015-2016学年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2016.7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区域地理+鲁教版必修1、2、3+选修3、5、6。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大洲位置示意图,完成1~6题。1.半岛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A.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C.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D.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2.半岛①、②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特点相似B.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相似C.河流流向相似D.主要经济作物种类相似3.半岛③有丰富的A.水资源B.铁矿C.石油D.锡矿4.④附近的大洲分界线名称是A.土耳其海峡B.大高加索山脉C.乌拉尔河D.乌拉尔山5.该大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少A.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6.图中可以推断该大洲地势特点的信息是A.河流数量B.河流流向C.岛屿数量D.大陆面积第页2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南部,因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俄国大作家契科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据此回答7~8题。7.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可能是A.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呈现绿色B.河流人湖泥沙量小C.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多D.水体富营养化严重8.与贝加尔湖成因类似的是A.苏必利尔湖B.鄱阳湖C.坦噶尼喀湖D.长白山天池某考察团在非洲考察时发现东非高原(左图)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右图),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据此回答9~10题。9.猴面包树适应了当地怎样的环境变化A.全年干旱少雨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C.干湿季节明显D.全年高温多雨10.在考察时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大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下图中D为柏林市,E为威尼斯市,读图完成11~12题。11.此地形剖面图可能是沿A.35°N纬线B.13°E经线C.本初子午线D.40°N纬线12.下列农作物不适宜在C平原种植的是A.小麦B.甜菜C.棉花D.马铃薯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3~15题。第页313.形成图中海岸线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D.地壳下陷14.有关该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可以欣赏到迷人的峡湾风光B.多悬崖峭壁,缺少优良的港湾C.右绚丽的极光和极昼极夜D.冬季异常寒冷,夏季凉爽15.甲地与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气候差异明显,主要受A.气压带的影响B.夏季风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D.洋流的影响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6~17题。16.图中A、B、C三城市的气候类型都为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17.导致三城市降水差异的原因为A.冬季风势力的强弱不同B.西风带控制时间长短不同C.信风带控制的时间长短不同D.沿岸寒暖流性质不同下图表示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读图完成18~20题。第页418.该大陆是A.北美大陆B.非洲大陆C.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19.10°~20°纬度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20.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B.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21~22题。2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价梯到第二级阶梯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读我国两区域图,完成23~24题。第页523.下列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地势阶梯的分界线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24.右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是A.干旱B.洪灾C.土地盐碱化D.沙尘暴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完成25~26题。25.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A.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D.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26.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③B地阴雨天气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少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⑥B地多夜雨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⑥D.①③⑤下图为拍摄于我国北方某市郊区开阔地土堆上的积雪照片,积雪未曾受到人为活动影响。读图完成27~28题。27.拍摄该照片时,镜头朝向是A.向东B.向南C.问西D.向北28.与上述现象原理类似的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读我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图,完成29~30题。第页629.据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主要属于①松花江流域②珠江流域③黄河流域④长江流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0.造成乙河的水文特征与甲河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有①乙河流经非季风区,降水稀少②乙河在平原区,流速较慢③乙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低④乙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内1月平均气温较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我国南方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该区域海拔大多在800~1400米之间,地表起伏较大,沟谷众多,森林茂密,河水清澈。据此完成31~32题。31.造成该区域沟谷众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搬运、堆积C.流水侵蚀、搬运D.流水搬运、堆积32.该区域河流河水清澈,含沙量小的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地表起伏较大C.沟谷众多D.森林茂密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现代绿洲和古代绿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3~36题。33.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大致流向是由北向南B.河流下游河段流量大于上游河段C.河水的补给方式主要是雨水D.甲地沙漠广布,乙为山地地形34.该地区的古代绿洲现在成为废弃绿洲,其原因主要是A.古绿洲上游地区过度农垦B.古绿洲上游地区过度放牧C.在冲积扇过度开发地下水D.固沙植物消耗大量河水35.该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较运B.温度较高C.纬度较高D.地势较高36.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B.地形C.光照D.水源37.下列关于我国四大T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四大T业基地都分布在长江沿岸T业带B.京津唐T业基地最大的优势是水资源丰富第页7C.沪宁杭T业基地不足之处是缺少矿产与能源资源D.珠江三角洲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T业基地读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完成38~39题。38.该市的支柱产业可能是A.钢铁T业B.纺织T业C.造纸T业D.造船T业39.该市发展有色冶金T业的优势条件包括①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②水能丰富③水源充足④地形平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该山地东坡为迎风坡。读图完成40~41题。40.甲表示的植被类型可能是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热带荒漠41.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B.热量C.海拔D.土壤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右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读图完成42~44题。42.我国四大茶区白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A.一月均温在0℃以上B.土壤肥沃,土层深厚C.地形类型为丘陵D.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第页843.我国白古以来就通过“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茶马古道”兴盛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44.江南茶区中生产茶叶的优势自然因素是A.土壤肥沃B.降水丰富C.气候暖湿D.地势低平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右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完成45~46题。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贺兰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46.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早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我国就曾有开辟辽河至松花江水陆联运的构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对沟通松辽两大水系,发展航运和海港作了专门论述。下图为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47~48题。47.图中南部地区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第页9①甲河流域雨季短、蒸发较强,水资源总量小②甲河流域工业污染严重,需要调乙河水冲淡净化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④乙河结冰期长,没有航运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8.该T程建成后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可缓解沈阳、辽阳与鞍山等地的城市地面沉降问题B.吉林省中西部是输水的必经之地,也是受惠之地C.输水干线将极大地提高辽河的航运价值D.该T程将减轻洪水对哈尔滨的威胁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49~50题。49.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是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T业基地50.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是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51~5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55~5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共4大题,共40分)51.读中南半岛水稻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推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并说明依据。(4分)(2)分析中南半岛水稻主产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不利条件。(6分)52.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第页10(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2分)(2)黄河中游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分析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8分)53.下图为美国示意图,阴影部分为美国部分农业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A为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该州隔白令海峡与_________洲相望。(2分)(2)B河干流的大致流向_______,影响其流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4分)(3)说出C山脉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2分)(4)形成D农业带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2分)5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2010年10月11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该大桥将于2017年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4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