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第1—13题,每题2分,共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岑.(cén)寂流涎.(yán)下乘.(chéng)觇.(chān)视B.羁縻.(mǐ)巡徼.(jiào)愧怍.(zuò)詈.(lì)骂C.谥.(shì)号鬈.(quán)曲撇.(piē)开蕴藉.(jiè)D.冠.(guān)冕孱.(càn)头戍.(shù)守欺凌.(lí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深恶痛绝锱铢必较优哉游哉拖沓累赘B.天高地迥毁家抒难踌躇满志沁人心脾C.残羹冷灸平仄不调望风披靡刎颈之交D.死而湮没慷慨得志妄自非薄糟粕精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我国,所谓的抢救、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②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的角质表皮。③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A.挖掘蜕化琢磨B.发掘蜕化捉摸C.发掘蜕除捉摸D.挖掘蜕除琢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重庆有关部门领导表示,这次打黑行动必然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待黑恶势力,我们见黑就打,除恶务尽,绝不心慈手软。B.有了适当的处世态度和说话技巧,便可左支右绌....,即使身处险境也常会化险为夷了。C.他们相知相恋于风华正茂的时候,却不得不分离半个多世纪,如今都已八十高龄的他们终于喜结金...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D.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一套极其圆滑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所有的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大批携带武器荷枪实弹的警察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处。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C.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D.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B.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C.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给你们带来什么?是思考的凝重,还是情感的愉悦?是想像的自由,还是交流的畅达?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有些事情永远不能追回,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B.请校友到阅览室题字作画,我们将惠存..各位的作品。C.如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D.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太阳天,大樟树明晃晃地立在那里,,;,。,萧萧树声灌满了整条小巷,那是天籁,是绿叶唱给风听的情歌。①风来了,风儿吹开了大树的襟怀,叶片低吟浅唱②太阳晒出了大树的好心情,它耸了耸身子,撒下一地的金币③树阴里,有徐徐的小风,有淡淡的树香④浓阴匝地,圈出了一大块黑色的版图⑤叶动影摇,万千金币满地闪烁A.③④⑤②①B.④③②⑤①C.④③⑤②①D.③④②⑤①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列举罪状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拆除B.人君当.神器之重当:正当敛.赀财以送其行敛:征收C.今存其本.不忍废本:底本,底稿按.诛五人按:诛杀D.且君尝为晋君赐.赐:恩惠役.聪明之耳目役:劳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塞源而.欲流长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B.以.资政殿学士行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C.以其无礼于.晋修我戈矛,从王于.师D.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道.海安、如皋A.都督..诸路军马B.人皆得以隶.使之C.安能屈.豪杰之流D.居域中之大.12.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死生,昼夜事也。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①吾为巡船所物色。②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C.①然吾微以自文于君亲。②夫晋,何厌之有?D.①昔人云:“将以有为也。”②质明,避哨竹林中。13.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时期的大量史料。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议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B.“疏”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是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以浅显的比喻引出中心论题,向太宗李渊说明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C.