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六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六次半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6年6月16日一、选择题(共60分)1、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2、《清髙宗实录》记载乾隆上谕:“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扞格(抵触之意)”该上谕表明乾隆皇帝()A.推行以商养官B.摒弃抑商政策C.放宽集市管理D.主张藏富于民3、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4、上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B.19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D.19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5、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6、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A.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生产结构B.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7、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设立资本(元)设厂数设立资本(元)时间社会经济状况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1850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1852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船舶修造727001651870轧花机制造3300142520缫丝机制造140095600合计1134003959990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8、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特刊,征文探讨中国应当以何种方式重建经济。该刊共刊登了16篇论文和10篇随笔。方式私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统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合体篇数1932111从上表可以看出()A.国民政府的统治失去了民心支持B.实行社会主义成为民众普遍要求C.中共的革命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D.知识分子对苏联经济模式的认可9、下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C.民族工业的分布在抗战后方趋于合理D.数量变化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抗日局势10、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A.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B.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11、1973—198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从3.9%提升到5%。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B.中美关系改善促使对外贸易发展C.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D.“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2、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13、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这表明当时中国()A.男女的婚恋观不同B.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C.男女地位基本平等D.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14、冯自由《革命逸史》载:“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白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15、下表为《美国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指数表》。对该表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年份玉米产量(百万蒲式耳)麦产量(百万蒲式耳)农产品价格指数(1913=100)19292622.2806.613819302081.1851.011719312567.3900.28019322908.1726.957——据福克讷《美国经济史》整理A.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农业冲击不大B.“新政”对农业的调整初显成效C.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以保持低价D.美国农产品出现严重“生产过剩”16、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B.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C.苏联(俄)农业产值增减情况D.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17、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11年,洛克菲勒公司因市场垄断被肢解为34个独立石油公司。这两个法案()A.起因、宗旨和影响完全对立B.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C.都和垄断组织有直接的关系D.保护知识产权,助推两国产业革命18、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A.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C.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D.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19、越南战争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直线上升,法国总统戴高乐不愿再为美国承担战争的费用,于是从1965年开始将法国的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在月黑风高之夜用潜艇将黄金运回巴黎。戴高乐的做法()A.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B.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C.导致法美两国的贸易争端D.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20、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有日本人说:“我认为这些洋娃娃不应该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美国娃娃。现在的孩子玩的洋娃娃是利卡(一种日本女孩喜欢的娃娃)和芭比的结合。”这一现象反映了()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大国B.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C.发达国家始终主导着世界市场D.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金银,特别是银源源不断地从西班牙殖民地流入欧洲,欧洲货币金属的供应量大幅度上升,在整个16世纪至少增加了3倍。西班牙政府曾试图禁止金银的出口,但徒劳无益。而且,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违禁者。它用大量的金银支付对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的欠款,并且资助无休无止的战争。正是这些国家包括西班牙参与的违禁买卖活动,使贵金属在欧洲蔓延扩散。最明显直接的结果是价格的长期(不正常的)上涨。16世纪末的价格水平比世纪初高出3倍至4倍之多。——《世界经济史》材料二直到19世纪中期为止,中国长期保持的出口顺差主要是通过外国人用白银偿付来解决的。然而,中国对白银的吸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明朝政府抛弃了元朝乃至更早的宋朝部分使用纸币的政策。这是因为在发生危机时,滥印纸币总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明朝政府先是停止了纸币的印制,接着又停止了纸币的使用,从而完全使用铜钱和银锭。另外,货币税收的份额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完全用白银交纳的“一条鞭”法的税制。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出口顺差,导致了对世界白银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弗林和吉拉德尔说:“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它是靠出售白银而得以生存)——[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1)材料一描述的是欧洲哪一经济现象?其具体表现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产生的影响。(10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4分)2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1890年1913年1933年种植业、渔业、林业68.56764手工业7.77.77.4现代制造业0.10.62.5采矿业0.20.30.8电力000.5根据材料相关信息提取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至少两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高一第六次历史答案BCCACCBDDBADDBDBBDAD21.(1)现象及表现:欧洲“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西班牙,继而流向整个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4分)影响: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收入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商人、资产阶级大发其财;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分)(2)原因: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业的繁荣,对白银的需求量增加;纸钞的发行易造成通货膨胀的情况;明朝通过出口顺差使得白银从国外流入中国;税制改革的推动(一条鞭法)(8分)影响:促进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和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和世界市场体系形成。(4分)(3)理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所引起的白银货币化,是推动欧洲白银向亚洲移动、价格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近代早期中国和西方之间已发生了深刻的货币、经济联系。(4分)22.示例:若答两项以上,以得分较多两项计分特点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2分)依据:现代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等占比提高(2分)说明:实业救国思潮、广大民众爱国救亡运动以及政府采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措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3分)特点2:近代中国重工业十分落后。(同上评分)依据:采矿业\电力占比极低且发展慢说明:列强掠夺,资源缺乏;重工业自身特点——投资多、见效慢;资金、技术缺乏,受外资企业压制。特点3:近代中国传统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依据:种植业\手工业占极大比重且下降不明显说明:传统经济的顽固;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发展缓慢,中国始终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国。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六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511 .html