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题文】2011年4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某市普查后发现该市自1990年以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下图,完成问题。【小题】关于图示期间该市人口变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不断减少B.外来人口不断增加C.人口增长缓慢D.近年出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小题】该市今后人口工作的重点是A.计划生育B.大量吸纳海外移民C.发展社会养老事业D.遣返流动人口【答案】【小题】B【小题】C【解析】【小题】【小题】【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小题】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小题】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答案】【小题】B【小题】A【解析】【小题】【小题】【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问题。【小题】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心商务区【小题】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环境优于aB.a地价高于gC.g人口密度大于a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答案】【小题】C【小题】A【解析】【小题】读图可知,该地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f位于城市的西南方向,即与盛行风垂直的方向;图中有河流经过,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所以f位于河流下游,由此可知,f最可能是工业区,故选C。【小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位于河流下游,东南风下风向地区;g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地区,若a、g均为住宅区,a是低级住宅区,g是高级住宅区,g环境优于a,人口密度小于a,地价高于a,二者分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A。【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问题。【小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小题】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小题】D【小题】B【解析】【小题】【小题】【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读“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像示意图”,回答问题。【小题】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小题】北京在城市化过程中,建设了一些国家森林公园,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衡量,其意义是A.减少重工业区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B.美化环境,为持续发展高级房地产提供条件C.有效遏制不合理的城市用地规模,协调人地关系D.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外汇收入【答案】【小题】B【小题】C【解析】【小题】读图可知,1951—2000年,北京市的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故选B。【小题】北京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增强热岛效应等城市问题,为缓解城市问题,建设一些国家森林公园,有效遏制不合理的城市用地规模,协调人地关系,故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问题。【小题】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小题】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答案】【小题】A【小题】C【解析】【小题】【小题】【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问题。【小题】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小题】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花费B.农家肥C.农药D.淡水【答案】【小题】C【小题】D【解析】【小题】【小题】【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荷兰素有“鲜花王国”的美誉,园艺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生产的花卉植物主要供出口。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小题】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B.国际市场广阔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适宜D.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温润【小题】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得益于①保鲜技术的发展②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③广阔廉价的耕地④发展玻璃温室,改造自然条件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⑥利用起伏的地势,发展花卉的立体种植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⑥【答案】【小题】D【小题】C【解析】【小题】【小题】【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问题。【小题】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小题】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答案】【小题】B【小题】A【解析】【小题】【小题】【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问题。【小题】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小题】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答案】【小题】A【小题】D【解析】【小题】读表可知,①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的商品粮低,且投入较多的劳动力精耕细作,所以该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故选A。【小题】②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比例相当,商品率较高,应是混合农业。刚果盆地以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为主;四川盆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大自流盆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墨累—达令盆地以混合农业为主,故选D。【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小题】与图例中甲、乙、丙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小题】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答案】【小题】B【小题】C【解析】【小题】【小题】【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问题。【小题】根据图示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地形条件好D.气候适宜【小题】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石化工业的区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④有丰富的水资源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⑥有廉价的土地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⑤⑥【答案】【小题】B【小题】C【解析】【小题】读图可知,该城市位于长江沿岸,水运便利;有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经过,陆路交通便利,所以优势条件是交通便利,故选B。【小题】该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众多,石化产品市场需求量大;该地石化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对科技依赖较小;长江沿岸,水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该地土地价格较高,②④⑤正确,故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下图是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企业收益等于企业产品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据此完成问题。【小题】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A.aB.cC.dD.f【小题】为了吸引投资,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点所在区域差额扩大B.企业利润增多,但分布范围减小C.成本费用的最低值会升高D.图中a点与b点间的距离会增加【答案】【小题】C【小题】D【解析】【小题】企业收益等于企业产品收入减去成本费用。读图可知,d处企业受益最高,应是企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故选C。【小题】为了吸引投资,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这样会相对降低成本费用,使图中成本费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e点所在区域差额缩小,A错误;企业利润增多,分布范围增大,B错误;成本费用的最低值会下降,C错误;图中a点与b点间的距离会增加,D正确。【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下图为某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意图,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管道运输D.河流运输【答案】C【解析】根据经纬网判断出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适宜管道运输,故选C。【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符合该主题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⑤焚烧废旧塑料A.①②④C.①③④B.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读题可知,白色污染主要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的。少用煤作燃料;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这四项措施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焚烧废旧塑料不仅不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加剧白色污染,故选D。【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下图是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土地荒漠化②气候变暖③水环境恶化④酸雨污染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小题】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参与性原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小题】B【小题】B【解析】【小题】从图中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鱼类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风水、暴雨增多可以判断出有土地荒漠化现象;是否有酸雨不能直接从图中看出,但可以看出水环境变坏,①③正确,故选B。【小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土地荒漠化,使后代人无法继续利于土地资源,违背了持续性原则;水环境变化使鱼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违背了公平性原则,②③正确,故选B。【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题文】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中等城市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准备在A、B、C、D四处安排甘蔗、荔枝、乳牛、花卉四种农业类型,合理的区位选择是A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区河流汛期是____季节,应防止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该地区的E处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花卉靠近河流,能满足其生长用水,且离城市近,便于外运。荔枝丘陵地区种果树,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又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甘蔗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大。乳牛离城较近,且靠近主要公路,交通便利。(2)夏汛台风保护海岸,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解析】(1)本题要求在小地域范围内进行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甘蔗宜在平原上种植,荔枝在山地上种植,乳牛业要靠近城市便于及时销售,花卉业要靠近交通线以便及时外运。(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形成夏汛;东南沿海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2016年07月22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