《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他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的倾向,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品质》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193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文言文(第14—16题,共8分)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①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詹②。叔詹闻之,自杀。郑持叔詹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选自《史记·晋世家》)注:①子玉:春秋时楚令尹成得臣,字子玉。②叔詹:春秋时郑国公子,郑文公的弟弟。晋公子重耳流落到郑国,郑文公不加礼遇。叔詹劝郑文公善待重耳,郑文公不听。叔詹又建议杀了重耳,以免成为后患,郑文公还是不听。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怒其不用.其言用:采纳,听取B.让责..子玉让责:让人责备C.乃间.令使谓秦穆公间:暗中D.君何不解.郑解:解除围困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予之及于死者.B.我击其.外吾其.还也C.子玉之.败而归然五人之.当刑也D.且.子玉犹在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4分)(1)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2分)(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分)三、现代文(共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7—18题(6分)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引诱性最大,人们对它的抵抗力最低,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就根本与文艺无缘。(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17.“乞灵”一词的本义是。(不得多于10字)(1分)在文中具体指。(不得多于15字)(2分)18.文段中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套语”,你还知道哪些?请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各使用一个..四字短语....填空。(只选其中三处作答)(3分)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9—22题(12分)修鞋的筱敏火车站喘息着吞吐人群,浓烟般的人群从甬道里喷出来,在广场上骤然散开。他便是一星尘末,随着气流的裹挟,被喷吐..到城里来了。他在广场张目一望,就失了方向。广场是令人心慌的大,像黄河出海处的淤滩,失了流速的泥沙一时张皇,也就失了方向。阳光是一种陌生的气味,它不是沁进去烘暖人和庄稼,却是在表皮上白晃晃贴着,镀银一样只管四处制造白晃晃的反光。方砖是这种反光,路面是这种反光,楼墙、街衢、汽车,每一扇门和每一页窗都是这种推拒人的反光。他梦里的目的地确是这样银光熠熠的,但银光熠熠的城市并不认识他。他没能把自己做[来源:Z-x-x-k.Com]颗种子种进那些光里,到底还是途中的流沙,在虚拟的目的地茫然地流徙。于是,他蹲在路旁看见许多流徙的脚,于是,他成了一个修鞋的。鞋摊占地一平方米,但这一平方米是城里人的,不是他的。他只是个非法闯入者,非法逗留者,他必须随时提防那些身着制服手提棍棒的管着这儿每一平方米的主人,他必须能在[来源:Z-X-X-K]眨眼之间卷起他的摊子消失。在梦境之城里,他是一个必须以不断的逃亡证明自己不存在的非人。这会儿修鞋的栖在一株路树下面。这树据说叫榕,大叶榕还是菩提榕,他不大认识,然而树荫倒是密密的结实。他的修鞋摊子张开,没有一点儿声响,他半蹲半蜷的坐态,更没有一点儿声响,惟独发出一点儿声响的,是那晨露一样的目光,在浑浊的街市里,以一种清澈的期待盯视着路人。最好听的是鞋钉敲进鞋跟的声音,还有麻线纳过鞋帮的声音,还有粘合胶的小罐扑地一下撬开盖子的声音,还有卖烤红薯的女子的胶轮车吱吱呀呀来而复去的声音……土地的气味从他体内散发出来,很浓郁,让他瞌睡,但土地这件事他是不想的,他就是被冲走了的土地。关于土地,如果说他也曾有过,他所能记起的就是荒旱,一颗汗珠子滴下去,溅起来的不是青苗,而是黄扑扑的浮尘。好容易有一场雨,却不是滋养土地的,而是毁坏土地的,他看见一片一片土地被冲走了,剩下一棱棱干枯的不长东西的沟壑,接着又是荒旱,接着又是一片土地被冲走了,最后他也被冲走了。不会再有一道水流反转过来,把他重新带回去。他的腿屈起成一个作坊台面,在那里侍弄各色鞋子,他宁愿膝头不断地长出来鞋子,他宁愿鞋油的气味盖过去土地的气味。土地对于他永远是个神话。他的卑贱不可以耕耘神话,惟愿能平平安安侍弄那些游走在神话之上的鞋子。他惟一理解的是这棵他叫不出名字的路树,他想对于这棵路树,他也已经是个面熟的人。他听见人说这种树命贱,贴着墙缝也能长,树身上挂下来的每一条气根都是一条命,触到地面就能长成新树,甚至可以独木成林。于是他时常欣悦地数头顶的气根。那些气根真是多啊!而且每天都有嫩生生的端尖冒出来,垂挂着向地面奔去。但修鞋的还是担心,毕竟这些气根不知道,它们要去往的土地,已经是水泥封严了的,水泥很光滑,一丝缝隙也没有,他不知道那样的地面怎么样挤得下一条命。他这么担心着,那些气根已经悠悠然垂到他的眉棱处了。有一天,穿制服的人出现了,修鞋的卷起摊子拔腿飞逃。现在他知道他不必逃得太远,钻进一条岔道很多的小巷子大体就躲过去了,他还能找到一处断墙,掩着自己向外张望。他看见穿制服的人今天颜色不大一样,更不一样的是他们手里抄的是特大的剪子,扬手间金属声刮着空气刺骨地响,他们熟练地一路剪过来,把路树垂挂的气根和低斜的枝杈全都剪干净了,路面瞬时宽敞明朗,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